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后记

最近在学校的公开课上,我选择做课题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掌声》。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因身体残疾而内心忧郁、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不得不上台讲故事。她本以为会被无情地嘲笑,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从此,英子变得开朗、自信,以微笑面对生活。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读来十分感人。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情境带入,点出主题。

上课一开始我就说:孩子们,今天来做课室上课,你们紧张吗?学生回答:紧张!我说:那我们伸出手给自己一个鼓励的掌声吧!随后我们师生一起鼓掌,掌声让大家慢慢放松下来。我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掌声不但可以传递鼓励,支持,还可以传递赞扬和肯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掌声》。以实际情境做引子,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快地融入教学中。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对比参读,蓄积能量,激趣设疑。

一开始我就出示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对比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英子在掌声前后的不同变化,从而真正做到了读中体味,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在朗读中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通过这样的对比朗读,无疑为学生解读掌声的魔力和魅力蓄积了更多的精神能量。同时也让学生产生疑问:英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出课文介绍的主要事件,促使学生有兴趣去一探究竟。

三、重视朗读,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交流感悟后,再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读出英子以前的自卑和现在的开朗,读出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和赞扬。这样反复品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懂得文中词句的意思,并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从而生成个性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积累,在品读中感悟,丰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真正做到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四、抓住题眼,紧扣主线,深刻体会。

在教学中,以两次“掌声”为题眼,紧扣小英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将掌声前后的英子进行对比,体会“掌声”带给英子的改变,深刻体会“掌声”的力量。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提出你不懂的问题。通过两次掌声的质疑解疑的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巨大震撼力。又提问:如果你是英子,听到同学们的掌声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在这种情境中帮助孩子进入角色,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获得积累,学会读书,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地走入课堂、落到实处。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升华感情,再次点题。

最后用作者董宝刚的话“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给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结尾,并呼吁大家:让我们大家伸出双手,把掌声送给自己,送给别人,送给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

虽然课堂上仍会有稚拙的痕迹,比如教师语言还需提炼、精简;教学水平还有待继续提升。但是我会不屑追求激情洋溢,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上处处散发着语文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声》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