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

曾氏语录: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真实语录:享受自由的代价是忍受孤独。

强迫症主要是攻击性和力比多的压抑,仪式是用来隔离情感的。

比如说我一次性的对一个人有礼貌。实际上是我不想跟他有情感链接。用仪式来隔离。我说我跟一个陌生人见面,我仪式性的要找一个主题。这是情感隔离。强迫症的仪式行为是性行为的替代。

做了一个道德上很堕落的事情,我用洗手来象征性的把它洗掉。为什么要洗那么多次手呢,就是因为本质上。道德上的堕落是不可以被水冲掉的。而是需要靠另外的东西,比如说。真正触及一下自己到底。在幻想层面做了什么?以及超我是怎样惩罚自己的。

性冲动跟道德间的冲突表现为强迫症。

我让自己处在高度的恐惧中间。然后我又不被吓死。这实际上是在玩弄恐惧。这是高度的控制。比如说吃辣椒。辣椒这种生物让自己有辣的感觉。实际上是想告诉吃他的人。我很危险,你不要吃我。但是人这种动物呢?他知道底线在哪里,我吃你的时候的确是你把我辣着了。让我不舒服啊,但是我知道你不会让我死。所以我吃死你。这实际上是在体会自己那种无所不能的那种感觉。婴儿般的无所不能。

蹦极挑战自己的无所不能,还有一些人的自恋表现是在高空的时候想着。我如果跳下去会怎么样?很多人在高处的时候会这样想。实际上他也是自恋。他内心里面想的是别人跳下去会怎么样,但是我不会,所以他在脑子里面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跳跃,他才敢这样子。

焦虑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原始的焦虑。意思就是害怕自身破碎。比如说疑病症(属于神经症水平)的焦虑,就来自这个,害怕担心自己得艾滋病等。

第二种焦虑就是成熟的焦虑。比如考试焦虑症。焦虑内容害怕丧失客体或者客体之爱。如果考不好,爸爸妈妈就不会要我。如果以后工作的不好就没人爱我,这是害怕丧失别人对自己的爱和关注。如果他的主要焦虑是这个,那就表示他确定的已经发展到神经症水平。是健康人,因为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神经质性的焦虑。第一。他的严重程度不高。第二,治不好也没事。我轻一点还有积极的意义。

能够取得更高的世俗成就如果从这个境界来说完全没有焦虑的所的人文主义。说的自我实现的人。他的毛病就是丧失创造和生活的活力。(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危险的地方。所以一个人真的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太健康,太健康会丧失活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把自己搞得很完美是划不来的事情,因为我们迟早要死。一方面很吃力,另一方面也会因此丧失动力。

完美者主义者的人,或者已经完美的人。它们的特点就是很懒。跟这种人玩的没什么乐趣,已经没有了什么好做了。

中年危机实际上是寻求另外的整合,跟青春期的危机是差不多的,就是他有很多的不认同,比如说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再像以前了,这是第2次青春期,跟第1次确认期相比。这次青春期后面留的时间就不多了。所以中年危机是一次重新整合。以及面对死亡的危机。

从防御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开始变得不像我了,就像取暖器一样了,我的小胳膊小腿好像不是我以前的那个样子了,所以两个都属于更年轻,但是从科学普及这个角度来说,我没有必要过度强调青春期如何如何,不一样以及中年危机的时候如何如何不一样,实际上我们每一步都有危机,精神分析在于成长上面研究非常多。

越是能够哀伤,越是能够成长。精神分析要发挥效果,或者说所有的心理治疗。要产生作用的话,都必须涉及到人类的情绪。来访者的情绪。

情感分三种,一种是抑郁,所有的情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的就是一种感受,然后跟这个感受捆绑的认知,抑郁的情绪就包括这样一种感受,就是糟糕的事情,我感到糟糕的感觉了,再加上一个认知,糟糕事情已经发生。恐惧呢,就是个糟糕的情绪,再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而;焦虑呢。是一种糟糕的感觉,然后这个糟糕的事情呢,是将要发生,所以我们一般会在焦虑的前面加个词叫预期焦虑,就是将来会发生糟糕的事情,比如说考试焦虑症。

