我们的遇见,都不是偶然

周末在老舅家喝茶,他给了我一本书,扉页有三列龙飞凤舞的寄语。

虽然高中那会儿选的是文科,但和大多数学子一样,高考结束,史地政与我就桥归桥,路归路。直到这两年,才又重新捡起那些知识点。有趣的是,当年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如今却换了一番说辞。

看书的初衷,是为了补上近代史的功课。台海局势是近来我们热聊的话题,都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期待从中获取一些思路。

未曾想,翻完了书,最先得到解答的,是有关于职场里的困惑。

口号喊了三年的辞职小姐终于炒了老板的鱿鱼,在她结婚生子之后。

我上周三天去扫楼,看起来和之前在单位里派发的任务没什么区别,但我干得特别起劲。果然,给自己打工就是干劲十足。辞职小姐喝着蜂蜜柚子茶说道。

所以,之前在XX的经历也不算一文不值,对吧?我问她。

她感慨道,是啊,恨它恨到入骨,到头来还是要恭恭敬敬地说声感谢。

我们有个行话叫「回头看」,以前我很少做这件事。

主观上,我的性格不擅做检查类的工作。学生时代答完题,别的同学都在检查自己的试卷,只有我,翻到试卷背面默写歌词。客观的原因是,生活中有更多新鲜有趣的物件。

这两年,也许是年纪的关系,我会时常在脑海里复盘之前的心路历程,尤其在低谷的时候。然后续上满满的电,继续前进。

这不是自我催眠。

把时间跨度拉长,跳出当事者视角,很多当下极端的情绪,在时过境迁后被中合,我们才能看清「存在」的本来面貌。

那些人,那些事,所有遇见,皆非偶然。

正如,高考成绩不如预期,我抱着“反正不是理想中的大学,到哪儿都一样”的心态,破罐破摔开始我的四年。传说中的「抓马」剧情,并没有在我们宿舍发生。相反,我结交了三段非常珍贵的友谊。

当然,幸运之神不会永远眷顾我。「微型社会」效应没有在我身上产生作用,进入职场的第三个月,它虽迟但到。

何谓塑料友情,如何辨别真情假意,社会学给我排了满满的课程,末了还出了一道辨析题:是否选边站队。

对一个常年习惯随大流的人来说,做出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决定。

我妥协过,最终还是选择遵从内心。

比起害怕被孤立,我更害怕委屈自己。

有时候,当你做了最坏的打算,结局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我以为至少得经历一场短暂的单人旅途,我需要时间重新清理、建立和周遭的关系。殊不知迈出步子的那一刻,身边就不乏志同道合。

走出了我以为的全世界,外面是更广阔的空间和视野。有充分的尊重、足够的自由,并且身心可以保持持续愉悦。

我感谢当年的自己,感激当时的勇气。

直到如今,我仍然拒绝迎合,即便我不确定自己能坚持多久。

我不介意被贴上标签,但我在意内心的秩序。原则、底线,或许会在时间长河里修修剪剪,但天平的左右两边必然是等同的重量,有世俗,有梦想,盛得了苟且,也装得下远方。

生活永远不会乖乖按计划中的进行,至少我的生活不会。她和我一样,善于随心所欲。

索性,我不去设想,不去设框,真诚对待每一次的交集,坦然接受每一场阶段性的告落。

因为我知道,存在即合理,只是我们常常忽略它的善意提醒。

如果偶尔被掉落的未熟果实砸到,我会记得,放一阵子再去品尝,感受它的性温,回甘。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遇见,都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