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清源禅寺同戒录书后》注释及译文(十四)
十四、陆鼎翰后记
天下之事,成毁囿乎数,而兴替系乎人。苟有人焉,出而任其艰巨。抱公绝私,精嫥勿贰,不辞劳勤,不萌畏葸,尽心力而为之,久而弥励,卒无有不底于成者。苟或不然,更欲借力于人,即假以权势,亦扞格而难行。虽然,天下岂遂无人哉?尝慨比年,时值多故。闾阎彫攰,亟亟焉惟朝夕是图。而一二员顶方袍之士,谋建一刹,新一寺,但告于衆,而财施填委,不数年而金碧焕然矣,何其集事之易,而公家措施之难也?虽福田利益之说,易以感动夫人心;而亦由任其事者,类多苦行净修之辈,无娅舰爁褴舰槛舰孂费,无私侵,信素为人所推服也。下子“信
而后劳民”之说,自古及今,使民用众之道,不外是矣。吾观夫清凉和上静公之振兴寺宇,
不禁重有慨焉。光绪庚辰,静公允郡人士之请,自天甯来主是寺。入院伊始,首整纲维。四方疫间作,田亩歉收,静公发愿,恭请《龙藏》,以迓休和。乃因累年尽力营建,旧通山积,百计假贷,始克成行。抵都,呈由内府,大臣代奏,请颁赐全藏经文,得旨允行。王公大臣
钦其局度恢宏,道风遐被,相与酬酢往来,多有书撰楹联、扁额,以志景仰而荣其行者。其
明年,大殿、天王殿,以次落成。静公以《龙藏》还山,例得开戒。恭逢皇太后七旬万寿,
【注释】
1.此句意谓“天下事情的成败,是天定的;而事情的兴衰,与人相关“。囿:局限。数:天数。兴替:兴衰。替:衰败。
2.苟:如果,假使。
3.精嫥[zhuān]:精专。嫥[zhuān]:专一。
4.畏葸:畏怯。葸(xǐ):胆怯。
5.弥励:弥励的繁体字,即“更加振奋”。
弥:益;更加。励:振奋;振作。
6.此句意谓“最终没有不成功的“。
卒——最后,终于.
底——古同“抵”,达到。
7.如果不是这样。苟:如果。
8.扞格[hàngé]:互相抵触,格格不入的含义。
9.比年:近年。‘
10.闾阎彫攰:指乡里凋敝。闾阎:平民居住的地区,借指民间。彫攰[diāoguì]:凋敝。彫古同雕。
11.此句意谓“急急忙忙地只是谋求于早晚”。亟亟:急迫;急忙。图:谋划;谋求。
12.圆顶方袍:僧人的帽子和袈裟,这里借代僧人。
13.财施:佛教“三施”之一。“三施“多指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谓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之,用以积善。填委:纷集;堆积。
14.“何其……公家措施之难也”:指民间筹款办事容易,而公家(政府)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15.福田: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
16.类多……所推服也:指任其事者不滥收费用,不私人侵吞财物,因为素有信誉而为人所推许佩服。
17.卜子: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
18.重有慨:极其感慨。
19.光绪庚辰:1880年。
20.纲维:犹纲领。这里指主要的事情、重要的法度。
21疫间作:间或发生疫病。
22.休和:安定和平。
23.旧逋:原有的拖欠。逋:拖欠。
24.百计: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假贷:借贷。
25.始克成行:才能够成行(指京师之行)。
26.内府:即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规模最大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等职权。
27.钦:钦佩。
28.酬酢:应酬。
29.勤:疑当作“耆”。
30.日俄交争: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与俄国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
31.西粤:指广西,非粤西(广东的西部)。
32.指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公然违背清政府的中立条款,大肆侵越中立区,以锦州为中心,招募、扶植马贼,进行间谍破坏和袭扰俄军活动。
33.燕齐指战国时燕国和齐国。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河北、山东一带。
34.廥藏[kuàicáng]:指库藏的粮草。
