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爱控制我》共读第10周:为什么会有言语虐待?

各位书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共读的第9周。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第二阶段的共读,阶段目标是“认识和处理言语虐待(初阶)”。本周共读的主题是“为什么会有言语虐待”,阅读的章节是第2本书第9章和第15章。

在正式开始本周通讲之前,我们先对前三次内容做一个简要复习。

第二阶段的第一周我们探讨了“什么是言语虐待”。“言语虐待是指那些具有攻击性和伤害性的语言,是一种心理暴力行为。”

首先,我们用“秘件奇文”模型分析了言语虐待的四个特点。“秘”是隐秘;“件”是逐渐升级;“奇”是突然性和可预测性这对奇怪的矛盾;“文”是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逐一解析了两大类共12种言语虐待。一种是相对直接、容易辨识的言语虐待,包括命令型、指责与批评、对抗型、威胁型、辱骂型和愤怒型;另一种是相对间接、不易觉察的言语虐待,包括健忘与否认、自我压抑、掩盖、阻碍转移、暗中破坏、贬损与轻视。。

再次,我们利用“信认跨越”模型帮助受虐者个人成长。“信”是确信自己的感受;“认”是认清现实;“跨越”是指跨越五个认知陷阱,包括“温水煮青蛙”、“一定是我的错”、“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比较,所以他很不错”、“每个人都不完美”。

第二阶段的第二周,我们探讨了从权力角度认识虐待关系。

首先,我们探讨了两种权力,分别是支配权力和个人权力,我们也分别探讨了它们对应的两种状态,状态Ⅰ和状态Ⅱ;

其次,我们探讨了两种关系,非虐待行为关系和虐待行为关系;

最后,我们针对一对夫妻沟通的三种情形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施虐者和受虐者个人成长的方向。对于施虐者来说,可以利用“学修城市”模型,学习言语虐待如何代代相传,修正童年经验,承认自己的过错,尝试温柔和体贴;对于受虐者来说,需要重建自尊心。

第二阶段的第三周我们探讨了言语虐待的影响。

首先,言语虐待就像是一锅慢慢烧热的水,而受虐者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温水”就是受虐者所处的容易形成他们受虐倾向的“环境”。第一类是受虐者的成长环境,也就是原生家庭;第二类是受虐者的现在所处的存在言语虐待现象的伴侣关系;第三类是社会文化,尤其是其中不良的道德意识和陈腐观念。

其次,言语虐待会损害受虐者的认识能力,包括受虐者认识自我、认识施虐者和认识控制关系的能力。

最后,言语虐待会伤害受虐者的情绪、情感,使受害者产生不胜任感、挫败感、被遗弃感、失望、悲伤、恐惧、震惊和困惑不解。我们重点讲解了其中的不胜任感、挫败感、被遗弃感和困惑不解。

刚才,我们对前三周的内容进行了复习。下面,我们正式开始本周通讲课程。本周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从童年经历探讨虐待的成因二是从愤怒的成瘾循环来探讨虐待的机制

让我们先来看童年经历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琳娜》的开篇中这样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然而,从言语虐待的角度来说,尽管言语虐待有二三十种情形,有言语虐待的家庭都很不幸,表现出来的情形各有不同,但是其背后的潜在原因却可能是一致的。

我们在过去的通讲课程中多次提到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比如说,童年经历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建构,直接导致他是逆向建立了自我,还是正向建立了自我。比如说,人际关系中采用支配权力模式,既是不良教育的结果,也是不良教育的延续,而不良教育指得就是成年人在抚养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恰当甚至是恶毒的方式。再比如说,我们在学习言语虐待者的个人成长时,提出的“学修城市”模型中的“修”,指得是要去重新认识和校正童年经验。怎么校正呢?你小时候因为得不到糖果而哭泣,父母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而长大后的你告诉自己:“你的需求没有满足,哭是自然和正常的,是应该被允许的、被拥抱的、被安慰的。”这就是在校正。

