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作者: [法]皮埃尔·克拉斯特

。。原作名: Chronique des indiens Guayaki

。。ISBN: 9787208169517

。。内容简介。。

★ 比肩《忧郁的热带》,击败时间的民族志书写

★ 作者师从法国国宝级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 美国当代小说大师保罗·奥斯特翻译本书英文版并作序推荐

瓜亚基人,一群生活在巴拉圭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他们以打猎、采集为生,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与社会制度。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一道,不断占领、吞食他们生活的领地,他们躲避、抗争、流亡、被“安置”……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个部落的人口已不足三十。

1963年,本书作者、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在瓜亚基人被安置于定居点后进入了这个部落,与他们一同生活,对他们在生育、死亡、饮食、求偶、部落管理、性向认同、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书写。

在书中,克拉斯特直面瓜亚基人的残忍、习俗之状况,以及他们缓慢的衰亡。这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民族志书写,情感充溢全篇:克拉斯特于瓜亚基人一同经历了生育、成年、死亡与逃亡;它也是一种客观的民族志,摈弃了一切道德偏见:面对瓜亚基人的吃人风俗,卡拉斯特并没有止步于猎奇与惊叹,而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理解。

法国著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面对这部作品,感叹道:“这本奇妙的著作标志了一种新型民族学的开端:它富于感性、积极于行动,又充满政治性;它是‘种族大屠杀’一词彻底的对立面。”


。。作者简介。。

皮埃尔·克拉斯特(Pierre Clastres),生于1934年。他起先在巴黎进修哲学,随后转攻民族学。他在巴拉圭形形色色的印第安部落中生活了数年,包括瓜亚基部落、瓜拉尼部落,以及大厦谷中的阿什卢斯莱部落。在圣保罗教了一段时间书后,他曾与委内瑞拉境内亚马逊丛林中的亚诺马米人共同生活。此后他返回法国,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担任研究工作。此外,他也是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社会人类学实验室的一员,接受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指导。

作为一名研究者,他致力于从政治人类学方向构建民族学。在与瓜亚基人共同生活后,他出版了《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1972)一书,以无与伦比的精确性观察并描绘了瓜亚基人不起眼的习俗、语言和思想。他与瓜亚基人亲密无间,在潜移默化中,部落中人在举止、思想上与他互相影响,这本书就是最为重要的见证。

在《编年史》外,他还著有《反国家的社会》(La Société contre l'État, 1974)、《壮言》(Le Grand Parler, 1974)、《政治人类学研究》(Recherches d’anthropologie politique, 1980)等书。

皮埃尔·克拉斯特于1977年因车祸去世。

译者介绍

陆归野,1992年生人,长于浙江。书多未曾经我读,事少可以对人言。


。。短评。。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即将消亡的瓜亚基人,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在巴拉圭形形色色的印第安部落中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他以精巧的叙事结构、余韵悠长的场景描写以及对瓜亚基人习俗的剖析,写出了《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这是一本少有的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民族志。本书通过了解瓜亚基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反衬出文明世界所带来的杀戮、奴役和疾病,让我们重新反思现代文明的权力结构,以及对文明与野蛮二元对立的重新思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即将消亡的瓜亚基人,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克拉斯特在巴拉圭形形色色的印第安部落中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他以精巧的叙事结构、余韵悠长的场景描写以及对瓜亚基人习俗的剖析,写出了《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这是一本少有的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民族志。本书通过了解瓜亚基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反衬出文明世界所带来的杀戮、奴役和疾病,让我们重新反思现代文明的权力结构,以及对文明与野蛮二元对立的重新思考。

#

我们所有人的消亡史

#

一次潜入密林的人类学旅程,除了直呼笼统的奇妙,许多笃定的形容词失去了功效:在这里,诅咒是最好的祝福,杀戮包含着温柔,生与死之间的界限粘稠,人肉很甜的野蛮和否认食人的羞耻并存不悖。相比《忧郁的热带》节奏更快,(不准确地说)头三章写部落神话如游戏新手指引,写暴力史如昆汀式猎杀与反杀,写社会关系如动物农场般政治惊悚,却总适当地在幼虫、口哨和仪式前停留,像列维-斯特劳斯嗅闻水仙花,探究“其香味所隐藏的学问”。年度最值得入手的实体书,封面刻着失落的语言,亦是一面鲜活的石碑,指引读者读懂书中的密文。它是瓜亚基人的编年史,也是他们的灵魂,Ianve,希望你把它举起,upi,如同举起一个新生儿,kromi。最后,想对译者和编辑说,这本难度很高,你们做到了。

