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

舌诊

舌诊的原理与方法是舌诊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了舌象的组织形态、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关系、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等。

1舌诊的原理

1.1 舌的组织形态结构

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呈扁平长形,附着于口腔底部、下颌骨、舌骨等组织。舌的游离部分称舌体,是中医舌诊的主要部位。舌体上面是舌面,舌面又分舌尖、舌边、舌中、舌根。舌体下面是舌底,舌底正中为舌系带,两侧有浅紫色的舌静脉称为舌脉,舌脉是望舌下的主要内容。

舌面覆盖着一层半透明的黏膜,黏膜上皮直接与致密的固有膜相贴,并有许多舌肌纤维起止于此。舌的肌肉中以横纹肌为主,舌肌固有层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腺体等组织,这些组织与舌体的形态、色泽有关。

舌面黏膜上有许多细小的乳头,根据乳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丝状乳头、蕈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4类,其中覃状乳头是影响舌色的主要原因,丝状乳头是形成舌苔的主要原因,叶状乳头、轮廓乳头主要与味觉功能有关。蕈状乳头和丝状乳头主要分布在舌前2/3部位。

这是舌尖乳头放大60倍的图像(图1-5)。圆形的草状乳头中可见红色的毛细血管,白色点状组织为丝状乳头。

表1舌肌、黏膜、神经、腺体、血液循环与舌体形态的关系

正常舌 正常生理状态

胖肿舌 实热

瘦薄舌  血虚

老舌   实证

嫩舌   虚证

裂纹舌  阴虚/血虚

歪斜震颤短缩   风、痰、瘀

舌下脉异常    瘀血

1.2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2.1 舌为心之苗

“心开窍于舌”,通过望舌色可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从而反映“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的功能。心血充盛则舌体荣润,心血亏虚则舌体枯萎;神明清灵,则舌体运动灵活、语言清晰、舌的味觉正常。反之,则运动失灵、言语不清、味觉失常。

1.2.2 舌为脾胃之外候

舌苔是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舌面而生成。胃气充盛则舌苔薄而湿润,胃气虚弱则舌苔剥落,胃气与邪气交搏上蒸,则舌苔厚浊。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舌体赖气血充养,舌的色泽、形态等与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功能直接有关。

1.2.3舌与经络的关系

五脏六腑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联: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阳三焦之筋入系舌本。观察舌象的各种变化可以测知体内脏腑的病变。

1.2.4 舌面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舌诊理论认为,脏腑病变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图1-6):舌尖反映心肺,舌边反映肝、胆,舌中反映脾、胃,舌根反映肾、膀胱等的状况。这一理论提示某些脏腑病变在舌象变化上有一定的规律,但并非绝对,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

加以分析。

2舌诊的临床意义

舌象变化能客观地反映病情,对临床辨证、确立治法、处方、用药以及分析疾病转归、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2.1判断邪正盛衰

舌体荣润为气血充盛,舌色淡白为气血不足;舌苔薄润为胃气、津液充盈,舌苔厚而有根为邪盛,舌苔无根为胃气衰败。

2.2区别病证性质

舌淡苔白多为寒证;舌红苔黄多为热证;舌苔厚腻多为痰湿、食积;舌质青紫或见瘀斑、瘀点多为血瘀。

2.3分析病位和病势

舌苔由薄转厚,由白变黄甚则灰黑为病邪入里,病情加重;反之舌苔由厚化薄,由燥转润为病退正复;舌苔骤增或突然剥光均为恶候。

2.4估计病情的预后

舌荣有神,舌苔薄润,为邪气未盛,正气未伤,病情多稳定;舌枯质暗,舌苔无根,或舌苔厚腻污浊,为病邪人里,气血受损,胃气衰败,病情多凶险。

3舌诊方法

3.1伸舌的方法与望舌内容

望舌时,被观察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面对自然光线使舌面光线明亮。伸舌时尽量张口,将舌体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自然向下。

观察舌象一般先看舌体形态,伸舌动作;然后看舌尖、舌边、舌中及舌根的色泽,以及舌苔的形质和颜色,再望舌下络脉。

3.2 望舌下络脉

张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使舌下充分暴露。

望舌下络脉主要观察舌脉的颜色、长短、粗细形态。

3.3验苔法

舌诊除望诊以外,还有刮舌验苔的方法,鉴别舌苔的有根无根以及是否染苔。

用压舌板边缘轻轻地刮去浮苔,观察舌底。若刮之不脱或刮而留污质者多为里有实邪,刮之易去,舌体明净光滑则多属虚证。

此外,还须观察舌的运动情况,询问味觉以及有否异常感觉。

4舌诊的注意事项

4.1光线对舌象颜色的影响

光线是影响舌象颜色判断的重要因素。明亮的非直射自然光是舌诊的最佳光线,光线过暗可使舌色暗滞,日光灯下舌色易偏青紫,白炽灯下舌色苔色易偏黄,其他有色光和周围有色物体的反光,都会影响舌色。

