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 《教父》《美国往事》:另一种美国梦的诠释

也许在旁人眼中,美国梦仿佛只存在《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电影中,仿佛与教父,“面条”等人的经历无关。他们的故事更准确地说应该被称作黑帮故事。但是,随着电影的推进,先前的偏见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深深的感动。为柯里昂家族齐心对抗外来家族维护自己的道德底线,也为小“面条”这个曾是普通小混混成长。是的,这两部电影主题是那么相同,但是仍有一些细微的不同值得我们去回忆。

Part1:情节的选取

这两部电影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黑帮故事。教父侧重在柯里昂家族如何管理自己家族的事务抗击其他家族,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而《美国往事》,却是面条一个人“孤独的”成长之路,聚焦在描述美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

《教父》:在情节的选取上,我觉得导演别出心裁。故事的开始,导演没有直接叙述上一位教父去世,整个家族收到一个脾气暴躁的托尼控制,继而聚焦小儿子迈克如何一步步得到大哥的赏识,趁着大哥的死,成为下一代教父。没有,相反的,导演花了大量篇幅展现上一代教父的为人(帮助自己的朋友不为钱;拒绝毒品交易)。不但如此,还讲述了大哥托尼(在弟弟去刺杀对方时,为他精心布置)和军师。在我看来,这样对次要人物详细地描绘,正是为了突出柯里昂家族内部的团结。上一代教父拒绝进行毒品交易的理念以及为人义气但是当他人触犯他的底线时不择手段的性格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下一代。大哥虽然为人鲁莽,但对待自己弟弟的生命,妹妹的尊严毫不马虎。通过导演这样的交代,我们不但能知道为什么最后不愿意插手家族事务的迈克会担当起下一个教父的责任,为它后文跟着他的兄弟一起对背叛他的人报复时的不择手段有了合理的动机。(大哥为了救自己的妹妹而被敌人杀死,那么造成这场事故的罪魁祸首---妹妹的丈夫必须得死,而干预自己报复的妹妹也得被送到精神病医院。许多人觉得迈克残忍,但我觉得这是上一代教父在迈克的投影。)更能被一个家族面对巨大灾难时,齐心协力的奋斗所感动。这部电影不是讲迈克如何崛起的故事,而是展现了柯里昂家族两代人的奋斗,在危机关头完成对接的故事。

《美国往事》:《美国往事》塑造了一个沧桑的人生,少年的“面条”为了自己的朋友被捕入狱,青年“面条”为拯救自己的朋友,心中带着内疚逃到了布法罗,直到三十年后归来,却得知了被最好朋友欺骗的真相。此时一无所有的他无奈站在空荡荡,黑漆漆的路上,望着狂欢的人们驾着车欢乐地到来。《美 国往事》的结局并不欢乐。

Part2:艺术的表现

《教父》:《教父》导线没有特别融入艺术元素。可是在结尾“转”的出乎意料的采用平行故事的手法。一方面,导演拍摄迈克妹妹的儿子接受洗礼时的场景。当迈克再仔细想地回答神父的询问时:面对“你相信耶稣吗”“你唾弃撒旦吗”,导演又拼接了另一根线:迈克的手下一个个出动,杀死了背叛家族的敌人。神父威严的声音与枪声同时响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我们会为柯里昂家族的残忍而惊叹,但是也不得不感慨,小儿子迈克已经成功继承了柯里昂家族的性格。导演没有安排大场面,而是用一个个细小的蒙太奇,伴随着刺耳的枪声构造了这种强烈的对比。这种手法实则妙哉。

《美国往事》:比起《教父》,《美国往事》更像是一部艺术电影。

音乐:《美国往事》的配乐可谓与剧情融为一体,音乐随剧情而变化,而剧情也随着音乐一次又一次打动观众内心。其中一处是三十年后年迈的“面条”回归到自己老友“胖摩”的酒吧,远远望着这家小酒吧人影稀疏,孤独的“胖摩”招待这孤独的流浪人。这个时候,响起了美国往事的主题曲《Poverty》,伴随着惆怅的萧声,导演以“面条”的视角远远望着老友,四处声音都消失了,唯有那悠扬的旋律在空中徘徊。此时,并不需要言语,那委婉的调式概括了“胖摩”“面条”三十年的沧桑的经历。我想,这首乐曲正是“面条”望着故友,脑海中出现的那首曲子吧。再如,在小伙伴快乐地存好第一桶金准备时,首先,是一段快乐的口琴声,随着最小的那位孩子兴奋地向前跑着,一切如此快乐。可是突然间,当最小的那个孩子看到了来抓他们的老大时,一下子,轻快的口琴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单簧管演奏的《Childhood Memory》。此时此刻,画面也采用升格了。这样的手法勾勒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一声枪后,音乐没变,枪也打空了。可第二声枪响后,音乐由急转哀,小演员也随之倒在了地上,这是想起了催人泪下的《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在那悲伤的曲调下,那最小的孩子说了一句“面条,我摔倒了”。在这一段中,音乐真正融入了情节中去。