35.伏莽钩连:意谓盗贼遍地。伏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这里指潜藏的寇盗。钩连:勾通连接。
36.意为到处都在煽动诱惑。随在:随处;随地。煽诱:煽动诱惑。
37.费绌:废黜。费通“废“,绌通“黜”。
38.到处都需要人才。
39.安定民众和疆域。安众:安民。敉[mǐ]:敉,安抚,安定。
40.外衅:外衅,即与外国的争端。弭[mǐ]:平息。
41.蹶然:疾起貌。
42.“惜静公……见称于时”:此句意谓:可惜静波公早年进入佛门,但仅仅以筹建寺院为时人所称道(而不以“安众敉疆”称)。脱白:原意为脱去白衣,进入仕途,这里指静波进入佛门。
43.“虽然……善其后矣”:尽管这样(指“仅仅以起废见称于时“),但(静波公)一定能够善始善终,及至历久弥新,我就知道事情一定会有完美的结果。
44.弁冕[biànmiǎn]:弁、冕皆古代男子冠名,后引申为居首。
45.陆鼎翰:字彦和,清武进人。黼恩子。同治廪贡生。候选教渝。好学不倦,晚喜佛禅,自号无闷居士。
【译文】
天下事情的成败,是天定的;而事情的兴衰,与人相关。假使有人出来担当艰巨的责任,能做到大公无私、专心致志、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尽心尽力做事,时间愈久愈振作,最终是没有不成功的。如果不是这样,还想借助于别人的力量去获取成功,那么,即使依仗于权势,也会因各种矛盾而难以成事。尽管如此,天下难道就没有能面对艰难困苦而做事的人了吗?我曾感概近年来,恰逢时势患难多变,乡里凋敝,人们急急忙忙地只是谋求早晚的生计。但僧人谋划修造一座庙宇,创建一座寺院,仅只是告知于众人,财物却纷纷聚集,没有几年便建造出了如此金碧辉煌的殿宇来。为什么佛门办事能如此顺利,而政府做事却如此艰难呢?我认为,虽然佛教的行善积德能得到福报利益的说法很容易打动人心,但也是由于够坚持苦行净修的僧人,他们不滥收费用,不私自侵吞财物,素有信誉而为人所推许佩服的缘故。春秋时的卜子有“信而后劳民“之说,自古至今,治理百姓,使用民力之道,不外乎就是卜子所说的这个道理。
我看到清凉寺静波法师振兴寺院的举措,不禁十分感慨。光绪庚辰(1880年),静波公应本郡人士的邀请,从天宁寺来清凉寺主持寺务。入院之初,他首先整顿了法规法纪 。因为有时各处发生疫病,农田欠收,静波公又发愿恭请《龙藏》,用来祈迎地方的安定和平。但由于连年来全力营造寺庙,原有的亏欠累积如山,所以千方百计借贷筹款,才能成行。到达京师之后,静波公呈请内务府的大臣代奏朝廷,要求颁赐全套龙藏经卷,得到了聖上的恩准。王公大臣钦佩他恢宏的才干气度和远播的道德风操,和他往来应酬,不少人还撰写了楹联扁额,用来表示对他的仰慕并赞许他的操行。
来年,清凉寺的大殿、天王殿依次落成,静波公因《龙藏》已经取回寺院,按规定可以授戒。为恭逢皇太后七十大寿,寺院打算在秋季举行授戒仪式,用来表达报答太后的至诚。但寺内的年高望重者都认为离辛丑之乱过近,宜等些时日,在财力有所缓解之后再行举办。静波公说:“皇太后仁慈恻隐,因体恤物力维艰,所以停止了庆典活动,爱民之心达到了极至、尽善!现在,民间自发的祝祷,都能做到至诚,何况我们僧侣呢?我们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即使粉身碎骨,都不足以报答慈恩于万一。当今日本与俄国在北方边境交战,寇盗在广西骚扰,马贼在辽东蹂躏,黄河泛滥于燕齐。库藏的粮草空虚,天下的生灵塗炭。强鄰伺机而动,遍地潜藏的寇盗互相呼应,到处都在煽动诱惑。我们正应凭藉佛祖的力量来护佑众生,消弥战乱,哪里可以废黜其事而无所作为呢?
于是在当年的秋天,,清凉寺举行了罗汉大戒(即具足戒)。十月上旬,戒事圆满结束。静海法师率全寺遵戒修行的五百余僧众,筑坛庆祝。仪式完成,法师又升座说法。在现场观看仪式的人,成千上万,无不称之为盛举。静公真是一个出家的大丈夫啊!
如今,国家吸取经验教训,推行新政。凡是练兵、筹饷、办学堂、兴路矿,立商会等各种重大事业,到处都需要人才。如果能有像静波公这样的数百位人才,尽力去担当做各种艰难的责任,忧国奉公,摒弃一切因循守旧、畏惧顾忌、自私自利的念头,就一定能够安定民众,平服疆土,消弥与外国的争端,平息内部的冲突,使中国转贫弱为富强,从而迎来中兴之治。
四海之内有远大志向的仁人君子,也有能闻风疾起的人吗?可惜静波公早年进入佛门,仅仅以兴建寺庙称道于当时。尽管这样,事情有好的开始,也必然会有好的结果,但愿能够历久弥新。我相信静波公一定会善始始终。
静波公请我为《同戒录》说几句话,我因为其他人已经作文在前,于是写上此文附于书后。
无闷居士陆鼎翰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