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2021年5月28日,上海双字辈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先生驾鹤西去,享年88岁,这是滑稽界的一大损失,也是喜爱滑稽艺术的上海人民的一大损失。
同样令人惋惜的是,继滑稽界泰斗姚慕双、周柏春之后,很多双字辈滑稽艺术大师也已驾鹤西去,有翁双杰、王双庆、王双柏、吴双艺等,令人唏嘘不已。
而童双春老先生,这几年间一直在自己兄长的追悼会上出现,每次无不是痛哭流涕,为兄长的逝去悲痛不已。可以说,童老是最可怜的一位,承受着最大程度的悲伤。
但滑稽戏带给人们欢笑和快乐的基因永远不会随着大师们的离去而消逝,不仅仅是因为滑稽界后继有人,也因为这些大师生前创作的经典段子也通过媒体保留了下来,成为一种档案,不仅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更能够从中挖掘出值得后辈学习的东西,继续为着滑稽事业做着无声的贡献。
正如钟南山院士在缅怀袁隆平时所说,“你已经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童老和其他已然逝去的滑稽艺术大师也将他们的剧本和表演艺术留在了敬爱的舞台上,仿佛依然站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各种欢笑。
其实,这些老一辈的滑稽表演艺术家都是德艺双馨的典型,他们一直不顾年迈,下基层、下兄弟城市,以一种贴近人民群众的姿态为大家带来各种欢声笑语,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后辈不断学习。
正如另一位滑稽表演艺术大师黄永生先生,他是在表演完说唱节目后,当天晚上突发心肌梗塞离世的,可以说是在舞台上笑着离世的,他将为人民群众带来的各种欢笑作为与这个世界的告别礼。
同样,童老在去年的图书签售会上,坚持不坐在位子上,而是站起来与自己几十年的老搭档李青表演了一段滑稽戏,虽然已经87岁高龄,但仍然坚持严格的艺术呈现,同样给观众带来始终如一的欢笑。这一段表演虽成绝笔,但我相信永远会印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之前由于机缘巧合,我曾在田林社区工作过一段时间,也无意中得知,童双春和李青两位大师就是居住在田林社区辖下的田林九村,虽然没有机会见到两位老人,但想到在自己工作的辖区内有两位如此可爱,又是如此值得敬重的大师,每天上班都感到非常开心。
下面,我摘选几句童双春老先生说过的富有哲理的话,这几句话的语言虽然朴素,但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服务于不同的行业,但很多最为底层的能力都是相通的,比如对于工作质量的无限追求、对于创新的孜孜不倦等。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非常高兴上海能有这样贴近我们生活的戏曲。滑稽戏在带给我们欢声笑语的同时,也将那些发人深省的至臻真理带给了我们,同时滑稽戏大师本身蕴含的人格魅力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1
“五美”滑稽,在他看来,滑稽戏特别需要综合性海派艺术的剧情美、舞台美、幽默美、唱腔美和演技美,滑稽并非靠哗众取宠博取廉价的笑声。
童双春老先生总结出来的“五美滑稽”可以说是对滑稽表演艺术的精粹化总结,也是他对于滑稽表演艺术的至高追求后所形成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所有后辈学习。
任何一种创作都必然是有其标准和要求,或是需要满足或者超出观众对作品的期望,或是保持始终如一的质量,或是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鲜活感。我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是需要往这一方向靠拢的。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滑稽戏或其他戏曲的从业人员,但我们仍然可以学习童老的“五美”理念,让自己的事业和专业也能达到“五美”,用自己定义的至高要求,倒逼我们自身的成长。
如果我们是一位翻译从业人员,也给自己定义一个“五美”标准的话,那么我觉得可以是:
信息全
表达雅
语句顺
用词准
理解易
虽然这五个三字诀中没有“美”这个字,但与五美是异曲同工的。
其实,翻译也是一种和滑稽艺术类似的创作工作,只不过是有一定限制的,即需要忠于原文,是一种类似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再创作”。
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所有翻译作品也需要符合客户对于翻译质量的期待,比如在对原文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精准转换目标语言,所有遣词造句都符合目标语言的地道习惯等。
这些都是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翻译工作的底线。
有时候,我们在阅读一篇英译中作品时,可能会感受到一丝翻译腔,即虽然表述的是目标语言,但其表述方式以及语法应用却是和源语言保持一致的,特别是很多糟糕的翻译,把英语中的复杂长难句以相同的形式“复刻”下来,完成语言的转换,读来难受至极。
我想,任何一位对自己作品质量有严苛要求和追求的人,都不会愿意将这样的糟糕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2
滑稽演员的基本功不像其他戏曲剧种要求的程式化那样严苛,但是一定要学习、掌握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特点,为我所用,滑稽演员要成为一位‘杂’家。
其实,无论是曲艺艺术还是其他的学科,“杂”一定是学习和深化的绝佳途径。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我们一定有这样的感触,当我们开始学习一个陌生的知识点时,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那些全新的领域,要真正熟练掌握,所花费的时间可能更长。