中国人会说我有一股无名火。生活的意识我不知道他是什么。这就是没有认知相伴。认知被压到潜意识里面。所以我们把它的认知可以弄出来,我们会说能不能描述一下你的那种感受。然后给他取一个轴名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只有认识,但是没有感觉高度合理化或者是情感隔离的那种状态,只要时候呢,我们要都要说,你说这话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比如有好多人他会非常理性的说,爸爸妈妈以前工作很忙,没办法照顾我们,我这个也可以理解,我看出来这只有这只有解释没有情感,然后我们就会问他说那能不能告诉我,在妈妈没有管你的时候,你的情绪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然后他说这个可理解,那还是在意识层里面还是在认知的层面,最后呢就是在我们的感受的和认知同时都出现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健康的或者一个整合的状态,就没有什么东西被压抑了。

好多人比如说他只能够感觉到自己头疼,但是他没有相应的情绪反应,更没有认知。隐匿性抑郁症就是这样的表现。在中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他们只有身体的疼痛而没有任何情绪的,或者认知的这种变化,而实际上是由情绪引起的。情绪已经到了他没有办法察觉到那种程度。这样的人用抗抑郁治疗效果很好,不管是用心理治疗的方法看抑郁还是用药物治疗都可以,比如说我遇到过好多慢性头痛的病人,他们没有什么情绪问题,但是我给他们吃百忧解的时候或者是代安神的时候,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疼痛消失,这都可以是疼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

精神分析实际上是一种外语。我们学了这种外语就能理解我们的身体。言说我们的内心。我不学他的话,我们感觉到的就只不过是疼痛而已。怎么学的话我们会感觉到他不是肉体在痛,是他的心在痛。统计学证明在综合医院看门诊的人。有70%的人应该同时看心理医生。因为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好,所以有好多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原来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所以宣传心理学的知识真的是任重道远。

比如说恐惧情绪,实际上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我们看到危险的动物,或者看到前面有个巨大的声音的时候,情绪可以让我们回避这些东西。我们处理的是那种不恰当的情绪。两种情绪,一种情绪,就是我过度反应,还有一种情绪就是我们对情绪的情绪。就像丘吉尔他曾经说过,他说在面对纳粹的进攻的时候,我们的的确是恐惧,但是最糟糕的是对恐惧的恐惧,所以对自己的哪怕是糟糕的情绪的接纳,本身就是我们人格成长的标志。据你来说有个人他丧失了丈夫,然后他肚子里面还怀着一个孩子,他处在巨大的悲痛瞬间,然后他就问我,他说我怎么能够尽快的从这种悲痛中间出来,因为这种背痛对孩子肯定是不好的,然后跟她说。最好的或者最快的从悲伤里面出来的方式就不要太快,他是一个正常的哀伤过程,我们如果人为地阻止它,就相当于我们人为地转了一个大弯一样,可能会导致我们内心过度震荡。但是我们也需要做下限定,比如说我们回到弗洛伊德,他写过一篇重要的文章,这篇文章将近100年过去了,仍然是我们理解抑郁症的重要的文献,文章名字叫做《哀伤与抑郁》

我们愿能够充分的哀伤,我们就越不会得抑郁症,所以哀伤是一种正常的反应,而抑郁是一种糟糕的反应,但是呢,很多人他们丧失了哀伤的能力,比如说在遇到亲人去世的时候,他们可能感觉不到哀伤,这样呢他们就会变成所谓的病理性哀伤,就是他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情绪,但是呢,他们可以不断的收集亲人的纪念品,不断的在回忆亲人在世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然后现实生活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就是确定的处在病理性的抑郁中间。伤的时间过长或者过重就已经是抑郁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心理治疗的干预等,因为这已经是病理性的。而不是正常的一个哀伤的过程。有一个实证研究证明,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间遇到一个麻烦事情,导致了我们内心的问题,我如果自己来处理他的话,如果需要两年的时间的话,一般来说通过心理治疗15次可以解决问题,15次的意思大概就是三个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5讲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