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二十一章 策略与虚实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二十一章 策略与虚实

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上一章主要讲了征三十九关于权臣的问题。这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有的问题,也是文学影视常常涉及的内容,似乎权臣是仅次于君主的二号人物。权臣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表现在历史的局限性上,主观原因应该是君主。历史为什么总是这样的相似,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的相似,又是什么限制和约束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人的自我意识吗?还是造物主的有意设计。韩非子只是从负面说明权臣的危害,如何消除权臣的危害,这是君主的事,君主能从负面悟到正面,这才是智慧的体现。生活,总是让我们从负面获知正面的东西,这是时间的力量。韩非子征三十九:大臣甚贵,偏党众强,壅塞主断而重擅国者,可亡也。

征四十讲君主选人用人的问题。人是事物的主体,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君主居于行政体系金字塔的顶端,只能管到朝堂上几十号大臣,也只能在奏折上签批自己的指示,天下万事还是需要成千上万的臣子去做,去落实,所以君主的第一要务就是选人用人。韩非子在征四十中列举了君主几中错误的选人用人的办法与方式。凡事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选择那个,当然是选择确定性,因为可控性强。而征四十中所列的选人用人方式有其不确定性,可控性差,而朝臣是要面对天下万事,需要稳重和广识,“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看时机,不适合常态。韩非子征四十:私门之官用,马府之世绌,乡曲之善举,官职之劳废,贵私行而贱公功者,可亡也。

今天讲征四十一与征四十二。征四十一讲关于基本国策的问题,基本国策就是国家制订的需要长远坚持的政策,基本国策关乎国家长远发展,比如秦国的“耕战”就是基本国策,还有依法治国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有各国的基本国策,这此国策有的让国家强盛起来,有的让国家走向灭亡。韩非子在征四十一中列举了三项基本国策,一是公家实臣子虚;二是正户富寄寓贫;三是耕战之士利,末作之民困,这都是很好的国策,但却被君主执行反了,其后果就是国家灭亡。韩非子征四十一:公家虚而大臣实,正户贫而寄寓富,耕战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国家空虚而大臣殷实,常住户贫穷而客居者富裕,农民战士困顿,而工商业者得利的,可能灭亡。韩非子所列国策,都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政策,这也是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耕战之士利,末作之民困”非常适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必须鼓励农业发展与军事战备。

征四十二讲关于务虚的问题。这个问题现代社会尤其是职场讲的很多,比如实干兴邦,虚谈误国。务虚与务实不管是在国家政务还是个人工作中,都是随影如行,只是针对具体事物务实与务虚那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的问题。但,对于且体事物而言,务实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唯一动力。韩非子在征四十二中说了三种务虚的表现与行为,第一种“见大利而不趋”意思是看到根本利益不去追求;第二种“闻祸端而不备”意思是知道祸乱的苗头不加戒备;第三种是“浅薄于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意思是带兵打仗的事懂得很少,而致力于用仁义粉饰自己。第三种是务虚上升到了虚荣上。韩非子征四十二: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于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亡也。

征四十一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凡事要有基本策略,不管是治国,还是管理公司,甚至是家庭发展与个人工作都要有基本策略,在实际工作中按既定的策略执行,这是一件既困难又寂寞的事,困难在于坚持,寂寞在于你没有别的选择。征四十二的启示就是按具体情况具体环境确定是务实还是务虚,对于具体实在的事物要务实,对于本身就是虚无的事物要务虚。务实务虚只是一种策略,本身并无对错。对于本职工作要务实,对于生活更要务实。实者具相,虚者无形,虚实得当,事及有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亡征》第二十一章 策略与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