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酒量大?韩国人笑了!

周日无事,在家刷了遍《战狼2》,对电影不想再做评价,里面有个情节,倒是想拿出来说一下:冷锋和黑兄弟拼白酒,把黑兄弟喝吐了。这一方面面固然有剧情的一点点需要,加上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喝酒是最能体现男人味的。所以剧中还是安排了这个情节,还用了不少镜头,其实我觉得这个情节没啥必要。

另一方面,我觉得在编剧的潜意识里面,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等深厚底蕴下熏陶出来的酒民,那酒量不得杠杠滴?

其实,这真是想当然,中国人的酒量,在世界还真不咋滴。有图有真相(这是某个机构的研究结果,可惜的是我把数据来源忘记了)。

颜色越深,酒量越大,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酒量甚至还不如韩国人。不过,还是比《战狼2》剧中所在的国家要高,编剧也算歪打正着了。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制造高酒精度的蒸馏型白酒的时间是比较晚的。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谷部》云:“烧(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也有研究表明,中国蒸馏酒可能起源于唐朝。但不管怎么说,此前中国人喝的基本上都是低烈度的米酒。象武松醉打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其实都是米酒。正是因为度数低,要过瘾,喝的数量不免就多,再经文学作品们一渲染,什么“李白斗酒诗百篇”之类的,给人的印象就是中国人爱酒,中国人豪饮,跟着的印象自然就是酒量也惊人了。实际上豪饮和好酒量,在逻辑上是两回事啊。

如果按照酒精度来衡量,把中国历史上说的大部分“酒”字都换成“啤酒”,你立马就不会有那啥酒量冲天的感觉了。

从生理上看,中国人,实际上包括亚洲人,先天就不善于饮酒的人的比例非常高。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学名叫乙醇。我们先来看看酒精在人体中是怎样被消化的:

第一步,当血液流经肝脏时,那里的乙醇脱氢酶就会把血液中的乙醇氧化成乙醛。但是乙醛要比乙醇的毒性更大,不仅能对身体器官造成损伤,还能让人脸红和不舒服。大部分亚洲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的活性较强,他们喝酒时乙醇被快速地转化成乙醛。所以这些人一沾酒就脸红、不适。我们今后看到喝酒就上脸的人,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他的酒量非常小。(当然也会有人出来抬杠,举出例子说我认识的那某某某,一喝酒脸就像猪肝一样红,可不影响他喝一斤酒下去。实际上,此人只不过是常喝,身体对酒精的耐受性增强了,他的身体消化酒精的能力可是一点都没有变化。举个直观点但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那些吸食毒品的人,为什么会慢慢就从软性毒品变成烈性毒品,从吸食变为注射,就是身体的耐受性强了,原来的方式带来不了刺激了。)

第二步,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把新产生的乙醛氧化成乙酸,也就是醋的成分,它是无毒的。一旦乙醇变成乙酸,就不会再危害身体。乙醛脱氢酶主要有两种,一种在细胞质中,一种在线粒体中,后者的活性比前者强。

大部分白人都有这两种乙醛脱氢酶,但亚洲人中有约一半的人只有一种乙醛脱氢酶,即细胞质中活性较差的那种。不幸的是,这些亚洲人体内,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往往比较高。因此,他们喝酒时乙醇被迅速地氧化成乙醛,而乙醛却不能迅速地转化成乙酸。所以只要一喝酒,乙醛就迅速地在他们的体内积蓄下来,出现醉酒症状。

科学的进步,已经从基因层面帮我们给出了答案:整体而言,亚洲人(当然包括中国人)是最不会喝酒的人。

本文参考引用了方舟子先生的科普文章《 世上有解酒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的酒量大?韩国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