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长安》讲述真实的大唐名人:李林甫的无可奈何,李白的求仕心切

文/辣妈Abigale

幼时学诗,常常困惑,为什么这么多大诗人诗才传千年却都怀才不遇事业不顺呢?

稍大点看剧,常常不解,奸臣那么坏,雄才伟略的明君都看不出来吗?

前几年看《沧浪之水》,看完一度郁闷。“为人民服务”的父母官,必须是要为我辈所不齿、熟练掌握厚黑学、拍马学的“大师”不可吗?

最近几年读史,渐有所悟:存在即是合理。

比如何谓忠诚?

唐玄宗弃长安,臣民死守长安,才是忠诚?实际上,玄宗逃走(注意,不是战略性撤退)后,臣民各自逃生,归附安禄山者数众。

表面上看,是臣民不够忠诚。但实际上呢?是李唐君主率先背弃了君臣之间的契约,臣民自寻出路,无可厚非。

就像今天,我们提倡对公司有忠诚度的品德,但前提是公司“以人为本”,一个对员工离心离德的公司,要求员工忠诚就是空谈。

类似的道理,比如善良。

再贴近生活一点,我们教育孩子不能打人,但若是别人打我呢?现在不少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孩子“打回去”。

话题继续回到安史之乱前后的长安。

关于长安的故事,或雄奇壮阔,或旖旎浪漫,每一个,都为这座千年古城添上了一笔瑰丽的注脚,但又不能撼动她分毫。

我们今天要讲的大唐名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01 绕不开的一代权相李林甫

大家熟知的李林甫是一代权相、奸相的代名词。然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共任用宰相26人。

几乎成为开元盛世代言人的姚崇和宋璟这两位拜相时间加起来也不过6年3个月,还不到开元盛世总计29年的四分之一。

而李林甫为相近19年,其中居首辅之位长达16年(与李林甫同获奸相之称的杨国忠只当了3年8个月宰相)之久。我们不得不思考,李林甫是否也有他的为官智慧。

事实上,李林甫虽然政治品格不高,但行政能力的确超强,为玄宗盛世的巩固与延续做了不少实事。比如:

推动大唐财政逐步开始从按人头征税向按土地征税的过渡;完成了帝国兵制从征兵制到募兵制的重大改革;主持修订了《唐六典》。

就连对他评价很低的《旧唐书》都说:宰相用事之盛,开元以来,未有其比。

另一个说明李林甫气场强大的故事是,据说李林甫是大唐唯一有足够威势遏抑安禄山野心之人。

安禄山每每拜见李林甫,他还未及说出的小心思总能被李林甫预先言中。安禄山因此将李林甫奉若神明,但有见面,即使是数九寒天也紧张得汗流浃背。

用现在的话说,当领导到这个份上,绝对有几把你寻常看不到的刷子。

曾经励精图治的李隆基,对李林甫宠信不衰,除了李林甫确有其才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李林甫虽权倾朝野,但始终无野心去威胁皇权,在贯彻帝王的政治意志上不遗余力,甚至有些家奴的做派。

这使得李隆基可以自琐碎政治事务中脱身的同时,保持对朝中大事的掌控。

第二点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李林甫主动承担了某些李隆基不仅不方便干,可能连公开说都有忌讳的“脏活儿”。

在李隆基的政治认知中,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一贯是太子。李林甫配合着对太子发动了连续三次几近致命的打击,史称“天宝三大案”。

讨好现任领导而得罪下任领导,李林甫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终局。

但如果拒绝配合皇权倾轧东宫呢?他根本就不可能坐稳16年的右相,甚至连能否当上右相都在两可之间。这不就是张九龄失势的政治逻辑之一吗?

李林甫之子李岫一直担心父亲会未权势所反噬。一次随父游园时看到一个苦力拉着大车走过,趁机跪倒在地,哭着对父亲说:“父亲久居相位,怨仇满天下,一旦大祸临头,恐怕想跟这个苦力一样都不可得。”

李林甫默然良久,喟叹道:“已经是这样了,能怎么办呢?”

