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财商教育(五):跳蚤市场——感受物权法则

图片发自App

“财”,一般跟“物”连接为“财物”二字,但是“物”本身只是财的一部分,相对于“财”而言,“物”更强调的是客观现实的固定资产,其权属特性更加明显。

无论金钱如何流转,最终都会以某种物质、信息等实物呈现,所以物品的权属观念也是财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通过日常生活提升孩子对物权的感知和认可,也是我们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去研究和探讨实践的。

先跟大家描述几个非常常见的场景:

场景一:在走亲访友、亲子聚会等场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朋友A对小朋友B的玩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把玩许久以后不愿意放手,表达想要的意愿。A的父母会教育孩子这是别人的玩具,家里有更好的玩具,而B的父母会出来打圆场,请自己家孩子B送给A,如果孩子不同意,就冠以哥哥姐姐没有带好头,甚至是“小气”的评价。

图片发自App

场景二:父母长辈为了表达对孩子的喜爱,故意捉弄小孩,拿着孩子的零食或者玩具,让孩子亲一个或者叫一声,然后才还给孩子。或者请孩子将自身的物品进行分享,故意看孩子为了物品哭闹的样子,反而乐不可支。

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可这些最后伤害的是什么?大人为了得一乐子,长辈为了充一时的面子,丧失的是孩子对物品权属归属的认可,更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极大的伤害。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亲子教育,归根到底来说,是爱的教育。亲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带来一份确定的安全感,一颗丰富的内心,以及健全的人格。现在很多的家长只求一时成绩的优秀,给孩子报送无数的辅导班、兴趣班,甚至送出国门,这些都是对教育的曲解,或者说是家长逃避自身责任的行为。家庭教育是最好的辅导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如何才能给孩子做物权教育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从生活中明确物品权属

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坚定的保护孩子的物品权属,无论是孩子零花钱买的,或是家长送给孩子的礼物,到了孩子手里,就要跟孩子明确物品的归属,孩子对自身的物品是拥有绝对的完全控制权的。家长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决不能用家长的权威来强迫孩子,孩子有一份最基本的安全感是物权的基本核心。

当然这也是基本的准则,如何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呢?那就是带孩子亲身参加一次“跳蚤市场”。

现在小朋友的学校或者社会爱心组织,经常会组织各种各种的跳蚤市场,或者义卖活动,这是引导孩子进行公益活动和感受实践物权法则的好机会。

图片发自App

在参与之前,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点做好充足的准备。

①清点。

跟孩子一起对孩子的物品的进行清点整理,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更直观的了解。

就如同女人永远都缺一双鞋一样,可能你们家的孩子永远都缺一个芭比娃娃或者恐龙玩具。在没有对物品进行清点的情况下,孩子无法对自己真正拥有的物品有全面的认识。

②选择。

让孩子自行选择交易的产品,家长不要做过多的干预。我们的眼光和孩子的眼光是完全不一样的,也许我们花了2000块买的玩具,在孩子眼中还比不上一根棒棒糖。

只要是孩子所有的东西,孩子都有独立的处置权。在此,家长其实更多的是发现物品的现实价值,对定价等进行合理的建议,引导孩子在参与交易之前正确认识物品价值并做出合理的定价,但也仅限建议而非决定。

对于所有权有争议的要明确权力分配,比如之前零用钱协议中提到的共同购买的物权归属问题,孩子是拥有所有权还是使用权是需要提前明确的。

其实这个物权在家里有两个孩子时实施是最好的,两个孩子可以共同出资购买玩具,可以对玩具的所有权进行区分,可以各拥有50%的权益,也可以一方少出钱拥有使用权,另一方多出钱拥有所有权。在选择交易这个物品时就涉及到物权的认识,通过双方协商共同处理,这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相比较其他形式,可能有更大的意义。

孩子一旦形成决定,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配合执行,所有的后果都要有孩子负责。

③参与。

那就是放下身段,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做个小小的跳蚤市场参与者吧,享受快乐,享受孩子的成长。


这一个季的亲子财商教育就先分享到这样,本周看了一篇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关于亲子财商的文章,跟大家进行分享。希望能跟大家做更多的交流。

“中国父母最大的失职,就是没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http://mp.weixin.qq.com/s/EQABiIzDiSk0CKlUDrjomg

感恩您的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财商教育(五):跳蚤市场——感受物权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