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3

一个自由散漫孩子的日常是这样的:


喊他做点事情磨磨蹭蹭,经常像听不见你的话一般;

多说几句还会不耐烦,非常懒散、难以专注地做完一件事......

从孩子做事的态度中可以看到他的不认真、没耐心、沉不住气。

这样的孩子在现实中不在少数。

面对这样的小孩,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自觉点、再自觉地。

遗憾的是,人生中,自控能力最差的时期,就是童年。

尤其是来自外界的约束失效时,孩子自由散漫的天性无疑会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想让孩子告别散漫,拥有自觉性,下面这三件事,父母需重视。

自觉性的培养

从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开始

很多小孩在学习和生活中,之所以表现得非常被动,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嘲讽和打击。

比如孩子上学磨蹭,大人每天跟在后面死命地催,越催他反而越慢。

一开始可能是因为孩子本身节奏就慢,但是在后期,父母的催促给了他们太多负面的感受,孩子就失去了自觉的动力。

辅导孩子学习也是,有的父母会发现,你吼得越大声,孩子越是表现得木讷。

因为这样的孩子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成就感,甚至开始厌学。

其实,想让孩子坚持什么事情,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认同这件事。

同时要帮助孩子建立做这件事的自信和兴趣,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孩子自觉性的培养,要从自我价值的认可开始。

多给孩子信任和鼓励,帮助孩子收获成就感,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就不怕他不自觉。

做了父母之后,大家几乎都逃不过为孩子忙里忙外的宿命,忙着忙着,就不自觉地把孩子身上的责任揽了过来。

很多孩子散漫、磨蹭,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是自己的责任。

当他什么事情都被安排好了,自觉的能力就消失了。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

“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


就像上学这件事,家长能做的是准备早餐,送他去学校,中途适时提醒,给予引导和帮助。

你把你该做的做完,剩下的责任,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起来,因为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如果事事都由大人去掌舵,孩子就能心安理得地等着被安排。

想让孩子做事自觉点,父母和孩子之间就要建立起清晰的界限感,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

不然,无孔不入的“照顾”,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和惰性。

其次,父母要克制自己的懒散去陪伴孩子。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用心的陪伴。

学习上的自觉性,早期要父母耐心地辅导,把习惯打好;

生活上的自觉性,更是要能忍受孩子一开始“什么都做不好”的麻烦,一步一步培养他的独立性。

不然,大人的懒散会直接影响孩子,比如想让孩子远离手机,自己却放不下手机;

想让孩子多看看书,自己不翻一回书;

想让孩子多运动,自己爱宅在家里......

看到这样散漫的父母,孩子会怎么想呢?

如果父母无法管住自己,更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觉。

养出一个自觉的孩子,父母要在早期和孩子一起经历诸多限制。

改变孩子最大的一股力量,不是靠说教,而是父母的实际行动,陪着孩子一起进步,更容易教育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