4.2饮 食或药品可造成染苔和异常舌象

进食热或辛辣食物会使舌色偏红;多吃甜食使舌苔厚腻;服用某些药物后,舌苔变厚腻;有色食物与药物还会形成染苔,如饮用牛奶豆浆等可使舌苔变白变厚,进食蛋黄、桔子等可使舌苔染成黄色,中药、咖啡等使舌苔变成灰色等。

4.3 口腔状况可影响舌体和舌苔形质

牙齿残缺、异常等口腔状况也会影响舌象,都应与病理现象作鉴别。

5舌象分析要点

5.1察舌的神气和胃气

舌神是全身神气表现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舌色和舌体的运动方面,尤以舌色是否“红活”作为辨别要点。舌色红活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者为有神气;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活为无神气。

舌的胃气主要表现为舌苔的生长情况。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易脱落,或脱落仍有续生苔迹,均属有根苔,提示胃气尚存。苔厚松浮,刮之即去,不易复生新苔,甚则光剥如镜面,为无根苔,提示胃气衰败。

舌象有神气、有胃气者,表明正气未衰,或病情较轻,预后良好;舌象表现无神气、无胃气者多提示正气已虚,或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5.2 舌质和舌苔的综合分析

在临床应用舌诊时,不仅要分别掌握舌体、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还应注意舌体和舌苔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舌体和舌苔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舌苔或舌质一方面异常,意味着病情单纯或病机单一。例如舌质红,多主热证。

舌苔和舌质同时变化,且提示病机相同,临床意义为两者的综合。如舌质淡嫩,舌苔白润,多见虚寒之体复感寒邪,主虚寒证。

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时,提示病情比较复杂,或病机多样。如舌淡白,苔黄腻为阳虚或血虚之体而感受湿热之邪,属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证型。

5.3 舌象的动态观察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象亦随之相应变化。

外感病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由表入里;舌苔由厚化薄为外邪渐退、正气恢复;舌苔由白转黄,为病邪化热,舌苔由黄转白为热邪渐退。

在病程中舌色变红、绛,为邪热深人;舌色转为淡红,则邪热渐退,病情趋向稳定。

6舌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与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图像采集处理为主要方法的舌诊数字化研究与应用已经逐渐深人。近年来,我们在科技部863计划( 2008AA02Z407)、国家自然基金(NO: 30300443 , 30873463)、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05QMX1448)等研究项目的资助下,进行了舌象的数字化诊断与应用研究。数字化舌诊方法主要分为舌像图像的标准化采集、舌象分析与诊断两个关键环节。舌象图像的标准化采集是在标准光源环境下,依据标准颜色色标,通过数码设备硬件和软件的颜色校正,实现舌象图像颜色的准确采集与还原。舌象分析与诊断是依据中医舌诊原理与方法实现数字舌象的分析与诊断,主要分析内容包括:建立舌象颜色、纹理、形态、动态特征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对舌象纹理分析中量化的舌色、苔色、老嫩、胖瘦、裂纹、点刺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识别。此外,研究还建立了舌象颜色、纹理、形态及临床资料分类数据库,将已建立的舌诊数字化方法进行了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初步实现舌象标准化采集和客观化分析,为临床舌诊标准化、客观化应

用提供了重要方法。

舌诊内容

舌诊的内容主要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两个方面,望舌质可以推测脏腑虚实和气血阴阳盛衰,望舌苔可以推测病邪性质、深浅和邪正消长的情况。

1望舌质

主要包括观察舌的神气、颜色、形质、动态以及舌下络脉等内容。

1.1 舌神

舌神,即舌的神气,是全身神气表现的一部分。舌神是对舌象特征的综合判断,以“红活”作为辨别要点,主要表现为舌质的荣枯。

[if !supportLists]1.1.1 [endif]荣舌

舌象特征:舌色红润,运动灵活。

临床意义:舌有神气,正常舌象或病情轻浅,预后良好。

1.1.2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晦暗,运动不灵活。

临床意义:舌无神气,病情较重或预后不佳。

1.2 舌色

舌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分淡红、淡白、红、绛、青紫等五大类,主要反映气血阴阳状况和病邪的属性。

1.2.1淡红舌

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主要反映心气充足,胃气旺盛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或外感病等初起,病情轻浅的阶段。

1.2.2 淡白舌

舌象特征:淡舌为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淡白舌形成主要原因是:①气血不足,舌部血脉充盈不足。❷阳气不足不能温运血液上荣于舌。③阳虚内寒,经脉收引,气血不能上荣于舌。