今天,我们将会更深层地去探讨童年经历的影响。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施虐者和受虐者都是成长于有缺陷的家庭,也就是采取支配权力模式的家庭,他们都生活在状态Ⅰ中。但是为什么,他们中有些人长大后成为了施虐者、而有些人长大后成了受虐者?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童年时期是否有一个同情你的目击者正是这个关键因素这个因素和童年时期的受虐经历一起对当事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从受虐者和施虐者两方面来探讨这些影响

我们先来看受虐者TA是在状态Ⅰ也就是支配权力模式下长大的。幸运的是,有同情者曾经目睹过TA的经历,看见过TA的痛苦,并通过某种方式让TA知道,TA的生活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有些不对头。

因此,在认识上,TA知道自己受虐的经历是不正常的,这些遭遇是不幸的。而且这种想法从未改变过。

但是哪里不对头呢?TA想方设法弄清原因。在TA幼稚的眼睛里,大人就像至高无上的上帝,大人是绝对不会错的。TA唯一的选择是认为自己错了,可能是自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也可能是自己的理解方式有问题,还可能是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有问题。

TA自己的遭遇不正常,因此TA在看到别人有相似的遭遇时,就会深深地同情对方。TA向内归因的倾向,使得TA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反省自己的错误,一旦对方感到受伤,TA就会去想,是不是我哪儿做得不好?这和TA的童年经历也是一脉相承的。TA不会去考虑,对方不高兴,可能是对方自己的问题,和她是没关系的。

因此,我们看到受虐者的情感特点是,TA会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到难过和痛苦,也会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非常具有同情心。

TA的行为特点是,在人际冲突中,总是习惯性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再来看施虐者TA也是在状态Ⅰ即支配权力模式下长大的。TA也和受虐者一样,自己的感受往往不被人肯定和接受。与受虐者唯一不同的是,没有一个同情者目睹过TA的经历,因此,在认识上,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由于没有人同情和怜悯,施虐者以为自己的经历是正常的,TA的痛苦不仅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反而被自己的父母忽视、否认、打压等等,所以,施虐者从小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TA以为所有的痛苦感觉都不应该存在。就这样,那些痛苦的感觉慢慢“消失”了——TA关掉了那扇大门,无视自己的感觉,也无从了解自己遭受的痛苦。

无论是好友、还是老师,如果很难得地恰好得到他们的信任,听他们聊起某些过去的经历,很可能会有下面这样的一段对话。对方问:“你感到难过吗?”施虐者会说:“我不觉得难过。”对方会说:“真奇怪。如果我是你,受到这样的对待,我会觉得很受伤,也很愤怒。”施虐者会一头雾水地说:“是吗?但是我感觉不到。”

虽然施虐者不能感受自己的痛苦,视自己童年的经历为正常,但是那些痛苦、无助的感受并非真的不存在,而是被压抑和潜藏在他的内心深处,从来没有被看见过、也从来没有被消除过。无论施虐者承不承认,那些感受就在那里,渴望被看见。

以上,就是施虐者的情感特点。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觉得自己的痛苦感觉是不应该存在的,关闭了感受的大门。并且,也无法体会到受虐者的难过和痛苦,看到伴侣痛苦自己无动于衷,绝对不会自责。

施虐者在行为上会将自己年少时受压抑的感觉发泄出来,即将自己童年的经历映射到另一个人身上。TA不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看到那些感受,只能从外面、从受虐者身上去看到它们。

刚才,我们分别从受虐者和施虐者两方面,探讨了童年经历对于塑造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总结一下:一个孩子在受到虐待时,一个富有同情心、能理解他的知情者,是他对自己的经历有所认识,这是他长大成人后能拥有同情心的重要前提。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愤怒的成瘾循环它对应的是第九章

绝大多数言语虐待者内心都有愤怒和敌意。愤怒的表现可能是公开的发怒、怒目而视、大喊大叫,也可能是隐蔽的,在不知不觉中控制受虐者。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一章时,可以把公开的愤怒型言语虐待作为一个单独的言语虐待类型,也可以把愤怒作为言语虐待的一种具体情绪表现,去理解它的机制。

