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的出现顺序,基本是先有姓后有氏,然后 名、字 等。
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许多早期的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如 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妊等。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称(可能是世袭的)。“氏以明贵贱,姓以别婚姻。”姓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避免近亲婚配的文明转变。
传说中国最早的姓是上古八大姓,分别有姬、姜、姒、嬴、妘、妫、姚、姞(或 妊)。传说伏羲氏(人名或部落名)姓风,黄帝的下属风后即姓风名后。
祝融氏(人名或部落名)的后裔,分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同姓的群体越来越大,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急需将大姓分而治之,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以明贵贱”,氏的出现说明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分家或分族。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来源众多,可能随着封邑、官职等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发展到后来,不可避免的,还有不同姓却同氏。“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姓名。今人追溯姓,即使借助族谱,也是一件麻烦事。而且古姓传到今天,后裔群体太庞大了,甚至不如“姓氏”更有辨识意义。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汉族姓氏,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有其代表人物。时至今日,不同姓氏已没有高、低、富、贵、贫、贱之分。
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的和稳定的,基本是与父亲一致。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其实就是合一后的“姓氏”,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氏的多种由来
在上古时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分家分出来的。考其由来,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别:
1、以封国、封地为氏。这是氏的肇始,也是最初 氏的主要来源。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氏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氏翁;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其后代氏邢。汉文帝追封葛婴的子孙为县侯,食邑是琅琊诸县,葛婴的后人于是以诸葛为氏。
据统计,以封地为氏的有近200个。一些复氏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已消失。
特别要指出的是,若因此改氏,往往是从后辈开始改,而且往往是后辈的旁支改氏,嫡系不改。最初氏是身份的象征,平民(地位高于奴隶)有姓无氏,甚至姓都没有(杜撰的有)。不改氏是宗家的特权,更是身份的象征。试想一下,在一个大名鼎鼎的望族中,渐渐发展得人太多了,是被迫改氏的人更尊贵,还是不必改氏、继续享有望族红利的人更尊贵?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谁家祖先没阔过(真没阔过?不会攀一个阔的祖先啊?),于是乎各种氏都来了。
2、以出生地或居住地为氏。传说上古时代黄帝(应是部落首领的世袭称号,类似炎帝)居于轩辕之丘,其部分后人以轩辕为氏。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氏。(你说当时姜姓吕氏和姜姓东郭氏谁更尊贵,尊贵能住外城?)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氏。这类氏中,复氏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3、以部落名或部落图腾为氏。传说黄帝来自有熊氏部落,部落图腾是熊,得氏“有熊”。黄帝的母亲有蟜氏(注:蟜,音jiǎo,古书上提到的一种虫)。上古部落有扈氏、有穷氏等。有穷氏后羿,氏有穷,后(“王”之意)是爵位,名羿。帝尧之时,十日凌空,羿射落其九。射日的羿是帝尧的臣子,不能冠称“后”,“后羿射日”的说法是极其荒谬的。至于说『先有射日之羿,故称夏朝窃国的羿为后羿』同样贻笑大方,夏朝宗室后裔还以“夏后”为氏呢!不能用今之“后”强解古之“后”。上古时这种复氏很多,夏朝宗室后裔 氏“夏后”而不是“夏”。
4、以古国名为氏。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其后裔以汪为氏;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裔氏阮。
5、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6、先秦典籍称各诸侯国宗室后裔为“公子**”、“公孙**”,其后裔以之为氏。二者显然“公子**”更尊贵,可能有继承权。类似的有“王子**”、“王孙**”,这是对周王室后裔的称呼,如王孙满;还有僭越的“楚王室”等,如申包胥又称王孙包胥。
7、以官职、爵位或部分为氏。古代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五官,即:司徒(户部)、司马(兵部)、司空(工部)、司士(吏部)、司寇(刑部),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祝融也是上古的官职,同火正。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礼记·王制》中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以官位爵号为氏,有皇氏、王氏、公氏、霸氏、侯氏、庶长氏、不更氏、公乘氏、公士氏等九氏,有爵位的后裔皆可获得氏,因此其后又分衍出了王叔氏、王子氏、王孙氏、公子氏、公孙氏、士孙氏、贾孙氏、古孙氏这八氏。
8、天子赐氏,或以谥号为氏。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代氏痛;周惠王死后追为惠王,他的后代氏惠。明成祖朱棣赐太监马三保氏“郑”,后来他改名为郑和。
9、以祖辈英杰的名、字或部分为氏。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 氏游。此类的氏 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氏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氏林。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10、因神话传说得氏。传说舜时有个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其子孙便以龙为氏;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也有 氏青鸟的。
11、因避讳、避祸或某种原因改氏。比如智宣子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果劝阻无效后,智果改氏辅,远离智氏(后来智氏几乎被灭族)。战国时代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来氏田,齐国被秦国灭了,其子孙改氏法。汉明帝讳“庄”字,凡 氏庄的都改氏严。
12、以宗族分家排行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嫡长子曰伯,庶长子曰孟),老二曰仲,老三到次末曰叔,最末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大宗族中的长房、二房等。鲁庄公之弟庆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氏孟(孙)。
汉高祖刘邦将田齐王族分为八支迁离原籍,其后裔以第次(“第一”至“第八”)为氏。第五氏今尚存。
13、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4、复氏截取其部分。如王孙氏析出王氏和孙氏;第五氏(田齐的后裔,妫姓)析出第氏、五氏、伍氏;端木氏析出端氏、木氏;方雷氏析出方氏、雷氏,等等。
15、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融合,有些氏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或部分。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氏单于。还有慕容、完颜、耶律等。
可见,姓、氏就是一种符号,并不像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对男子的标准称呼顺序为 氏+字+名,典型如 百里孟明视。(估计当时你问一个男子姓什么就像现在“查户口”一样讨厌了。)女子称姓,冠 名 或 丈夫的一个字(名字或谥号)或娘家姐妹排行 以示区别,典型如宣姜(初嫁卫宣公)、孟姜(春秋时齐国宗室姓姜,故称 齐君之长女为孟姜。女子是不分嫡出、庶出的,参考《红楼梦》)。妲己 姓己名妲,虽然来自有苏氏,不称苏妲己。
据说孔子删定《春秋》时,经常把复名改成单名。公羊高为《春秋》作传,解释说复名“非礼”。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重提复名“非礼”,强制罪犯改为复名。此后长时间贵族用单名+复字,寒门则不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