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伏笔电影——《无双》

【竟然忘了写影评】

一直觉得《无间道》后香港警匪片进入了低谷,直到12年《寒战》口碑爆红,平平淡淡4年后《寒战2》再次口碑票房双丰收。三个影帝带着小鲜肉飙戏,当时就觉得发哥戏份太少不过瘾。18年庄文强《无双》上映,重回枪林弹雨的发哥、前后人格大反差的郭富城,你一定不能错过!

少有的教科书式伏笔电影

长这么大第二次认识到伏笔的重要性,第一次是在东野圭吾的《恶意》一书中,伏笔运用十分精彩!



说一下观感(含剧透)

整部片不应该简简单单的看做一部警匪片,谎言的背后是人格的分裂、利用与背叛。前半部分的画家与李问更像是魔鬼与天使,是李问的两个人格——画家是李问的邪恶人格,李问是善良人格(画家并不存在)。李问在艺术造诣上更想成为画家这种人,但他也清楚自己的特长仅限于模仿领域,不断的失败、不断的被拒绝,李问善良的一面渐渐消失,于是有了画家对李问在画展上的嘲讽(自我否定),促使画家的人格盖过李问的人格,犯罪开始。

仿钞过程非常细致,“美术系学生看了会沉默、金融系学生看了会流泪”。

情感线上的单相思、利用与背叛。片头以李问的角度回忆自己与阮文如何在怀才不遇阶段相互依靠、相亲相爱,最终无奈被迫分开(为下文的谎言铺下情感基础);李问在犯罪过程中救下脸部受伤的秀清,并将秀清整容成阮文的样子留在身边以给予自己心理上的安慰(此时阮文已经结婚)。李问心中一直贪恋着阮文,对秀清其实是一种利用。久而久之的冷漠积攒到一定程度终于爆发,李问换来的是秀清的背叛——同归于尽。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一个谎言建立在另一个谎言上面,李问其实与阮文只是邻居,一切都是李问的单相思(伏笔的重要性)。剧情两次反转,可以说是很烧脑,很刺激的啦!

“第一人称视角易于促使读者产生代入感,而在身临其境的同时,视角与感受的潜在同化,便使得作者更有机会、更顺利合理地利用心理盲点巧布迷局,引人入彀。”——《恶意》书评

发哥最帅

发哥最帅

发哥最帅

强推!!!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科书式伏笔电影——《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