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通宝至道光通宝,浅谈清代通宝

    康熙元年,清政府下令停铸上代“顺治通宝”钱,而改铸“康熙通宝”钱,并规定以后凡是嗣位改元,所铸钱制皆如此例。康熙通宝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即反面有满文宝字和满文局名,或钱背面有满汉文的钱局名。康熙通宝满文钱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钱,为福建省造,现存世有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种。

    雍正帝即位后,仍以杜绝私铸,平抑物价入手,防止白银外流,实行铜钱紧缩政策。于雍正元年铸行“雍正通宝”,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钱重一钱四分,力求精美标准,大小分二类,大钱与“康熙通宝”大钱相仿,由于雍正帝钱法严谨,私铸较少,所以雍正通宝制钱上都边阔字正,形态工整。

    雍正年间后,清帝铸钱就只按顺治5式,即钱背面标满汉文局名而铸造。

    雍正帝于雍正十七年死于热河行宫,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比雍正时更为精美。最初清政府仍继续执行通货紧缩的政策。乾隆朝以前的制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

    嘉庆年间,清政府允许百姓使用白银,并且再次整顿钱制,增加铸造量,铸行嘉庆通宝,最初所铸力求工整美观,钱重一钱二分,面文仍用宋体,背文为满文局名。但有背文于穿左用草书,穿左用楷书,有“福、寿、康、宁、桂”也有穿右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楷书“福、寿、康、宁”连在一起为一种吉语,是钱局为吉庆所铸之钱,也叫“吉语钱”,参与流通。

    道光通宝铸于清宣宗道光年间,形制同嘉庆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名:泉源直苏南昌武川浙福晋陕广桂云东黔,伊犁,阿克苏,库车,宝新。

    近期天翼文化有幸征集到清代康熙到道光年间通宝共5枚:


钱币正面

    其分别面文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为宝泉、宝源泉钱式。表明其铸造局,字迹深俊,清晰端庄,笔画圆润、工整。

    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唐高祖开元通宝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如南唐的“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宋“太平通宝”、明“永乐通宝”、清“康熙通宝”等等。“通宝”钱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在我国货币史上占主导地位。


钱币背面

    此组钱币充分展现了清朝钱币的各类特征,品相极好,纹饰清晰,流传至今,实属难得。长期以来,钱币在古玩交易市场上价格一直稳步攀升,表现出良好的保值增值功能,其潜在的投资价值不可低估。钱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此组钱币币面干净,铜质精良,铸工精细,字体钱币外圆内方中间穿正方形孔,在日光的照射下更散发出熠熠光辉。从钱币的钱文、轮廓以及纹饰的完整度来看,其保存较好,质量甚佳,乃一组可遇不可求的钱币收藏精品,具有颇高的历史价值和投资价值,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极具收藏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熙通宝至道光通宝,浅谈清代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