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青春作伴好读书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一切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一切工作是虚空的,除非有了爱。

                                  ——纪伯伦

前两天在网上听了一场讲座,主题为“读书贵在有法”,主讲人是长沙市的怡雅中学的卢望军老师和南师大附属徐州大学路实验学校的陈海波老师,这个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为何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该如何读书。

讲座伊始,卢望军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语文湿地几位读书达人:陈海波——读书有巨大的数量;司艳平——读书有高深的质量;杨晶晶——读书有自己的体系 ;卢望军——读书有独到的方法  

在讲座中,两位老师都谈了读书的重要性,作家毛姆曾经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卢老师说,读书的意义在我看来,是一个这样的过程,启蒙,去蔽,破惑,明心,见性,最终成为最好的自我。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让人内在气质高雅,内在心灵无限趋近神性,我相信在人性之外,还有更高的神性,引领人类走向光明。

越无知的人越快乐,也越固执,这就是所谓的“无知的狂妄的快乐”,通过听这些书,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同时,无限谦卑。

只要出发,即使半途而废,也胜过画地为牢;只要出发,即使方向不对,也可能殊途同归。

看了读书达人陈海波老师的阅读规划,我自惭形秽,请看:

每月读8本书,2本专业书。

每天写1到2页读书笔记

每月整理书单

每月至少写一本书的读后感

因为有了这样的阅读量,所以中专学历、会计专业毕业的海波老师,教了两年音乐突然改行教语文,也能得心应手,比我们这些“看似专业”的语文老师要厉害好多倍。

那我们可以读什么样的书呢?

陈海波老师指出了两大类书:

1、读改变思想的书  认清自己

比如:于漪《岁月如歌》,钱梦龙《教师的价值》,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王君《一路修行做老师》,肖培东《教育的美好姿态》……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读各种各样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打破窠臼,重塑生命。

2、读教学研究类的书,提升自我的研究能力

黄厚江老师说,一个教师的尊严,一个教师的幸福,一个教师的价值,都来自课堂。

海波老师指出:名师“名”在: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把自己养在课堂,磨在课堂,不断反思教学,锻造高效课堂。因此,提升专业技能,十分必要。

可读的书有:钱梦龙《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黄厚江《看得见成长的课堂》,熊芳芳《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丁卫军《简约语文公开课》……

那我们该如何读书呢?请看望军读书法:

1、博观约取

我就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爱因斯坦

像爱因斯坦一样,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广泛地读各种书,老师的阅读范围广了,语文课堂就广了。从不同的书里,我们能够得到不同的启发。正如卢老师所说:

读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实录,学习他的板块教学理论;

读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实录,学习他的诗意和细腻;

读王君老师的课堂实录,学习他的创意和灵动。

2、宏观勾连

卢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人类简史》,她认为,用大历史观宏观分析问题,可以直达历史深处的真相。谁占有了知识和文化,谁就占有了世界。读着读着,就会发现:学习并非一件苦役,而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3、比较思辨

同一门科学,不同人有不同见解,我们读书时,要有思辨的习惯。这里卢老师列举了自己关于美学阅读的进程:朱光潜——蒋勋——李泽厚——潘知常,最终得出结论:

蒋勋的美学是浪漫美学,他改变我看世界的眼光。

孙绍振的美学是实用美学,他给我一种实操的能力。

潘知常和李泽厚,建立了中国美学的完整体系。

4、痛并快乐

所谓痛苦的阅读,就是拒绝碎片化的阅读,拒绝消遣式的阅读,要选择那些对于目前的认知水平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上下求索的书来读。如:李泽厚《美的历程》。在这里,卢老师还举了这三本书的例子《时间的压力》《把栏杆拍遍》《中国文化课》。

华而不实的书不读,陈词滥调的书不读;考证不严的书不读;体系松散的书不读。

读未经解读的书;读观点鲜明的书;读体系完整的书;读战胜了时间的书。

时间太少,好书太多,分秒不可浪费。

5、定向搜索

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按需索取,定向搜索。

拥有许许多多的纸质书,就是拥有了许许多多高贵而忠诚的朋友。

6、精略两宜

一个语文老师的阅读体系应该是像一个字母T,下面一竖是教师的专业领域,上面一横是指语文老师的阅读体系应该向更多的领域延伸,比如可以听樊登读书。专业领域之外延伸的这些领域就可略读。卢老师推荐阅读《万万没想到》。

我也喜欢买很多书,但是我会有点强迫症,买的书一定要读完,再去买新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会读得痛苦,也会浪费一些时间。为什么有的书应该略读?卢老师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你只需要花费百分之20的精力,去了解一个领域百分之80的知识就足够了,而要了解剩下的百分之20的知识,我们可能需要花费百分之80的精力——在现代社会,除非是专门人才,否则是不合算的。

这个观点,我的一位大学老师也曾提出过,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并不是每个人每本都应该细读的,保证阅读兴趣是更重要的事情,我非常认同。比如我自己读《水浒传》,读到母夜叉孙二娘卖人肉包子那里,我再也没法细细读了,我从心理到生理都感觉到一种恶心,那几天,我对吃饭这件事都有了阴影。当时就果断放弃阅读这本书了,后来因为教学需要,不能不读,没办法,我都是通过跳读完成这本书的阅读的。

读书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陈海波老师PPT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时间是个好东西,从来不说一句话,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那还等什么,我们一起悄悄读书,默默成长吧。



在蒋勋眼里,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它弥合了世界和心灵之间的缝隙,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加丰盛的自己。

木心: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意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聪明,从前多幼稚,现在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成为了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普朗克知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知识。

司机知识:鹦鹉学舌的本领,经不起检验的伪知识。

人总是要长大的,但眼睛不要长大,人总是要变老的,但心不要变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是书香能致远,青春作伴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