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THE BIG PICTURE:On the Origins of Life, Meaning, and the Universe Itself
内容简介:
作者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哲学的丝线编织成一张宇宙大图景,让我们尝试一起思考世界的本质。
关于世界的运作方式,还有很多地方我们仍不了解,但我们有着绝佳的理由去认为核心理论在它的适用范围中就是自然的正确描述。
从无知无觉的宏大宇宙看来,我们个人有很大的意义吗?我们需要正视这个问题,通过思考去理解,我们对意义的追求应该符合现实最深层面的本性。
本书好评不断,跻身Brain Picking的“2016年最优秀科学读物”列表、登上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科学星期五》的“2016年最优秀科学读物”列表。
本书探索了我们宇宙的历史,包括宇宙运转和进化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当前理解的整体图景,并尝试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那些构成我们的物质,包括粒子、力和量子现象的领域,它们构成了我们感知和思考的系统的方式。同时,作者带我们思考这个世界的本质,在一个没有终极意义的宇宙中,应该如何构建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的教授,从事场论、引力、宇宙学、量子力学等研究。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不仅是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作家和颇有名望的物理学博客博主、刘易斯•托马斯科学写作奖得主。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把现代科学梳理了一遍,思路很清晰
# 这本书适合随便抓起来读两页,然后陷入大段大段的浮想联翩。如果说泰格马克的《穿越平行宇宙》是《权力的游戏》,那么卡罗尔的这本大书就是《生活大爆炸》,随便打开看哪是哪,都会让人愉悦,让人喜欢上聪明鬼的可爱与幽默。
# 文采飞扬 如此宏大主题信手拈来 从量子引力一路上至意识,道德……深奥又简洁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 书中的“洞见”里,最喜欢埃弗里特对量子力学中“薛定谔的猫”的解释:波函数不仅描述了你将要观察的系统,它也描述了你本人!当你对某个粒子的自旋状态进行测量,它的波函数并没有坍缩为某种特定的可能性,而是平稳地演化进入了一个纠缠的叠加态——它的一部分是“粒子带顺时针自旋”以及“你看见了粒子顺时针自旋”,而另一部分则是“粒子带逆时针自旋”以及“你看见了粒子逆时针自旋”。
贰:
刘慈欣在他的小说《排险者》中,提出了一个判断文明是否开始对宇宙大统一理论探寻产生兴趣的标准:当这个文明的第一个个体开始仰望星空时。可以武断地说,每一个人心中都向往着大图景,渴望对于世界的本质性规律得到理解;然而,“正确”、严谨地谈论“大图景”而并非流于空谈与玄想,却并非十分容易。
本书的开头,作者就谈到了一次交通事故的生死之间极限经历给他带来的感悟: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和科学世界观下的宇宙相比个体是多么地渺小。严格来说,到此并未超出一般的人生感悟。然而之后作者给了我一个惊喜。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分别是“宇宙”、“理解”、“本质”、“复杂”、“思考”、“关怀”。作者是用一种相当符合哲学上“问题域”的行文逻辑展开他的论述。第一章处理的是本体论和语言层面的问题,即宇宙究竟为何,而我们又应该如何描述它(两种描述中的差异)。第二章处理的是认识论的问题,探讨人们如何理解第一章确立的“宇宙这一对象”,而这种理解又具有怎样不同的层次。第三章关心本质与自然基本规律,而四、五两章则借助复杂性的概念探讨现有的对生命、意识的认识。最后一章,作者聚焦价值与关怀,提出了价值观由人类建构而非科学方法来建构的命题。
惊喜在于,这本书所涉及的讨论都具有深厚的哲学和思想史的学理基础:如第一章涉及科学哲学中对于日常语境和科学语境之间关系的讨论,第三章涉及思想史上对于科学与形而上学关系的研究,对于生命、意识的介绍更是涉及最为棘手的意向性问题。作者并非一位专业哲学或历史研究者,而对这些领域的学术进展和论争焦点都有所体察,实乃不易!
