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本书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著的一本普及心理咨询的书籍,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

蛤蟆先生患上了抑郁症,他郁郁不乐,自我贬低,毫无兴趣,严重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好在他还有几个朋友,獾,鼹鼠和河鼠,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带给他好的感受:獾总是那么自以为是,爱批评人,河鼠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证明蛤蟆做什么事也做的不好,只有鼹鼠还好,偶尔愿意倾听蛤蟆的诉说。

苍鹭咨询师向蛤蟆解释,一个人小时候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当下对自我的认知和行为。一个在严苛父亲影响下长大的孩子,除了顺从和讨好,撒泼耍赖以及抑郁,似乎也找不到好的应对方式,当这些情景被激活的时候,孩子自我状态就占据了主动位置。

而重要的是,他学会了自我批判,当别人的批判内化于心的时候,他不会表达愤怒而是认同了别人的评价,只有这样,他才能合理化自己的感受,但愤怒是被深埋在心里的,他无法表达的愤怒就变成了抑郁。

一切我不好,你好的游戏都是预先设计好了脚本。只有做回成人自我状态,才可能打破这个脚本,让自己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配合别人。

这本书能够畅销20年,的确是科普与故事完美结合的典范,一口气连读了两遍,苍鹭咨询师的话言犹在耳: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变好的话,我就不做这份工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