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先贤传·东汉末荆州将领蔡瑁

蔡瑁:东汉末荆州将领

蔡瑁

        蔡瑁(?—?),字德珪,襄阳蔡洲(今湖北襄阳市襄城东津老营)人,东汉末荆州将领。刘表为荆州刺史时,江南宗贼兴盛,蔡瑁协助刘表平定荆州。蔡瑁仕于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诸郡太守。刘表获朝廷赐封镇南将军后,任命蔡瑁担任镇南将军军师。蔡瑁以军师之职,与蒯良、蒯越一起,辅佐刘表收回了零陵、桂阳诸郡。刘表病亡后,蔡瑁拥立刘琮继位。公元208年曹操挥军入荆州,蔡瑁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曹。尔后蔡瑁仕于曹操麾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汉阳亭侯。

        蔡瑁出身于荆州豪族。其父蔡讽是荆州南郡大士。据《襄阳耆旧记》记载:汉末,诸蔡最盛。蔡瑁的姑母,是太尉张温的妻子;蔡瑁的大姐,嫁给了沔阳名士、诸葛亮岳父黄承彦;蔡瑁的二姐,则是荆州牧刘表的继室。蔡瑁跟郿相蔡瓒(字茂珪)、巴郡太守蔡琰(字文珪),都是同堂生活的兄弟。蔡瑁的儿子尤其富有,是地方上的宗族豪强。蔡瑁家在蔡洲,屋宇特别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家里婢妾几百人,别墅田产有五十多处。                                             

蔡瑁征战图

        蔡瑁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他的知名度高主要不是因为出身如此豪族,也不是地位有多么显赫,而是因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炒作”。而在三国演义里,蔡瑁却是一个卖主求荣、邀功献媚的小人形象。在小说里,战孙损兵折将;题反诗陷害刘备,逼得人家马跃檀溪;干涉刘表废立,阻止刘琦见父;乃至将荆州拱手献给曹操。总之,从他出场,就没有干一件有德行的事。三国演义里的蔡瑁这个人物形象,令人反感,甚至曹操都厌恶他。

        其实,这只是历史演义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迎合某种主题和故事情节,往往对某些历史人物所作的篡改或扭曲而已。三国演义中的蔡瑁,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被篡改或扭曲了的历史人物。

        比如,将荆州拱手献给曹操,被打上“卖主求荣”标签的这件事,就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可以探讨。因为,在当时,不仅曹操代表了正统,而且曹操还是蔡瑁少年时就交情要好的老朋友。蔡瑁和曹操的交情,《襄阳耆旧记》就有记载。曹操夺取荆州后到襄阳,亲访蔡瑁,入其私室,呼见其妻子。曹操对蔡瑁说了这样一句话:“德珪,记得我俩过去共同去见梁孟星,而梁孟星拒绝见我们吗?听说他现在也在这里,他有什么脸面见你呢?”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蔡瑁与曹操,不仅交往早,而且关系还不一般。

       

蔡瑁见曹操

        曹操的话还告诉了我们一件事,他们早年一起去拜谒过一个人:梁孟星。梁孟星是谁?据考,梁孟星应写作梁孟皇,是“丿”的位置不同而误写了。梁孟皇名梁鹄,他当时担任选部尚书,职责是选任分配两千石以下的官员。曹操和蔡瑁曾一起去求见,曹操想要做洛阳令,但被梁鹄拒绝了。所以曹操对当年的被拒绝一直没忘。

        还有一个问题是,蔡瑁是襄阳蔡洲人,曹操是沛国谯县人,他们俩是怎么有交集而成为老朋友的呢?这要从曹操的爷爷曹腾说起。

        曹腾是个宦官,曾为朝廷推举过几个颇有能力的大臣,其中有一个人叫张温。这个张温,就是前面提到了的“太尉张温”,是南阳穰县人。他“少有名誉,累登公卿”,董卓、孙坚都曾是他的部下。张温因曹腾举荐而入京,后官至九卿,官越做越大,自然感念曹家的知遇之恩,因而张、曹两家关系颇为亲密。而张温是蔡瑁的亲姑父,作为内侄的蔡瑁,时常从襄阳到京师看望姑父姑母,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有了这样的背景,蔡瑁与曹操相识就有了条件。《襄阳耆旧记》说“少为魏武所亲”,自然是据实记载。

        以上所述,是想说,蔡瑁迫刘琮献荆州于曹操,贴个“卖主求荣”的标签自然简单,但其真实原因,不一定就是人们所鄙夷的那样。也许,除了个人情感因素,对天下大势、朝纲伦理的认知,也是一个考量的因素吧。

        再如被指“干涉刘表废立”,也可持平而论。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都是刘表与前妻所生。刘表初以长子刘琦的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并打算让刘琦做他的继承人。但后来次子刘琮娶了蔡夫人的侄女为妻,因此蔡夫人爱刘琮而恶刘琦,就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刘表因宠爱后妻,对蔡夫人的话很听得进,所以动了“废立”之念。这就是说,产生“废立”问题,不是蔡瑁干涉的结果。再说,蔡瑁本来就与刘琮关系好,刘琮又是自己的侄女婿,而且是自己的姐姐力促“废立”事,怎么好要求蔡瑁挺身而出来“反干涉”呢?即使反过来干涉“废立”事,恐怕不仅无效,也不合乎礼法吧。

蔡瑁欲借“反诗”赶走刘备

        至于蔡瑁“题反诗陷害刘备”,那不但不是人品问题,表现的更是一种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因为,刘备荆州依刘表,蔡瑁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决然不会甘于久居人下。但刘表不听,蔡瑁就想杀掉刘备,但几次不成。在这种情况下,蔡瑁心生一计,在墙上题下反诗栽赃刘备:“数年徒受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事实上,后来刘备的作为,印证了蔡瑁的担忧。就是这种忠心为主之举,却被扣上了小人的帽子,真是到哪里去说理!

        也许正是由于《三国演义》的作者,对蔡瑁作了先入为主的人物设定,所以对蔡瑁采取了贬抑的态度。在《三国演义》中,蔡瑁嫉贤妒能,自私自利,卖主求荣。最后因周瑜的反间计,蔡瑁被曹操令武士推出去斩首。为此,作者还特意为蔡瑁作了一首诗:“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

        在作者的笔下,蔡瑁就像一个小丑,被他“投奔”的老朋友斩首了,下场可耻可悲。其实,真实的历史是,曹操不但没有杀蔡瑁,而且还很看重他,蔡瑁也得以善终。蔡瑁的形象被扭曲,不过是作者出于情节需要而为吧。而蔡瑁作为刘备的旧属,并非靠裙带关系上位。他辅助刘表荡宗贼、定荆州,平零陵、收桂阳诸郡,不仅是能征战的猛将,也是能辅弼的良才。总之,蔡瑁绝非等闲之辈。

        蔡瑁的故里是今湖北襄阳襄州区东津镇的老营村,是个历经千年的古村落。据《襄阳县志》记载:“老营,即蔡村营,古蔡洲也。汉长水校尉、襄阳人蔡瑁居于此。”县志载明,老营村是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水军大将蔡瑁的故里。(202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蔡氏先贤传·东汉末荆州将领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