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随时做好被管控的准备

前些天还在庆幸北京终于解封了,大家又可以正常生产生活了。紧绷的神经刚刚有些放松,突然又爆出天堂超市酒吧疫情,不断增长的数字触目惊心。经历了两年多的疫情磨练,大多数人心理上早就准备好了与病毒共存的准备,但对于这次疫情的来势汹汹还是感到不寒而栗。

前天去社会核酸采集点排队做核酸的路上,有个朋友被房东从公司紧急叫了回去,原因是他们楼上出现了确诊病例。经历过非典,又与新冠抗争了两年多的北京,疫情防控基础能力还是不错的。没为朋友被拉走隔离的生活问题担心,默默地拍了一下做核酸的队伍和核酸检测帐篷,同心抗疫、共度时艰。疫情防控,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病毒面前没有什么贫富尊卑。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现实,我们要时刻做好被拉走或者居家隔离的准备,否则等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对自己、对工作人员,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时还在庆幸,自己没有进入疫情传播链条,虽然会遇到更严格的管控,好在还可以正常生产生活,计划好的事情还可以按时去做。当以为一切都会按预期正常发生的时候,昨晚突然收到了疫情防控的大数据摸排短信,我与感染者出现了时空交集。要做的演示文档还没有完成,锅里的米线还冒着热气,只能盘算被隔离后的工作安排。虽然心里忐忑,好在,隔离对要做的事情没有致命的破坏。

不一会儿,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打了过来。从电话里明显感觉到了工作人员的疲惫,这轮的疫情反复显然几乎耗尽了疫情防控人员的精力。从来没料想过,社区工作人员也会面对如此大的工作压力。相信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过社区工作会如此艰难,要面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女生,还没被现实生活折磨得不成样子,所以尽管疲惫,还是能够耐心地跟居民做详尽的沟通。8分多钟的通话,工作人员解释了所有能想到的关于隔离的问题,最终选择回住的地方居家隔离。

从收短信到接电话的这段时间,大兴下起了瓢泼大雨,似乎在给将要面对的居家隔离加上悲伤的背景。今年还没看到过这么大的雨,可能前些天有下过大雨,但是没有这次的大雨感受真实。大雨已经不会成为影响工作、生活的客观现象,但对于出门的人来说,还是会有不小的麻烦,比如担心衣服淋湿、鞋子弄脏。正如现在的疫情一样,虽然不至于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特别大的影响,但还是会给社会带来不少的困难。

因为6月8日,我们中午在园区的刀削面馆吃过饭,而这家刀削面馆在此之前有确诊病例来过。面馆自然成了患者轨迹点,我们也变成了时空接触者。前天,也就是第一个朋友被拉走隔离的那天,我们仨中午还去园区的另外一家餐厅吃饭。原本计划着就是到这家面馆吃饭的,这家店算是周围比较有性价比的一家了。到附近才发现面馆前后门都有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把守着警戒线。毫无疑问,面馆肯定跟疫情产生了联系。吃完饭,再吃路过这家面馆,发现面馆工作人员被要求坐在室外的一排椅子上,等待着核酸检测或者集中隔离,无助又无奈。希望的是,他们不要跟病毒产生关联,隔离结束正常营业。他们面对的,是未来至少一周,甚至半个月的歇业整顿。制度的残酷性,就在于很少有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会对个体的遭遇产生任何同情,制度制定的目标往往是为着更大多数人的利益。有人享受制度的利益,有人就要负重前行。享受利益和负重前行的可能是同一个人,所以残酷的制度又有着存在的合理性。疫情下的个体工商户,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角色,因为很多是不盈利甚至亏本经营的。面馆老板的背后,是餐厅的经营和家里的生计问题。对他们来说,肯定很难,有多难,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如果疫情能够拉近人心灵上的距离,也不失为因祸得福的幸运。

趁着雨稍微变小,赶紧从餐厅回办公室,收拾收拾,准备回家。擦电动车的时候,忽然吹来一阵凉风,将树上的雨水尽数摇晃下来,给我们带来一股冰凉。也许,这也是老天爷为了让我们对这次遭遇更加印象深刻吧。

回家的路上,另外一个朋友也接到了大数据短信。没有侥幸,大家同时跳进了抗疫的壕沟里,在另外一个战场上,又成了并肩战斗的战友。

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就在于社会上有千千万万个处于不同角色中的人,而人与人之间又有着千变万化的复杂关系。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即使抗疫两年也未曾遇到过的人间琐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所有的人际关系,也没有人一定会拥有处理人际关系的特定经验,重要的是,要对工作人员多一些理解。把自己放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位置上,自己不一定能比工作人员做得更好,不一定会比工作人员有更好的情绪,甚至很可能表现得更差。现在疫情防控的工作,早已经超出了工作人员的特定岗位薪水和福利。克制自己的情绪,也是自己在抗疫战场上向病毒投出的一枚重磅炸弹。

现实一定比故事来得精彩,经过一晚上的折腾,我昨晚又回到了办公室。直到现在,还处在一定意义上的未被管控的状态。等我整理好思绪,可能又是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期间,随时做好被管控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