#

哀而不伤吧,悲悯的度恰恰好。不管皮埃尔·克拉斯特是不是孤证不立或预设读者面向法国人,瓜亚基这个群体确确实实处在名为保护实为圈禁之中且不可避免走向消逝,而当他们真正逝去之后,若没有这份证言,很难想象不会有更多的污名偏见或盖棺定论称他们为野蛮蒙昧的食人族,罔顾其文化内部的自洽。——不一定能跟什么时事热点结合(《什么也别说》就是那种内心要大声疾呼都来读的),暗自芬芳型的好书

#

最好的民族志之一。

#

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这帮印第安人每天忙着做两件事情:吃人是其一,peccatus nefandus(同性恋)则是其二。在当代巴西,人们至今仍常常用Bugres(即法语中的bougres)一词称呼印第安人——也就是保加利亚人。这个民族当时以他们的性倒错闻名于西方世界,以至于“保加利亚人”(Bulgare,或是法语中的bougre)成了鸡奸的同义词。这个专有名词变成了一个形容词,后来被广泛用于指称印第安人。

引自 第八章 食人族

#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一部比小说更好看的社科著作。

.

作者皮埃尔·克拉斯特,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

克拉斯特的老师很有名,列维-斯特劳斯,法国结构主yi人类学大咖。

.

1972年,保罗·奥斯特在巴黎,偶然读到了期刊片段,立刻着手翻译,想推介到美国。当时,奥斯特穷困潦倒,病急乱投医,交给了不靠谱的公司,而且因为穷,没有打印留下底稿,折腾几年,公司倒闭,译稿不知所踪。

1996年,一次签售,有位读者带来了这部译稿,他偶然从二手书店打捞的,奥斯特激动万分。只可惜,克拉斯特在1977年、43岁时就因车祸去世了。

.

克拉斯特避免了列维二元结构神话学理论的缺点,这部作品有观察分析、有学者的好奇心,有人文的情怀,文笔流畅,细节生动,媲美列维名作《忧郁的热带》。

.

克拉斯特探究瓜亚基人社会的形成,瓜亚基人曾经有转型农业社会的历史时刻,但是,因为殖民者捕捉他们作为奴隶,只能放弃定居转入丛林,过着居无定所的采摘生活。克拉斯特并不认为双方就是完全对立的,他分析了两种文化交融重组的各种表现。

.

瓜亚基人有独特的行为规则。比如,有时杀si胎儿和ying儿,以保证母亲无微不至地抚养现在的孩子,溺爱幼童,在孩子受伤后,母亲却不心疼,也不照顾他。在我们看来,显得冷漠无情。而瓜亚基人认为做事不当就有神罚,生病会传染,要远离病人。

.

瓜亚基人一妻多夫,kai/fang,允许乱l,但禁止jin亲。有个父亲zuo了女儿,有个女人就对丈夫说,想吃ren肉,你去把他杀了,丈夫就去杀了那个父亲,族人分吃。

瓜亚基人认为,死者的灵魂会从生者那里取走东西,为了平息亡者的焦虑,就得把死者吃下去,让他与生者融为一体。垂死之人,在临别之际,会殷殷嘱托别人一定要把自己吃掉。

.

他们遵循着一套世界观。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总是与他们从这些实在中感知到的主观的、感性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在他们看来,纯物理的现象是不存在的,风雨雷电,生老病死,所有现象背后都有神秘的力量在掌控。

他们的传统、仪式和图腾,藏着人类共有的原始思维,人类学研究就是努力从即将消逝的场合抢救这些遗存。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作者: [法]皮埃尔·克拉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