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网球赛事上座率低 ” 问题(tbc)

作为一个网球迷,我喜欢看网球比赛。但凡有时间,特别是对于级别较高的赛事,或者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我都会选择看电视/网络直播。当然,和现场观看比赛比起来,电视/网络观看少了太多乐趣了。无疑,现场观赛的体验无可比拟。虽然现场观看网球比赛给我的体验非常独特又愉悦,我真正去现场观看比赛也不过两次,还是发生在同一届赛事,那就是2018年上海大师赛的半决赛和决赛。可以说,这唯有的两次现场体验,更让我了将来一定要观赏更多现场网球比赛的欲望。

说我唯有的两次现场观赛体验棒,我想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现场球迷的互动。无论是球员精彩的制胜球,不可思议的防守救球,还是球员之间酣畅淋漓的多回合对抗球,都能引得现场观众的喝彩掌声。特别是如果有诸如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这样的大牌球星出场,你总会感叹他们的球迷群体如此庞大,对自己偶像的支持如此热情。当然,球迷热情的参与,也往往能为球员注入额外的能量,释放他们更多的激情。你可以看到他们在现场球场的呼喊下,每赢下关键分时极其外化的激情昂扬。这样的氛围下观看网球比赛,就好像你也是场上的一部分,参与了这场比赛的胜利或者失败。

我唯有的两次绝佳的现场观赛体验,来自于上海大师赛的半决赛和决赛。这个赛事和这个级别贡献和决定了我拥有的这种良好的体验。具体分解,这种贡献包含几个关键因素 - 场内的因素:密集的观众,精彩的对抗,大牌球星,以及整齐划一的粉丝团;场外的因素:有趣的活动互动,和良好的餐饮体验。10年磨砺的上海大师赛,因为囊括了场内场外几个关键因素,才给了我这样的网球观众极致的现场体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密集的场馆现场观赛观众。

但这样美好的观赛体验,在中国的网球赛事中,并不是常态,甚至可以称得上“例外”。除了上海大师赛和中网外,目前在中国落地的网球赛事众多:包括WTA国际巡回赛和ATP250及以上级别的赛事有十余站,数量仅次于美国。而这些在中国举办的巡回赛级别的职业赛事,几乎都面临着上座率低的难题。我没有官网统计的精确数字,但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来看,平均的上座率一成都达不到。

上座率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致命的(虽然在中国的顶级网球赛事在依然在逐年增加)。首先,作为现场观众,这削弱了现场的互动氛围,从而降低了观众的观赛体验。特别是中国赛季往往在九月末以及十月,室外环境并不是那么友好。如果在阴冷的环境中观看几个小时的比赛中,没有热烈的现场氛围,现场观赛的体验甚至有点煎熬,更别说享受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往往一次不佳的观赛体验就会造成观众对这个赛事的抵触心理。其次,对球员来说,冷清的现场氛围也很难助力他们激发自己更大的潜力和激情去完成比赛。另外,网球比赛胜负往往在几分之间,场球上的球员在比赛时都不可避免的会有心理压力;而现场球迷热情的掌声往往有助于球员更投入比赛,缓解压力。长此以往的冷清局面,球员不可避免心理会有抱怨,甚至造成大牌球员不愿参赛的尴尬局面。再次,对赛事主办方来说,上座率低意味着票房收入低,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压力。目前除中网和上海大师赛实现盈利外,其他赛事的中国举办方往往主要靠赞助商收入,通常都是出钱赚吆喝,面临亏损局面。这种非良性的收入生态,很难维持赛事的持续运营。最后,中国积极引进顶级网球赛事的最大初衷是推广网球文化和借助网球赛事打造城市名片,而如此低的上座率似乎很难承载这样的使命。

造成中国网球赛事上座率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中国网球观众人口基数低。网球观众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己打网球的观众,二是自己不打网球但喜欢看网球比赛的观众。根据中国网协与国际网联(ITF)的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目前的网球参与人口(即体验过网球运动的)大概在1800万左右,网球人口(即经常参与网球运动的)在1200万左右。据《经济学人》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网球人口有望超过3000万。假设这些数据准确,那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呢?网球作为一项花费较高的运动,基本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其中,一线城市(一线特大+新一线)的网球人口比例占比接近一半,即19个一线城市的网球人口约为600万人口。其中特大一线城市的网球人口约占其中的1/3(即200万人),平均每城50万人。其他15个一线城市的网球人口为400万人,平均每城26万人。以武汉公开赛为例,其光谷中心球场可容纳15000人的座位。在网球人口中只要有6%的现场观赛渗透率,就可以保证100%的上座率。此外,除了打网球的网球人口外,还有不打网球但喜欢观看网球比赛的观众也可以渗透。从数字上来说,这似乎并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

TBC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究“中国网球赛事上座率低 ” 问题(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