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传播》——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

如果选择了错误的传播方法,最终走向的是目标的反面。

许多人都信奉一个原则:先有实力再进行传播。可是人类的出生,证明了这种“实力派”的宣言不过是一种短见薄识。在婴儿期,没有一个人是实力派,都是无力派,但照样传播。

最伟大的传播不是当代传播,而是跨代传播!

一定不能忽视这些历经时代洗礼的传播文本,其中埋伏了几乎所有的传播密码。研究它们,才能找到真正的传播谱系,

弱传播假说认为:舆论的世界是一个弱传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舆竞天择,弱者生存。

弱传播理论一言以蔽之:舆竞天择,弱者生存

对于任何事物,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如果你说不清楚,证明还没想清楚。

关注开始,舆论产生;关注持续,舆论进行;关注变化,舆论运动;关注消失,舆论终结。舆论始于关注,终于关注。

舆论是关注的表达与聚集,

陈水扁把自己打扮成弱者,在舆论的帮助下,轻轻地将自己吹成“台湾之子”的氢气球,借助人民的浮力,“飘”上其欺世盗名的政治巅峰。

这就是弱者的力量!这就是弱传播的厉害!

强者在媒介资源上占据优势,其居高临下的地位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但在争取认同时,强者永远是少数派,弱者在认同上有着巨大的人口优势。一切不能满足弱者(包括迎合、欺骗弱者)的舆论,一定不能得到比较多数的认同。

镰刀斧头图案堪称 20世纪最具传播效果的设计。镰刀与斧头是劳动者日常的生产工具,也是普通人熟悉的生活用品。将它们重新进行摆放,赋予了这个组合全新的名称和视角,让它们从生产工具变成了政治传播的符号。任何图案都不如镰刀斧头这样的组合能如此清晰地刺激劳动人民的身份认同。而中国工农红军的命名比北伐军、国民革命军这样的命名更接地气,更凸显阶级属性,更容易争取底层认同。试想一想,假如中国工农红军这个名称去掉“工农”二字,还会有这个效果吗?“工农”这个称呼、“镰刀斧头”这个图案最浅显易懂地告诉人们,这支军队来源于谁、属于谁和为了谁。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弱传播的最高境界不是强者给弱者送礼物,而是弱者主动给强者送礼物。靠赠送、优惠、打折、发红包不可能培养真正的粉丝。

舆论的弱原理值得运用,那就是想方设法与弱者创造连接。

中国的国际传播要学会弱传播,要尽可能扮演弱者的形象。

让人狠心起来的方式,除了把对方妖魔化,还有就是把对方群体化。“舆论群体化”是“反情感传播”的一个工具。你要无视一个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群体化。

道理总在背后,情感常在表层。

道理是强者的工具,情感是弱者的武器

强者普遍爱讲道理,反过来说,爱讲道理的群体,在现实世界里基本上也是强势群体。

理解.转发情感类,而不是道理

游行示威中,引起千百人共鸣的一定不是讲道理,而是情绪性的呼喊口号。

道理可以说服认同,但情感才能达到共鸣。

极端的情绪也不怕反对,反而怕的是没人反对。因为一旦有人反对,便会引发争议,就可以夺得更多的关注。

民众天生不太乐意听强者讲道理。

况且讲道理往往是讲常识,常识是不容易成为舆论的。

所有的强者都应该学会“沉默的道理”

人类太多的悲剧,并不是在你死我活的核心地带上的分歧,而是在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产生误解,造成对立,最后掀起轩然大波。

所有成就大业者,都善于讲好一个故事。

道理的传播不如情感的传播,讲道理不如讲情感。道理是强者的工具,情感是弱者的武器。

故事是传播之王,讲故事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传播能力。

舆论世界在争夺关注时强者占优势,在争取认同时弱者占优势,

人的本性中最可以鼓励我们的一点,是他在好榜样的面前,能够受到感动。

在互联网所有的表达中,表情包是最直接、最省事、最普遍表达人们情绪的载体。

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没有必要天天说。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第一,故事传播。

在这个世界最好的传播方式就是故事传播,而最有传播能力的人往往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第二,仪式化传播。宗教的传播,一靠故事,二靠仪式。

第三,节庆传播。

第四,借敌传播。

第五,缺陷传播。

第六,次主流传播。

产品要有叛逆元素

换说法可以是创新

有人只给五块,他就只画半只。齐白石的半只虾就是小小的叛逆。

一个好的故事文本必须有动作,要善于把名词变成动词。

排比句可能气势很大,也更有冲击力,但恰恰最影响传播。

一个好的故事文本,不能放纵自己的堆积癖与罗列癖。

男人没有女人就没有乐趣,有了女人就没有生趣。

舆论的轻规则告诉我们:轻的东西最好传播。

女性对世界重要性的判断,往往和现实世界相反,却和舆论世界相一致。

舆论最重要的目的是争取朋友而不是打击敌人!

只有和生命体验相连接的东西才最容易传播。

一个舆论事件包含着越多议题的可能性,其舆论的传播能力就可能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舆论事件的名字跟关注的对象有关,但不等于关注对象本身,不同的命名导致的传播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舆论的第一战就在舆论的命名处打响。

好事情命名放大系统,坏消息命名缩小系统——这是舆论空间命名法对当事人理性优化原则最直接的启示。

判断一个事件性议题能否持续长久,关键是看它能不能成功地转化为话题性议题。

舆论战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的主场作战。

所有的推广传播都要自问一句:我是在盖山,还是在盖楼?

信息可以传播,但决定信息传播能力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外的东西。

新媒体的标题则尽可能不要出现单位名称或者产品品牌,一是会限制人们去打开的好奇心,二是会误认为这是广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弱传播》——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