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作者在宇宙一章中提出的:诗性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指宣称只有一个自然世界;我们探索宇宙运转和演化的方式,它们将我们指引到了这个方向。“诗性”提醒我们,探讨世界的方法并非唯一。我们觉得“原因”和“理由”之类的词语用起来非常自然,但这些概念并不是自然最深层次运作方式的一部分。更合适的说法是,它们是一种“涌现”现象,是我们日常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一基础上,作者还特别注意对世界的不同描述。他指出:
一、有许多描述世界的不同方法,如日常经验和科学所描绘的世界图景;
二、所有好的描述方法都应该互相保持一致,也应该与世界本身一致;
三、我们的目的决定了此刻最好的描述方法。
他列举了三种对世界的描述:本质的描述;涌现的、有效的描述;价值观的描述。正是站在这种对描述方式的宽容立场上,他能够开启后文的叙述。
总之,本书具有学术著作之思想性而无其艰涩,具通俗读物之平实而又避免其浅薄,是一本既可满足人们好奇,又可从中获取“干货”的佳作。
叁:
这本书包罗万象,我感觉作者希望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所知(有关自然和宇宙的部分)和思考(有关道德的部分)全写在这本书里,这本书很温暖,好像作者就在我面前一样。
我想只有真诚的写作,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无论你写的是有关毫不关心我们的宇宙和它的粒子,还是我们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追寻。
以前的书评经常说,如果我早一点读这本书...这本书也一样,对于贝叶斯主义,信念星球等等概念,再一次将自然主义的烙印深深刻在我的灵魂深处。这本书里洋洋洒洒写了很多概念,可能是我的知识大厦不够高,总觉得有点零碎,但并不反感,毕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来也说不上系统,我们诗意地活着,诗意地探索,也诗意地写作,作者慷慨地将自己的大脑呈现给我,毫无保留,但我想他最想说的就是“现实的涌现”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也解答了我对自由意志思考时对自己的发问——如果人的基础就是没有感情的粒子,反应和意识是演化的结果,那人的善行和恶行都不必去奖赏或惩罚了,人不需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义务和责任。作者给了我解答——当我们谈论核心理论,对我们有用的概念不能混用于当我们谈论意识和道德,因为概念是对现实的描述,不同层级的现实,不能混用。我们当然有自由意志,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源于我们涌现的意识而非基本粒子,水虽然是H2O,但并不妨碍海浪和流体学的方程式。而且还告诉我,这一回答会根据最新的对自然的探索和发现改变,但不要紧,科学虽然前进,但在适用范围的已知并不是白费,我们随时保持怀疑的精神,但没有理由陷入怀疑主义。
我是个文科生,但我首先是个拥有理性,拥有自由意志,会学习,会思考的人类,我觉得以理科文科将人类的认知分开来是非常愚蠢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对这本书,我对人文方面的理解要好于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本书在写生命的起源时,我的知识大厦只构建到绿色植物和阳光发生光合作用,虽然作者认认真真描写了“生命不过是电子在寻找安息之处”,我感觉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实在和附录中对核心理论的方程的理解一样模糊(但我对它们置于很高的置信度)。
就像前面说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零碎,确实诗意,很像散文一样。因此我记了五章笔记之后,觉得再记意义不大。在看了译后记,更觉得连书评都不需要写,译者已经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我强烈推荐先读译后记再读这本书)。我很感激译者能翻译这本书(并且翻译得这么好),并从我关注的科普作家获知有这么一本温暖的自然主义著作。我读的这些书,都变成我灵魂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我,在我困苦,迷茫,不知所措,被人误解和欺凌时,作为我背后的力量,支撑我,给予我灵魂养分,稳定我的精神,让我真正能做到,在保持怀疑精神持续进步的同时,又坚信科学,人性,自由意志和道德,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肆:
现代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活改善,但是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以前,人们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现在都不存在了。比如,以前人们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或者至少人类的行为在宇宙层面上会有意义。西方有上帝根据自己的面容创造亚当的说法,而中国则有天人合一的理论。但是,现代的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微如尘埃,即使宇宙有知,估计也不会在乎人类到底做了些什么事的。
