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皮影

        山隐在云雾间,水打湿了眼潋。桐柏美在山水。

        去桐柏的第一次,正赶上桐柏下雨。多浅山和丘陵的桐柏,在雨中有一种绰约的美,朦朦胧胧,山青水秀。到桐柏县城后,感觉县城很小,车子随着地形的起伏上上下下。连延的丘陵固然给桐柏带去了可观的矿产,却也限制了城市的扩展。中原南部的桐柏,城市落后却安详,遥想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这个山丘环绕的小县城是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多么繁多又特色的文化。盘古文化,淮源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佛道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势,使得桐柏在文化历史中大放异彩。而在桐柏所有文化艺术中,不得不提的有桐柏皮影。

        皮影,古老的表演艺术。桐柏皮影,是一个独特的流派。以桐柏方言唱出的戏配上特别的桐柏皮影,和其他地区的皮影是有鲜明的区别的。皮影,皮影,顾名思义,皮的影子。桐柏皮影的道具多以黄牛皮制作而成。选择适合的牛皮,恰当的晾晒,然后镂刻,描色,牵连。每一步工艺都很讲究,制作也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一个人物需要数块小牛皮牵连而成,如此才可让人物的肢体进行动作。人物的颜色,服装,帽饰都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身份又有多种,媒婆,武将,文官,帝王还有静物譬如灯笼。动物种类较少,最主要的是龙和虎。

        或许普通老百姓观众对于桐柏皮影并无着重于其制作工艺及崇高的艺术形式,但其诙谐又浪漫的表演内容娱乐作用影响的确挺大。桐柏人自然也对桐柏皮影有着特殊的情感,但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这一古老的娱乐艺术不及电视和新型娱乐方式对影响力大,观赏的人越来越少。坐于屋外,喊上熟悉的人,搬个小板凳一起看皮影戏渐渐变成关上大门只和自家人在屋内看电视了。桐柏皮影没落了,无奈而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对于现今时人来讲,鲜少见到皮影表演,多从历史书及电视剧中看到信息介绍字眼。皮影现今虽也会在大剧院里有表演,但观看的人少,盈利少,而导致寥寥可数的场次。寥寥可数的表演无法带来推广,这一娱乐表演无法得到人们对西方娱乐的那种追捧程度。而在一些县城,皮影的表演次数要多一些,曾在桐柏县城里询问过桐柏皮影的认识情况。小孩及其中年人知之甚少,有些是完全不知道有桐柏皮影的,哪怕此时桐柏皮影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不是说桐柏人不关心桐柏的文化发展情况,而是只能说桐柏皮影没落了,知名度大大降低。年龄偏上的则对桐柏皮影有着一些了解,一些人看过,而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只听过周边乡镇有表演,但并未看过。乡镇里皮影戏知名度就比较高了,很多人都喜欢看。有些人家遇上红白之事会邀请皮影戏班子去表演。表演费不高,戏班子是无法靠此生活的,农事仍是大多数成员的主要工作,也有外出打工的,但外出打工者因时间地点限制,参与表演不太现实。农忙之余也会邀戏班子耍一耍,一小波人就凑在幕布前津津有味的看着,不时用方言凑上一腔。幕布后主要表演者不仅要进行皮影表演还要唱戏,配乐者也需要默契的配合。皮影戏的这些观众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有对皮影戏的一种情节。无关桐柏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关艺术的崇高。只有对以前观看皮影戏的追忆和熟识的人坐一起观看,热热闹闹的温馨。

你可能感兴趣的:(桐柏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