细节:让我最为惊诧的是导演每一个细节都打磨的那么完整。而在这些细节中最值得挖掘的是“面条”唯一一次看书。就整部电影而言,这处细节并不显得多么突出,可是我觉得这部书及它的作者映射“面条”的一生。当面条将书从外面收进来时,导演特地为书的封面进行了有一个特写。(事实上,“面条”在以后的剧情中一直没再次阅读这本书)书的名字叫《马丁•伊登》是由杰克•伦敦创作的。杰克伦敦,正如电影中的“面条”一样有着悲惨的童年:童工,水手构成了他的童年。而两人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入过监狱。如此相同的人生仿佛在这里铺垫了面条未来的忐忑生活。除此以外,书本身可能更映射面条的生活。《马丁•伊登》讲述了不成器的青年水手马丁•伊登收到来自上流社会的姑娘罗斯影响挤入上流社会,却也随之认清那个世界的狡诈与荒诞和爱情背后的虚伪,面对这样的人生,他选择了死亡。书中的主人与电影的主角:“面条”与黛博拉之间存在了隐约的联系,黛博拉用爱情影响着“面条”,但从没有与他相爱,而是他的好友在一起,最后成为大明星,虽然她没有小说中的罗斯那么虚伪,但是两人的命运却相似地走向悲剧。随着年华老去,她的容貌也逐渐衰老。而“面条”固然没有像马丁•伊登一样自杀,但是三十年来的颠沛流离也足以使人感到惋惜。自从那个对书的特写,导演已经将所有剧情告诉了读者。少年“面条”固然潇洒,但是那只是坎坷命运还未到来罢了。这一处细节真正感受到了导演的用心,其实如果将《马丁•伊登》换成别的诸如黑帮小说也符合剧情,但是,用这一小的特写其实已经为全文打下了悲凉,沧桑的基调。

对比与呼应:美国往事的故事如同是一个环,中间每一个细节遥相呼应或者构成对比。导演一开始就设置了青年“面条”逃亡布法罗与老年“面条”回归纽约。两者以一个火车站的转场为中点。青年面条在中国茶馆躲避灾难,当知道敌人临近时,回到“胖摩”酒吧解救了“胖摩”,继续逃亡火车站,在一个年迈苍苍的老售票员那里随便买了张火车票后,禁止走向印有一张当时美丽女子的照片。30年后,他有重新来到这个火车站,此时一切都改变了。镜子旁浮夸的30年代照片被换成了十分有气派的纽约城市照,年买的老售票员也被换成了年轻干练的小伙。“面条”回到了“胖摩”开的酒吧。朋友都离世的“胖摩”孤零零地经营着这个酒吧,与一群街头混混为伍(在后文可知,当麦克斯刚刚开始发展他们的事业时,“胖摩”酒吧成了上流人士的聚会场所,可是如今唯有暗淡的灯光在闪烁着)。看到如此强烈的对比,我不由得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到乡翻似烂柯人”。30年的光阴,导演没有浓墨重彩地去描绘;悲惨的逃亡生活,导演没有异议交代。可是,正是在这由“离开”与“归来”时四周环境,人物的改变构成的对比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面条心中那种“人是物非”的感慨,“物是人非”的悲凉。

Part3:人物的设置

《教父》:迈克尔是一种典型的“虚构”人物(但塑造的极为成功)。这样的塑造更能体现“美国梦”的主题。导演将迈克尔定位在一个“以家族至上”的原则上,以此来制造一系列制造由这个原则引发的矛盾。由家族间斗争转移家族内部(杀死故意害死大哥的姐夫),在进一步转移到自身日常生活上(如何应付女友对自己残忍杀死姐夫的看法,但不幸,要等到下集)。这种人物设置成为了矛盾发展的介质。而这种原则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是随着故事的推进而进化的。例如,一开始,迈克尔执行第一个行刺人物只是因为对方家族利用警方家族差一点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可是当大哥死去后,他开始盘算家族未来的规划,如何利用自己的实力杀死一些可以杀死的家族。这个原则也不断的演绎自己,将迈克尔从一个感性的人物转变为一个理性的人物。正是这样一个大原则与情节相互演绎,为对方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动机,教父无论在人物塑造上还是剧情上都是完整的。

《美国往事》:比起《教父》中的迈克尔,我更喜爱《美国往事》中的“面条”。不仅是因为《美国往事》讲述了“面条”一生的奋斗与挫折(教父只有短短的一瞬)构成了一个个人的史诗,更是因为在“面条”的身上,符号化的事物少了很多,人物的性格也变得更多样。“面条”不是一个只在乎兄弟情义的人,在他身上仍残留着野心。在是在更多的时候,这种野心被压制,但当他出现时,必然会造成悲剧的诞生(1.对待佩吉2.对待对他态度冷漠的黛博拉)。这种性格的转换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一步步在改变者。比如,当“面条”在执行第一个任务时,刚刚讲一个逃跑的人杀死时,就回到车里(手下不留情),问麦克斯:“如果下次他们让杀你,也许你忍得了,但是我不能”(兄弟义气)。这样一种人物塑造不但没有显得突兀(导致人们很难去定义“面条”是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的人),相反,这样的创造让我们看到“面条”人的一面,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觉得这样的创造与《红楼梦》中的“正邪两赋”理论相吻合。当我们觉得这部电影有着一种“面条”个人传记韵味的时候,不但是因为它有“面条”完整的成长轨迹,更是这种对“面条”的性格多角度展开。

也许,当我们回首“美国梦”这一主题时,我们看到两个鲜活的人物在不断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追求一个更好的生活。这样的追求没有像一般成长电影一样标签化,也没有像其他黑帮电影一样注重动作和大场面的拍摄。在《教父》中,我感受到的是震撼,而在《美国往事》中,我体会到是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4 《教父》《美国往事》:另一种美国梦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