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 - 草稿

    三八妇女节来临,为了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我们年级组设计了特别的家庭作业:

        一、体验生活:晚上回家给妈妈做家务,刷锅洗碗、拖地、擦桌子、整理房间…给奶奶和妈妈洗脚,捶背,洗头,梳头……只要是你想到的,力所能及的都可以做,体验家长的辛劳。拍成视频上传到班级平台“晓黑板”里。

        二、口语表达:勇敢的向妈妈(奶奶,姥姥)表达自己的爱。说出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并且祝福长辈节日快乐!

      三、训练写作:把你做的、想的、说的写成日记,让老师看看你的表现,作为送给老师的节日礼物。

      晚上我打开“晓黑板”看孩子们上传的视频,突然看到我们班的小博家长发来视频,我非常好奇,因为小博是班级最不爱说话的同学。这一年半多,每天几乎不说一句话,也不和同学玩耍,下课也是独自坐在凳子上,有时补写上课没写完的作业,有时默不作声地看别的孩子玩。我急忙打开来看,只见一个人端着一盆水,顶着门帘慢慢地走进来,逐渐露出脸盆和头,是小博!妈妈戴着帽子,穿一身睡衣慢慢地从床上挪到床边(因为他妈妈生病刚住院回来)。男孩扭头甜甜地笑着说:“别拍,别拍,我还没准备好!”视频突然中断了。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看到他的第一个笑容,那种自由,轻松,天真烂漫的笑让我激动不已。说那句话的声音也是异常的甜蜜,带着孩童的奶声奶气,带着一点调皮。一会儿又有一段视频传过来,视频中小博蹲在地上认真地给妈妈搓脚,擦脚,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小博也从未抬头。这又恢复在校时那个让我感觉有点自闭的男孩。我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我在思考孩子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让我判若两人呢?让我想起了假期读的《班主任工作的30个典型案例》中的一篇——《从不进教室的女孩》,案例中提到:1.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老师就像爸爸妈妈同学,就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一家人。这样做会使渴望爱的孩子有归宿感。

2.通过必要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老师的爱,让低年级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抚,像妈妈一样,从而抛开畏惧,卸下防备,愿意亲近,渴望交流。

3.娇纵孩子特殊对待,专门为这些孩子设计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培养方案,并做跟踪记录,利用激励和代币制的方法,鼓励孩子勇于说话,敢于与人交流,循序渐进的实践,乐于表达的目的。

4.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用科学的人性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和策略,逐步扭转孩子的心态,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让孩子勇敢、自信、向上。

      为了打开孩子的“心锁”,我立即尝试着给孩子的第一段视频下面发了一条语音评论:“小博,你真棒,给生病的妈妈洗脚,这一定是妈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你的笑容很美,声音非常好听,我喜欢这样的你!你的笑容和美妙的声音也是老师今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教育需要抓住契机,但决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因此,我密切关注孩子第二天的表现,第二天我第一个找到他的日记本拿来批阅,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虽然够不上优秀,但对于一个学困生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我知道这篇日记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辅导完成的,但字迹工整是不是我评论的功劳呢?我接着又在全班展示了小博的日记,表扬了他。最近我天天观察孩子的表现,他逐渐和小组同学交流,我私下和组长交流,商定一起帮助他。现在他的作业比以前有明显提高了,下课也逐渐走出了教室,偶尔也能看到他的笑脸了。

        教育就是是唤醒,“唤”需要手段,需要智慧;“醒”需要等待,让我们一起精心浇灌这朵羞答答的玫瑰,等待他静悄悄的花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待花开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