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听说《被讨厌的勇气》很不错,看完后对一个人很有启发!已经有好几个人给我推荐这本书,但我从他们的推荐中没有听出来这本书怎么好,好到哪了。虽然心存疑惑,但还是想试着看了下,先在kindle上看了一遍电子版的,发现确实不错!值得收藏和推荐给其他人去读,我又买了本纸质版的书来看,看的时候依旧有很大触动,所以我尝试着把自己理解的内容写下来,以供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参考!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以哲人和青年辩论的方式逐渐开展讨论:
文章开头先明确哲人的思想来源于三大心理学巨头之一的阿德勒心理学即个人心理学。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强调目的论而不是原因论,像生气发怒这件事情,是为了生气发怒而生气发怒的!书中举了个例子,说一个妈妈正在发怒批评儿子,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那这位妈妈立马面带微笑和颜悦色的和老师聊天沟通,挂完老师电话后再以发怒的状态批评儿子,那很明显这位妈妈不是因为控制不住而发怒,而是为了发怒而发怒。也可能这位妈妈认为发怒更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明确心理创伤是不存在的,问题的发生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这个问题!中国有句成语“祸福相依”,福和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阿德勒也这样说过“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取决于“此时此刻”你的选择!!
“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竞争”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而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从这三大课题出发考虑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其中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的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勇敢面对,不能够逃避,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相反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火灾别人的人生中。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课题分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分离就是这么回事,分清楚是谁的课题。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
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我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不是被切割成平面的地图而是像地球仪一样的球体。我们要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因为一切他人都是“为我服务的人”,根本没必要由自己采取行动。但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归属感不是天生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课题分离之后,建立横向关系,即虽不同但平等的关系。像亲子关系中的表扬和批评是纵向关系,不是横向关系,因其是基于操纵为目的的,只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会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阿德勒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可以用表达感谢的方法,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而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而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要想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他者信赖”:无条件的信任他人。决定背叛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幸福即贡献感!!
希望想要幸福、期待幸福的人看完此书后能有所收获,在幸福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