更让人们感到幻灭的还不是人类本身的地位下降,而是在于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到底知道了些什么。以前,宗教或者哲学经典告诉我们,它们书上面写的每一句话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这个“颠扑不破”本来就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从科学思维角度出发,人类所有的理论实际上都是人类根据观察对宇宙的一种解释。或者说仅仅是一种假设而已。当然,既然它们已经奉为理论,那么这些假设应该还是得到了某些观察的支持。根据这些假设,科学家做出了一些预测,然后通过实验发现结果与预测一致。这种通过观察提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提出预测,然后根据实验证实预测,从而将假设上升到了理论层面。这个就是现代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确实理解了不少有关我们这个宇宙的东西。但是正如科学方法本身限定的,所有这些理论实际上并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它们只是在目前观测范围内有效的理论。而如果未来有新的实验证明了这些理论不适用,那么它们在新的观测范围内就不适用了。这实际上在科学发展史中屡见不鲜。比如牛顿力学在低速条件下使用,但是一旦速度接近光速,就进入了“时间变长空间缩短”的相对论的适用范围了。所以,科学摧毁了“绝对真理”的根基。从科学被人广泛接受那天起,我们就突然发现了我们对宇宙的思考就突然没有了坚实的可以确信一定正确的基础了。
因此,人类就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确认自己知道什么东西吗?或者说这个宇宙是可知的吗?甚至宇宙本身是实际存在的吗?其次,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吗?还是只是一种随机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已。《大图景》是美国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的著作。本书的主旨就是试图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来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卡罗尔在本书中采用了一种所谓的“诗性自然主义”的哲学观点。这个观点的基本点在于,它认为对宇宙可以有不同的描述方式。只要这些方式没有矛盾,那么它们可以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需要非此即彼。这应该怎么理解呢?我们首先得回到传统得自然主义的哲学观上面。
从传统的自然主义角度认识世界,一般会认为宇宙是遵守某种自然规律来运行的。自然规律本身我们虽然不太可能完全认识清楚,但是通过上面讲的基于观察和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方法,我们至少可以认识适用特定范围的自然规律。因此宇宙必然是在一定范围内可知的。而且目前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自然规律必然大部分已经被了解了。另外,即使很多自然规律我们虽然不认识,但是我们可以有信心认为这些规律必然存在。比如,我们不清楚黑洞里面发生了什么,那是因为目前我们没有掌握黑洞内部(更确切的说是黑洞中心的奇点附近)的自然规律。然而,我们知道肯定有相应的自然规律可以描述黑洞内部的情况,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所以,我们也可以有信心认为宇宙确实是存在的。
由于宇宙是有不同层次的(比如微观粒子,分子,星球,星系等等),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涌现”。我们可以来这么理解这个概念。在很多情况下,高层次中可以出现低层次下不具备的现象。这种情况称为“涌现”。比如,在基本粒子,原子,乃至细胞的层次,是不存在意识的。然而数亿个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在生物个体的层次上产生意识。所以意识就是一种涌现的现象,只能在比较高的层次下出现。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不同的层次应该有相应的适用的理论。当然,从根本上讲,描述低层次的理论应该可以涵盖描述高层次的理论。
上述的讨论并没有给我们的世界或者人类的存在赋予任何“意义”或者“目的”。因为没有一条自然规律规定了什么叫做“意义”或者“目的”。因此,传统的自然主义观点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认识世界的方法,告诉我们不同层次会有不同现象和描述它们的方法,但是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冷冰冰的世界观。而卡罗尔以“诗性自然主义”作为立足点,给冷冰冰的自然主义加上了“诗性”的成分。他的观点认为那些“意义”,“目的”实际上也是高层次上涌现出来的现象。因此虽然在描述物理世界甚至生物世界的理论是没有“意义”和“目的”的,但是描述社会学的理论是有“意义”和“目的”的。由于社会学是比物理和生物更高的层次,因此这些不同的理论对世界的描述实际上同样正确,这不过它们只是在各自的层次正确而已。
《大图景》一书试图利用“涌现”的概念来调和科学与人文主义思维之间的矛盾。对于目前陷入迷茫的人类而言,不啻为一种非常有趣的尝试。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本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