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之二

    十岁的诗才神通:

     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考中状元后,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但是王阳明年仅十岁。

      王阳明当时作诗有:一首:“金山一点大于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二首:“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尤其是第二首很多人认为王阳明体现了慧根,有庄子的思想,后来十二岁的时候,王阳明与父亲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天下第一等人的对话。他的父亲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做大官,中状元。王阳明说中状元,只一代不稀罕。王阳明和私塾先生对话,说唯圣贤方第一。自汉朝到唐朝,儒生做学问都是为了科举考试,为了加官进爵。到了宋代,有了一些人,比如程颢等人,他们从过去的弊病中解脱出来,强调做学问不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是为了称为圣人。其实这个才是孔孟之教的根本,是最崇高的精神。汉代以来,人们忘却了这个根本,把科举考试、加官进爵当做自己做学问的目的。王阳明的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并且把这一个错误的看法传给自己的学生。王阳明当时年少,却一语道出了圣学的真谛。但是当时的王阳明并不知道这句话会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影响。

       王阳明遇到麻衣神相,王阳明非常喜欢一个人的麻雀,但是没带钱。道士看到阳明的面相后非常惊讶,对众人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于是出钱买下了麻雀,送给了王阳明,嘱咐他孺子当读书自爱,吾所言将来以有应验。从此王阳明受道士的影响感化,从此潜心读书,心无杂念,学问日进。

        从王阳明巧用智谋惩戒继母的故事中能看得出来,王阳明从小就善于权谋之术,正是因为如此,他日才能从刺客手中死里逃生,才能平定长年作乱的贼寇,并神速果敢地讨灭了宸濠的叛乱,完成了救国之大业。

        王阳明十四岁,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兵法书籍,他认为儒生最大缺点就是不懂兵法。虽然孔子曾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但是儒生仅仅是巧于章句,平时只关注科举及第和荣华富贵,儒生做文章粉饰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实乃儒生之耻。

       王阳明一生波澜壮阔,在他转头圣人之学儒学之前,走了很多的弯路。阳明五溺说,记载了王阳明年轻时候的精神历程。年轻时候善感多变,心无定性,最初沉溺于任侠,后来又修习弓马骑射之术和兵法、沉迷于诗词文章,执着于岛礁神仙,最后迷上了佛学。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35岁时候,他转头圣贤之学,开始笃信儒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呢?有人认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受同在太学读书的王寅之和刘景素的勉励,二哥是其父亲的训诫有关。有这样一则故事,王阳明讲的,曾子病卧在床,底子乐子春在枕边,儿子在脚下,书童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蜡烛。忽然,书童看着曾子身下铺的席子,问他,先生身下铺的席子华丽二光滑,是大夫这种高贵身份的人才能享用的吧?乐子春觉得是对病床上的曾子失礼,赶紧让书童住嘴。曾子听到,惊醒过来,说道,那是季孙氏的赏赐,我没能把他换下来,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你的病情很严重,不能移动身子,等天亮了,我一定遵从你的意思换了。曾子说,你还不如书童爱我啊,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现在还贪求什么呢?只盼望死的合乎正礼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更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曾子易箦的故事。王阳明认为曾子正式不断反省自己,以圣贤之道为己任,真正明白求师之道的贤人。

        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曾子以孝闻名天下,他虽然脑子有点迟钝,但这不妨碍他修炼自己的德行。曾子最终掌握了儒家的精髓,得到了孔子的真传,并将其传至后世。据说,孔子学派分为八派,但是只有曾子一派发扬光大,曾子将所学传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将所学传给孟子,孟子去世后,此派一度失传,但是到了宋代以后,又有人将其传承下来,并且延续至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