为了理解言语虐待中的愤怒是怎么一回事。作者提出“愤怒的成瘾循环”。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愤怒的成瘾循环”它是指,大多数言语虐待者内心都很紧张。他们通过发怒缓解这种紧张。但好景不长,很快他们又产生新的紧张,于是再一次地通过发怒来释放,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愤怒成瘾循环”。

其实,如果用我们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就会把愤怒的成瘾循环改写成“控制的成瘾循环”。施虐者失控了,然后他们通过发怒或者其他形式的言语虐待找回稳定感,但好景不长,他们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稳态之后,又会失控。

这里,我们复习一下在第一阶段第二周学习的内容“控制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其中有“使唤你”三条暗流。“使”代表的是“失控”,尤其是心里失控。帕萃丝·埃文斯说:“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为了能恢复正常,希望把别人控制在自己手中。”

其次我们来看看愤怒的成瘾循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愤怒就是一团怒火,言语虐待者的愤怒有一个火种,这个火种就是童年经历埋下的影响。施虐者的童年在支配权力的环境中度过,没有获取个人权力的经验和方法,长大后经常感觉到自己失去权力。这形成了施虐者潜在的精神紧张。在对受虐者发泄之后,这种紧张感会得到释放,使自己暂时地感到轻松。

不过,即使通过发怒释放了内心的紧张,但火种不灭,未来再遇到特殊的情况时,还是会继续烧起来。而这把怒火究竟什么时候会烧起来,燃烧的程度如何,却没有规律可循。

再次我们来看看愤怒的成瘾循环有什么样的表现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公开的和隐蔽的,我加上了第三条“不肯道歉”。

这是因为,道歉具有特殊的意义。一个肯道歉的施虐者,才是有希望的。每一次发怒后,施虐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受虐者道歉。他在发泄愤怒缓解紧张并获取一份轻松感的同时,感到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这样,他的“愤怒成瘾循环”才有希望被打破。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有不少实施家暴的男人,他们的暴力行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道歉而减少。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他的道歉只是为了挽留妻子,并没有深切感受到妻子的痛苦。

最后怎样打破愤怒的成瘾循环呢我认为至少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第一,正视自己的错误,大多数施虐者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把责任归咎于受虐者。第一个条件没满足,绝不可能切断这个循环。

第二,向对方真诚道歉。要知道,虚伪的道歉是不可能真正切断这个循环的。真诚道歉,必须是建立在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的基础上。但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真的觉得自己错了,还是为了挽留受虐者的说辞,又需要很好的分辨能力。

在第一本书中,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位丈夫经常控制妻子,妻子不堪重负最终决定离开他。他最后苦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选择是尊重妻子,寻求自我的转变。他宁愿妻子重新选择他,而不是通过悔改的言论把妻子留下来。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控制妻子,但是短时间内还没办法消除控制。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一个历程。

第三,正视自己的痛苦。它意味着施虐者无论是从认知层面还是从感受层面,都承认自己过去曾经遭遇了不幸的控制或言语虐待,承认自己为此感到痛苦和无助,接纳这份经历,重新体验那些被自己压抑已久的感受。

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许多次地说,肯定自己真实的感受,是成长的重要一环。

第四,正视他人的痛苦。当一个人能够从自己的内在看见自己的痛苦之后,再去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痛苦,就是正视和看见他人的痛苦。这就是同情心。有同情心的施虐者,我认为,不是绝对的施虐者,而是相对的施虐者。是能够通过努力成为不施虐的人的。

以上,就是本周的两个重点内容。在课程结束前,让我们对今天的通讲课程做一个回顾和复习。今天,我们探讨了为什么会有言语虐待。首先,我们从受虐者和施虐者两个方面探讨了童年经历对他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最根本的区别是,一个受过虐待的孩子,如果曾有一位同情他的目击者,他就能产生同情心。其次,我们探讨了“愤怒的成瘾循环”,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打破它四个方面来进行了讲解。

好,到这里,第10周的内容,就全部通讲完毕了。请大家安排好阅读时间,完成打卡。我会阅读大家的打卡内容,给大家反馈,也鼓励大家互相反馈、共同讨论。我们下周再见!



(无戒学堂,日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用爱控制我》共读第10周:为什么会有言语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