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无能”2022年青年人的文化

来源-北辰青年官网:https://www.yes-go.cn/growth/342.html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讨厌别人,我对恨无能的理解:从心理上讲,不会去恨别人,也不会恨别人。

以恨无能的概念为中心,我准备谈谈这种恨无能在本土文化生活和心理辅导中的体现。好象本国文化不太愿意谈论仇恨。我俩聊天,对恨有几种反应。(在这北辰青年文章中,“仇恨”和“愤怒”的含义)

1、不要憎恨(愤怒和攻击)的位置。

事实上,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已经有了恨的感觉,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寒冷、如此坚硬、如此吵闹,并没有舒适的子宫,我恨这个世界,我要哭,我要痛恨这个世界。仇恨本来就存在。一种持续存在的需求和能力。

遇到讨厌的接收该不该?直接接受攻击,实际上是满足(或逃避,否认),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仇恨,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没有能力去处理仇恨。

举个例子:一个6岁的男孩儿,想要尿尿,父亲觉得如果他不能这么做(父亲不敢表示愤怒,又害怕孩子表现出愤怒,因此不敢拒绝孩子),孩子便表现出哭闹(愤怒与攻击),以避免这种愤怒和攻击,然后直接阻止他发生(生气和攻击),所以就让孩子做这种事。

例如,孩子想要玩具,爸爸怕他吵闹(因为怕不给他买,他会闹腾、攻击、生气、不满)爸爸说:

现在买吧,走吧,买了吧,买了,你自己去玩,别烦我。这就是说,把怒气(恨)直接扼杀在摇篮里,即使是摇篮里也不能到,甚至不给制造愤怒的机会。这是一种直接满足。

事实上,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毁灭性的,因为孩子一直处于自恋的原始状态,一切都是顺从我,我一直在说着。在进入社会之后,也许一个小小的挫折对这个“孩子”来说是致命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父亲”的恨无能(心理上没有能力去恨别人和被人恨),我没有精力去承受、接受、接受别人的仇恨(攻击和愤怒),所以我索性地拒绝了他的存在。

还是我在性认同上把你们当作“宝宝”,因为你们是宝宝,我在满足你们,所以你们不能攻击我,这也变成了过分满足。父辈的憎恨无能,使孩子也无法学习仇恨,也变成了憎恨无能。

那个孩子,他对边界的感觉并不强烈。它从未有过仇恨,也从未知道它的仇恨。然后,在他的世界里,他似乎是最伟大、最强大的,一切都要服从他,他将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自恋状态。

可是,当他步入社会之后,如:在路上开车,别人没有给他让道,他可能会自恋狂,开车撞上挡了路的人,也许就会下手很狠,因为他不知道恨的界限在哪里,不会表达仇恨,也许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表达仇恨,看到了仇恨的存在。

接着我们回到心理辅导领域,拿到访问者和心理顾问的关系,就会发现这一现象。例如,顾问从不敢表达愤怒,或让访客表达愤怒。

比如:一位顾问从不敢迟到,来访者说什么顾问都可以接受,从不"反驳"来访者的任何言论,从不发表意见,对访客态度严肃、彬彬有礼,从不"犯错误",把客人当小孩。那麽,顾问就一直是个“好人”。

访问者不能表达愤怒,因为他的愤怒是没有道理的,没有理由对某人憎恶(生气)是很难做到的。不能让他发怒本身就是一种愤怒,一种不能表达的愤怒。

顾问如果讨厌不称职,他会怕访客讨厌自己,也会担心:访问者不满意我怎么办?说完我自己对访客的看法,他下次不会这样呢?要是访客攻击我呢?假如我提出提价顾问费,访客说我珍视金钱呢?

因此顾问会推迟咨询时间,到时候就不敢结束,“讨好”访客,不“反对”来访者任何意见,害怕提顾问费之事,顾问的“假我”与访客打交道,处处防备访客可能的攻击(恨),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难道访客不会觉得顾问是"逃避"?

仇恨需要双方,不能独自完成,恨是孤独。

到此为止,访问者真的找不到一个点子来攻击顾问(表示怨恨),而这一点只能通过结束心理辅导而表现出来。


2、仇恨的攻击和压制。

仇恨(攻击和愤怒)对峙和压制,是本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本土文化对仇恨的态度被否定,是造成仇恨无能的原因。父母亲常常(潜意识中)通过做“好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那就要求儿女这也就这么做,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你竟然恨我?

但是不管怎样,这个还是比第一个更好,幸好恨是存在的,虽然不允许表达,而第一个是压根不让恨存在。

举例来说,小孩要买玩具,妈妈就不给买,接着小孩哭了,又用手打妈妈,妈妈就对妈妈的攻击做出更大的反应。比方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不要你;要是你再哭,我就叫警察来抓你。或是直接一顿暴打,直到听得顺从。

这时孩子体会到的是恐惧,严重的是体会到绝望和无力。无望,原来我再怎么“呼喊”,我都没有回应与支持的绝望感。如何努力,不能“战胜”妈妈的无力感。我恨你,但我不能(也不能)离开你,因为没有感情,没有恨和不能的感情,更令人心痛。

所以,这类儿童的攻击力(实际上是生命力的体现),被极大地打击,也不怎么敢表达攻击,因为表达出来的攻击是被压制而不被允许的,那我只能压抑,生气勃勃和创造力的丧失,这样的孩子才是“软绵绵”的生命。你们能在我们周围看见这种人。

这种情况在心理咨询中也很普遍,比如:顾问分析访客的梦,访客说:“这是我所理解的,你分析错了。”于是顾问(自恋受损)对他说:“我是一名顾问,我是一个系统学习心理学的人,这是佛洛伊德的观点,你是在阻抗!”(潜台词是,你敢质疑我?我不会被你攻击)


3、对恨的否认

否认仇恨也是会存在的现象,比如,访客:“我上次咨询时说:我觉得你并不具备任何文化,辅导水平一般。感觉像是我在攻击你,想着你会生气,不再跟我商量。没想过今天刚开始咨询时,你会非常积极。顾问:我不认为你这是在攻击啊。

于是,访客的好斗,忽然变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反应,这样的反应,使访客无法继续谈论这次袭击(表达仇恨的机会)。

自然,顾问不会感觉受到攻击,或是顾问无意识地孤立或防御。但它仍是一个必须探索而又不应被顾问忽视的问题。正视仇恨应在主语位,而不应只是客体位(要体验访客的位置)。

另一种是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憎恶的态度,认为来访者的憎恶是“正常”的,在内心中,顾问这样认为:要怀有一颗“怜悯”的心,用“大爱”去理解“包容”这一恨,这恨就是“爱”,我认为访客没有攻击我(否认、隔离),我要怜悯,我要用爱,来"融化"来访者的"恨",如此云云。

这实际上是功能自我在思考,已经将“恨”作为一种“对立面”,而没有神灵(empathy)访问者的体验,并非一种真正的共鸣性体验,即访客无法感到接近和真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恨无能”2022年青年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