1.2.3 枯白舌

舌象特征:舌色淡白,全无血色,且无光泽。

临床意义:精血亏耗,全身营养极度虚损。

1.2.4 红舌

舌象特征:红舌的舌色较正常舌红,呈鲜红色。

临床意义:主热证,一般舌质愈红,提示热势愈甚。

1.2.5 绛舌

舌象特征:舌色较红舌更深红或略带暗红色。

临床意义:主热入营血,耗伤营阴。

红绛舌形成主要由:①邪热亢盛,气血沸涌,舌部血络充盈。②热人营血,耗伤营阴,血液浓缩。③阴虚水涸,虚火上炎。

1.2.6 舌尖红

舌象特征:舌尖部色红或有红点,甚至红碎。

临床意义:多提示心火亢盛或心肺郁热。

1.2.7 舌边尖红

舌象特征:舌色稍红或边尖红。

临床意义:多提示外感表证初起,心肺有热。

1.2.8 舌光红

舌象特征:舌红绛、少苔或无苔。

临床意义:提示胃肾阴伤,热久伤阴,阴虚水涸,虚火上炎,属虚热证。

1.2.9 青紫舌

舌象特征: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在舌色中泛现青紫色。

临床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血瘀。

青紫舌形成一般有几种情况:①阴寒内盛,阳气不宣,气血不畅,血脉瘀滞而致。②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营阴受灼,气血不畅。③肺失宣肃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气虚无以推动血行而致血流瘀滞。④暴力外伤,损伤血络,血液溢出而现斑点。⑤亦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和食物中毒症。

1.2.10 淡紫舌

舌象特征:舌色淡而泛现青紫色。

临床意义:阴寒内盛气血不畅或气血亏虚而兼有瘀血。

1.2. 11瘀斑舌

舌象特征:舌面局部出现青紫色斑块,大小不一。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或局部气血瘀滞。

1.2.12 瘀点舌

舌象特征:舌面出现青紫或紫黑色瘀点,多见于舌尖、边部。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或局部气血瘀滞。

1.3 舌形质

舌体的形质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等方面,主要反映正气盛衰、脏腑功能、邪正关系等。

1.3.1 老舌

舌象特征: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舌色较暗。

临床意义:老舌多见于病邪侵袭,正气未虚,邪正抗争的实证。

1.3.2 淡嫩舌

舌象特征:舌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

临床意义:多见于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的虚证。

1.3.3 红嫩舌

舌象特征:舌体胖嫩,舌色偏红。

临床意义:提示气阴两虚。

1.3.4胖大舌

舌象特征:舌体比正常舌大,伸舌满口,可伴有舌边齿痕。

临床意义:多因水湿痰饮阻滞所致。

1.3. 5淡胖舌

舌象特征:舌色较淡,舌体胖大而嫩,常见舌苔水滑或舌边有齿痕。

临床意义:多由脾肾阳虚,津液不化,水湿停滞所致。

1.3. 6肿胀舌

舌象特征:舌体肿大而厚实,伸舌满口,甚则不能收回口中,舌色多红或青紫。

临床意义:多见于心脾热甚,外感湿热,也见于舌的局部病变。

1.3.7 齿痕舌

舌象特征:舌边有齿痕,舌体胖大、不胖大均可见。

临床意义:舌淡不胖而有齿痕多属脾虚或气虚;舌胖大而多齿痕多属脾虚或湿困。

1.3.8 红瘦舌

舌象特征:舌体瘦薄,舌质红或绛,舌干少苔或无苔。

临床意义:为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

1.3.9 淡瘦舌Pale thin tongue

舌象特征:舌体瘦薄,舌色淡白。

临床意义:多见于久病气血两虚,机体失于濡养。

1.3. 10 红点舌

舌象特征:覃状乳头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乳头内充血水肿,多见于舌的边、尖部。

临床意义:提示血热或脏腑内热。

1.3.11 芒刺舌Prickly tongue

舌象特征: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峰,形如芒刺,抚之棘手。

临床意义:为血分热甚或内脏阳热亢盛的征象。

观察点刺的颜色,还可以估计气血运行情况以及疾病的程度。如点刺鲜红为血热,点刺绛紫为热甚,如点刺色白为水肿。

1.3.12 裂纹舌Fissured tongue

舌象特征: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多少不等统称为裂纹舌。

裂纹或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多属病理性变化;如沟裂中有舌苔覆盖,则多见于先天性裂纹。

临床意义:裂纹舌是全身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由精血亏虚,舌体失养,舌面乳头萎缩或组织破裂所致。

1.3.13 淡裂舌Pale-fissured tongue

舌象特征:舌色浅淡而有裂纹。

临床意义:多属血虚或脾虚,舌体失养所致。

1.3. 14 红裂舌Red-fissured tongue

舌象特征:舌色红绛而裂纹。

临床意义:由热盛伤津,阴液耗损所致。

1.3. 15 舌衄Tongue bleeding

舌象特征:舌上有出血点。

临床意义:在外感热病多为邪热迫血妄行,行将吐衄发斑;在内伤杂病往往是内脏出血的先兆;也见于脾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致。

