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化顺应平衡谈起

Day 86

今天进行了第五次网络授课,又是烧脑的一课。

本次授课原定由郝老师的理论,和周娟老师的实践构成,但随着理论阐释深入,只讲完了理论。郝老师今晚的理论讲授,聚焦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而这两个学者的观点,也是新网师认知结构的基石。

在提及皮亚杰时,同化,顺应,平衡是三个核心概念。在皮亚杰看来,人的发展本质是一种适应,而适应本质上是一种平衡的达成。当皮亚杰在谈同化时,他指的是把外界元素融合成自己正在或者已经形成的结构中。而顺应,则是同化的图式受到外在元素影响,而得以改变。无论是同化还是顺应,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适应。

这部分概念的阐释的确比较深奥,郝老师举了婴儿抓握的例子,但我想对于教学中的学生也是如此。

我们的教学行为,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就是给学生提供建构的支架和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经历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当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相融合时,并纳入原有知识的结构中时,同化就发生了,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正向迁移。比如在英语学习时,学习了一般现在时,再学习一般将来时,就是把新时态知识整合到英语时态的框架中(虽然可能并不丰富),虽然其中有一些差异,但并没有重大的冲突和差异。而顺应则要复杂一些,同化无法发生时,学生自身就要受到元素影响,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新平衡,这也反映在中英语言文化中的差异,中文没有时态概念,而英语对于时态的区分十分的精细,因此学生不得不建构起全新的时态概念,才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部分核心知识。

以上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但是皮亚杰的观点,也的确会启发我们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调整。既然教育是一种建构,那么我们有责任去挖掘儿童内部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内驱力。但这显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既要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更需要制造认知冲突,来迫使学生达到新的平衡。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提问,找到交集点。但往往我们的课堂上充斥着一些伪问题,小问题,零散的问题,而真正能够制造出认知冲突的问题并不多。

忽然回想起上学期《静悄悄的革命》中,学习的陈静静博士的课例,她所提的大问题,让我至今感到非常震撼。对照自己,能够提出什么样的大问题?能否制造出认知冲突?我能够用什么方式来激发学生经历同化、顺应,从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上的平衡?

这样反问和追思也许没有答案,但它鞭打着我不断躬身反思,时时回顾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学习是否发生?而我自己在这样的过程中,在啃读的过程中,不也恰恰经历着同化,顺应和平衡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同化顺应平衡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