是啊,能怎么办呢?这不也是我们当下很多人的现实困惑吗?关于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妥协,清高与世俗,诤言与逢迎,贫穷高贵与富有粗鄙……您作何选择呢?

02 名满天下却求仕不得的诗仙李白

我们熟知的“谪仙人”李白曾经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超脱诗句。

他的迷弟杜甫也为他写过“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瑰丽诗篇。

但他一生的“长相思,在长安”。

李白曾在42岁时奉召入长安,做了不到两年翰林。之后终其一生都将这段伴在李隆基身边的日子视作无上的荣耀,反复地咀嚼回忆,“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李白的两次婚姻皆联姻相府,虽然是失势的相府,但也满足了他对门第观念的认同和向往。

在当时的文人观念中,门第仍然保有其重要地位。同时代的王维出身河东王氏,杜甫出身京兆杜氏,崔颢出身博陵崔氏,王之涣归宗太原王氏,都是根基深厚的望族。

李白虽生性豁达潇洒,也始终勘不透“门第”这一关。李白的这种婚姻偏好,并非攀附权贵,很可能是心理补偿大于功利考虑。

李白曾在友人何昌浩的触动下,险些成为安禄山的入幕之宾。恰逢安禄山入长安而错过觐见。否则,我们将看不到后来的李白。

如果说李白前三次求仕是机遇不好:第一次入长安怀才不遇,第二次当翰林不到两年为小人所害,第三次起意追随安禄山是偶然为之。

那么,最后一次他选择追随叛逆的永王李璘,并且在李璘兵败后坚持永王军为“王师”,就是真正的政治头脑糊涂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李隆基逃亡蜀地,太子李亨掌握了指挥全国平叛大业的实力和大义,永王李璘仗着拥有部分兵权妄想割据甚至夺位。

李白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李璘阵营,之后仅仅一个月左右,永王败亡。这一个月的政治投机,换来了李白的身陷囹圄,甚至有性命之忧。

李白只是永王集团决策层之外的一介文士,但却是永王阵营中唯一的举国皆知的名士。

同期的名士萧颖士和孔巢父等人都清醒地拒绝了永王的招揽,高适还凭借追随太子平定永王之乱乘风而上,官至节度使。

这更能说明李白的政治认知之幼稚,宦途追求之热切。

他曾经写给永王的多首诗,被认为极度忘乎所以、昧大于势。自古以来,政治抱负严重超越政治才华而不自知的悲剧人物,李白必是其一。

一出长安,二出长安,附逆永王……这么多的困蹙悲泣,都无法湮灭李白的用世之心。

日暮途穷的李白只能去当涂投奔族叔李阳冰,并于62岁病逝于当涂。

李白去世一年后,一封朝廷诏书姗姗来迟,任命李白为左拾遗,即刻进京。

对于一生都求仕无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白而言,这一迟来的官位或足以慰风尘。

愤恚权贵是真,求官心切也是真。“诗仙”仅仅存在于他想象出的诗意世界。

03 乱世长安,小人物的悲情人生

长安,对于大唐王朝,是盛世怒放之都,是乱世离散之城,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猝不及防。

长安,还是多少人的念念不忘、求之不得、心底最深处的炽烈欲望。

王维曾在这里变节陷伪,后虽官至尚书右丞,却一度梦魇当年的苟且偷生,终于自请削官换弟,懊悔早亡。

力士伴驾多年,流放遇赦归途,听闻玄宗驾崩,“北望号恸,呕血而卒”。“千古贤宦第一人”令人唏嘘动容。

布衣宰相李泌在这里出山有成,激流勇退。终归隐衡山、留名史册,似乎是这些乱世人物里最好的结局。

在大时代的丕变中,诗人、宰相、宦官……每个人都深陷于走不出的盛世困境,每个人都在寻路突围,每个人都回不到他们梦想中的长安。

读史使人明智。

一部真实好读的历史大事件,一个个精彩绝伦的人物解读,想要了解更多,不妨翻开这本《弃长安》。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弃长安》讲述真实的大唐名人:李林甫的无可奈何,李白的求仕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