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周一。晚上6:50,华灯初上。东莞中学的校门口,车流熙攘。南校区,三三两两的学生,步履匆匆,或忙乱,或稳健,跨过天桥进入北校区晚修。几分钟后,南校区渐渐静了下来。体育馆,学生宿舍,塑胶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卸下一身沉重的盔甲,拂去一天的喧嚣与忙乱,一派风清朗月,宁静幽远的境界。北校区教学楼已开始晚自习了,绿树葱葱,古韵幽幽,书山巍巍,学子莘莘。
我在天桥下徘徊,儿子的手表电话关机了,我给他发信息,没回应。儿子叫我给他送相机的充电器来,约好7点到校门口等的,难道忘了,怎么这么不长记性呢?
上周儿子去学校时,告诉我们学校有个义卖活动,他要买一件文化衫,还说他要跟他们乐队有活动,他要去卖唱。
“卖唱?你还有这功夫?我怎么从来没听你唱过歌?”我语含讥讽。
“谁说我不会唱,不过不用我唱,我可以弹吉他啊。“儿子对我的讥讽有些不屑一顾。
我欲言又止,唉,你的成绩啊……
由于五一放假调课,周六放假时,儿子没有回家。儿子打电话叫我送单反相机给他用用,他们班上要搞一些活动,要拍一些视频。当时我很犹豫,一方面怕他弄坏我的单反相机,另一方面怕他参加各种活动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学习。
“你可以像上次一样,叫你的同学用手机拍啊,然后再发给你,你再制作啊。上次不是弄得很好吗?”
“手机的相素太低,效果不好。”儿子分辩着。“而且,不同的人拍的,一是效果相差较大,二是视角不一致,思想表达有差异,再加上网络传输速度慢,我后期制作的难度更大……”
“还思想表达,故弄玄虚吧!”我在心里嘀咕着。
“哦,这样啊,你会不会用啊?那你什么时候要?”我有些不放心。
“你的相机我会用啊,清明节时我完全弄懂了的,至于录像,我摸索一下就会用的。你放心,我不会搞坏你的,你今天或明天帮我送来吧。”
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送呗。
清明节,全家去粤晖园玩。他突然对我的单反很感兴趣。
“老爸,今天把相机交给我吧,我好好学学。”
我愣愣地看着儿子,感觉有点诧异。我爱好摄影,曾经有段时间我想教教儿子摄影,教他取景,构图,叫他如何使用各种光线,但他似乎不感兴趣。我当时感觉一张热脸贴在他的冷屁股上,自讨没趣,我只好作罢。
“行,行,行……你今天好好拍,随你怎么拍……“我巴不得地把摄影包交给儿子。
儿子拿着相机,问了我一些相机的基本情况后,开始查看各种菜单,各种设置。然后开始试用各种功能,有好多我平时不太使用的,他问我,我也讲不太清楚,丢下一句,“你自己去摸索!”他似乎也明白了,这是我难得清静清闲的一天,于是,他不再问我,自己捣弄去了。他背着相机试用着各种参数与模式去追逐风景,我和妻子,陪着母亲,带着二宝走走停停,二宝蹒跚学步,讶讶学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鸟语花香,风清气爽……
晚上回到家,查看他的相片,佩服!特别是他会根据拍摄环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白平衡,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用色彩补偿,光线补偿,使景物的饱和度,色彩的还原度很好。后生可畏啊!
帮他充好电,下午4点左右,送到他学校。
在校门口,把儿子叫进车里,例行公事般的一问一答。
“数学,物理学得怎么样?”上次考试儿子物理数学考得很差,我很担心。
“还那样啊,我在不停地做错题集。”儿子语气很平静。
“电脑培训如何?”我尽量掩饰着自己的焦虑。
“还是那样啊。”
“高考方案定了,你要重视语数英三科,还有物理,这些科目会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的,……”我拉开架式准备开讲。
“我们老师讲过了。”儿子打断了我。
呵呵,是啊,我何必要费这心呢!
我似乎想知道更多的关于他信息,他似乎有些不耐烦我的啰嗦。
今天周一,中午时分。
“爸爸,我要你帮个忙?你能不能把相机的充电器帮我送过来?”儿子的电话。
“那相机的电池充满了电的,怎么还不够用吗?”我有些不解和茫然,充一次电可以续航很久的啊。
“我知道,但快用完了,我们明天还有很多内容要拍,还有几个宿舍的视频还没有拍。”
事已至此,不能半途而废吧,只好送吧。谁叫你是他老子?当老子的就是这个命。
于是,约好晚上七点到校门口等。
我在校门口等了几分钟,有些恼火,约好的又不守时,你要我等到什么时候啊?心里有些愤愤不平,他似乎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无偿地给他打工,而且还不能有情绪。正打算把充电器放到门卫室,发信息给他叫他晚修后再去拿。一回身,看见他正满脸青春文静优雅地站在北区校门口向我招手,我做了一个深呼吸,舒展了一下面部表情,假装着平静地走向校门口。
“辛苦你了,爸爸。”儿子带着浅浅的笑容。
“你们拍什么内容?”我尽量掩饰着刚才的恼怒。
“接下来父亲节母亲节了,我们要制作一个视频。”儿子的语气很平静。
“你不要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哦……”
“我知道的。”
“辛苦了,爸爸,谢谢你帮忙!”
什么时候儿子变得如此礼貌了?我有点一时适应不了,难道是因为父亲节母亲节快到了?
儿子转身进了教学楼。
我站在校门口有些意犹未尽。
儿女就是父母放飞的风筝。我想抓住这条线,但儿子似乎早已忘记了这根线的存在。从他读初中住校以来,为儿子的成长担心这担心那,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只是徒增烦恼而已。儿子有他的节奏,有他自己的运用轨道,他所在学校班级的氛围,学风,周围同学的人际关系,所交朋友的人品学识等,对他的影响和作用将慢慢地超过父母。所以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父母对儿女的影响的最佳时期是中学之前。
突然想起龙应台《目送》中的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对儿子的成长,我是喜忧参半。儿子的身上,有我的影子,而我却并非一个成功的人。人至中年,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出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缺憾与不足,并争取在儿子身上尽量避免。
由于时代环境和家庭出身的原因,学生时代我被紧紧地约束在狭窄的教科书内,各种兴趣爱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被窒息夭折了。回想起来,那时那境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我总感觉我生活得很局促很窘迫,不够舒展,这与儿时各种天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展开有关吧,与艺术领域里精神层面上没有深度的体验有关吧。
因此,我在儿子的教育上,我尽我所能让他在最好的求知岁月里,德智体美,只要有益于他的品学的,我会尽量支持满足他,让他的身心尽量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喜欢打篮球,我送他去夏令营,帮他买球鞋;他打羽毛球,乒乓球,我帮他买球拍;送他学吉他,后来他喜欢听歌,我帮他买碟,买耳机,买打碟机,他喜欢电脑,我帮他买电脑,送他学编程……
像这次,他要拍视频,要相机,我把我的专业单反相机给他。在他主动去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会综合运用他所学的很多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他的人际协调能力。这些都不是书本上可以学得到的。
但进入高中,儿子成绩灰不溜秋,又成了我的一大隐忧!想帮忙却又帮不了!
家有考生,这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