1.3.16 舌疮Tongue sore

舌象特征:舌体生溃疡,大小不一,疼痛。

临床意义:多由心火上炎或阴虚火旺、气阴两伤所致。

1.4舌态

Tongue motility

舌态,即舌的动态活动情况。舌态主要表现为正常舌态、舌歪斜、舌僵硬、舌痿软、舌短缩、舌吐异、舌震颤等情况。

1.4.1正常 舌态Normal tongue motility

舌象特征:舌体活动灵便,伸缩自如。

临床意义: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

1.4.2 舌歪斜Deviated tongue

舌象特征: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临床意义:多由肝火夹痰或痰瘀阻滞经络经脉偏废而致,多见于中风病。

1.4.3 舌僵硬Stiff tongue

舌象特征:舌体僵硬,不能转动或伸缩不利。

临床意义:舌僵硬而舌色红,少津者为热盛伤津;舌体僵硬而舌苔厚腻者为风痰阻络;突然舌强语謇,伴有肢体麻木,眩晕者为中风先兆。

1.4.4 舌痿软Limp wilting tongue

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伸舌和回旋。

临床意义:舌痿软而红绛少苔者为热邪伤阴或内伤久病,阴虚火旺。舌痿软而枯白无华者为久病气血虚衰。

1.4.5 舌短缩Contracted tongue

舌象特征:舌体卷缩,不能伸长,甚者不能抵齿。

临床意义:舌短缩,舌色淡或青紫而湿润,多属寒凝筋脉;舌色红绛而干,多属热病伤津;舌短而胖大,多属风痰阻络。

1.4.6 舌吐弄Protruded agitated tongue

舌象特征:吐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弄舌,伸舌反复舔口唇四周,掉动不宁,如蛇舔。

临床意义:心脾有热,热甚动风。病情危急时见吐舌多为正气已绝,亦见于先天愚型患者。

1.4.7 舌震颤Trembling tongue

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伸舌时颤动尤为明显。

临床意义:动风的表现之--。舌色淡白而颤动为血虚动风;舌绛紫颤动为热盛动风或肝阳化风。

1.5舌下络脉Sublingual veins

舌下络脉是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的纵行静脉,主要反映气血的运行状态。舌下络脉常见的异常表现包括:舌脉粗长如网、舌脉曲张、舌脉瘀血等。

1.5.1 正常舌脉Normal sublingual veins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管径小于2.7 mm,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3/5,络脉颜色为淡紫色。

临床意义:正常舌脉。

1.5.2 舌脉粗长如网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粗胀增长,呈紫色或紫黑色网状。

临床意义:是气血瘀滞的征象。

1.5.3 舌脉曲张Varicose sublingual veins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明显曲张增粗,颜色呈青紫或紫暗。

临床意义:多由气滞血瘀,血行瘀阻所致。

1.5.4 舌脉瘀血Sublingual veins with stagnant blood

舌象特征:舌下络脉或细小脉络呈青紫或紫黑色,或络脉如紫色珠子状,有大小不等的瘀血结节等改变。

临床意义:是瘀血的征象,瘀血可以有寒、热、气滞、痰湿、阳虚等诸多原因。

2望舌苔

望舌苔主要观察舌苔形质和舌苔颜色两方面的变化。

2.1舌苔的形质

舌苔的形质主要指舌苔的厚薄,润燥,腻松,腐霉,剥落等方面的改变,主要反映胃气、胃阴、津液的存亡,病邪的性质及深浅等。

2.1.1 薄苔Thin fur

舌象特征:透过舌苔能隐隐地见到舌体,又称见底苔。

临床意义:舌苔是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成,薄苔提示胃有生发之气,或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未伤胃气的阶段。

2.1.2 厚苔Thick fur

舌象特征: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体,又称不见底苔。

临床意义:多由胃气挟湿浊邪气熏蒸而致,主邪盛人里,或内有痰湿、食积诸邪。

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舌苔由厚渐化,舌上薄苔复生,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象。

2.1.3 润苔Moist fur :

舌象特征: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为润苔。

临床意义:是正常人舌象的表现之一,疾病过程中的润苔,提示体内津液未伤。

2.1.4 滑苔Slippery fur

舌象特征: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为滑苔。

临床意义:提示体内水湿之邪内聚。多见于脾阳不振,寒湿内生或痰饮恋肺等病证。

2.1.5 燥苔Dry fur

舌象特征: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苔燥干裂。

临床意义:提示体内津液已伤,亦有因阳气受遏,津失输布所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舌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