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14-2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图片发自App

【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

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

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评析】

陈成子弑简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件大事,当时齐国的权亞陈恒把自己的国君给杀掉了。孔子把礼制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对这种以下犯上、残忍僭越的行为异常愤慨。所以在听到这件事后,还是前去求见鲁哀公,请他出兵讨伐陈恒,以匡正义。但是当时鲁哀公也是有名无实,所有权力都掌握在三桓手中,就让他去找这几位大夫。孔子又去请三桓发兵,结果被他们拒绝了。孔子很无奈,只好自我安慰,表示自己对这件事尽心了。

虽然如此,孔子这种对最根本的原则的坚守,仍有着重要价值。他提醒我们,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社会上都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是不可违背的,必须坚守。就当时来说,君之道就是不能违背的根本性原则。如果这个原則丧失,国将不国,一切都将陷人可怕的混乱。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执着地请求讨伐陈成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宪问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