而当我们发现之前学过的某一个知识点是类似或相关的,那么我们往往可以通过“类比”或者“对比”的方式进行比较和研读,往往能够更快掌握。
用在戏曲上也是一样。滑稽艺术是一门“说学逗唱”皆要精通的艺术,而在这四个核心技能中,几乎都与其他戏曲艺术互有关联,这也符合上海在文化上海纳百川的特点。
如果能够适当了解并学习这些来自于其他曲种的关联技能,那么既可以扩展自己在本曲种中的视野,又能够进行融会贯通,吸收各家之长,为深化和创新提供充足的养料。
而对于我们而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杂”一定是需要的。
我们就以写作为例。任何好的写作都不是空穴来风的,无法通过短期的学习以及技巧就能习得或者快速提升的,而是需要通过自身阅历的积累、对于周边事物的细致观察,以及各类书籍的广泛阅读来实现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适当了解一些技巧以及前人的经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这些广泛的积累,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不是鲜活的,也不是深刻的。
在积累的过程中,“杂”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里的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阅读面的杂,就是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获得广泛的输入,第二个方面就是写作面的杂。
对于很多写作者而言,阅读面的杂可以理解,但写作面的杂往往无法被所有人所接受。
我觉得在这方面需要科学看待,因为写作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一开始实践的领域和数量越多,往往能够越快从量变到质变跃升。
而如果在一开始便将自己限制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方向中时,往往会使自己无法习得一些奥妙和精髓。
3
滑稽的笑声来源于生活,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一根与时俱进的创作神经。只有汲取生活中的真实养料,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喜剧要素,才能创作与时代同步、受观众欢迎的曲艺作品。
很多时候,只要是和创作有关的领域,无论是写作还是作词作曲,都应该和时代发展脉搏紧紧联系在一起。
对于滑稽艺术而言,既要与时代脉搏同步,又要深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因为滑稽艺术从其诞生伊始,就是一种人民大众的艺术。
任何艺术的真谛其实都是以高超的艺术手段,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各种道理和正能量表现出来。
对于滑稽艺术也是一样。乍一看,滑稽艺术带给台下观众各种欢笑,但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却往往是深刻的,往往让台下观众在欢笑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那么,如何能够真正达到这一境界呢?其实就是需要与时俱进,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只有这样,台上所呈现的各种道理都能够真正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只有真正使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达到“共鸣”的境界,才能真正给人民群众带来收获。
同样,这样的与时俱进也可以用在写作中,我们无论是在自媒体上发布一篇文章,还是写一本纪实类的文学著作,如果能够基于一些与时俱进的事例进行再创作,往往也能引发目标读者的共鸣,如果能够再进一步让读者收获到一些道理和正能量,我相信这就是一部真正成功的作品。
最后
作为文档和知识管理方面的从业人员,在此我想以我的专业进行呼吁,是否能够想办法让这些大师们的知识和经验能够真正传承下来,就像中医的“#式#科”一样,在传承中获得创新,在创新中发扬光大。
很多中医学派早已名扬天下,并经过古法和创新的不断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也将治疗效果推到了极致,比如上海的“石氏伤科”,笔者也曾在石氏伤科就诊过。
如果将此用到滑稽艺术中,也能够通过传承,实现更好的创新。
比如,对于双字辈滑稽艺术大家,如果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挖掘和沉淀,那么就可以集结成一本《双字辈滑稽艺术研究》,或者也不用拘泥于双字辈大师,将所有海派滑稽艺术大师的知识和经验都传承下来,供后人潜心研读,在吸收老艺术家经验的同时,由后人继续进行创新,使滑稽艺术达到一个动态发展的良性过程。
我曾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段对于知识或经验流失的现状,虽然是针对美国的情况,但我觉得目前所有国家、组织都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创纪录的7700万婴儿潮一代的退休,有可能造成重要隐性知识的巨大损失,其中包括关键过程中的组织和技术知识以及胜任力的损失。
希望在滑稽艺术领域不要出现类似的情况,能够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真正传承下来,为后辈的成长和学习赋能,也真正让这门艺术能够得到蓬勃发展。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在此祝海派滑稽艺术能够蓬勃发展,为上海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更多欢笑。
希望童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