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情

        在现在的我看来,同情这种行为只关乎本能,只是因为特定的情境引发人的“恻隐之心”。换句话说,同情的本质决定我们无法主动去同情某个人或者事物,必须要让那个人或者事物的情境或者经历感染到我们,我们才会有所表示。

        因此,请求别人施舍同情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我们给一个乞丐一些零钱并不是因为他们问我们要,而是他们褴褛的衣衫、邋遢披散的长发、残缺的身体、可怜的眼神......另外值得说的一点是,同情并算不上什么高尚的情操,它同它的反面——冷漠——在本质上都是一个人的本性,同情之所以被人歌颂和赞扬,其实是文明的一种保护机制:生命,也就是文明的载体,需要同情才得以繁衍延续下去。

        这种进化论可以解释一个问题:我们进入城市文明之后,为什么身边的人变得越来越冷漠了?因为城市文明的特点是安全和秩序,生命并不需要通过同情,而是单凭自己的能力即可继续存活;另外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一些容易激发同情的场合:拾荒的老人、讨饭的残疾人、受伤与战乱......

        但新的一个问题困扰住了我:该如何解释《圣经》和佛教中出现的同情呢?那种慈悲为怀,悲天悯地,不为一己私见所蒙蔽,闪耀着神性的光辉的同情。目前想到的一点是:那种应该不叫同情,而叫博爱。无论是一个蚂蚁,还是一个人,在唐僧面前都是“阿弥陀佛”。毫无疑问,博爱是一种思想境界,这比作为本性的同情要更高一筹。

    ​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需要同情呢?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站在受害者角度考虑,似乎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出现:我们对同情的需求,来源于父母的养育。在我们儿时蹒跚学步而跌倒时,应对疼痛的本能使我们嚎啕大哭,这时父母走过来,将我们抱起,安抚我们,这种关系重复多次以后,我们便逐渐养成需要同情的习惯(美国杜克大学一项研究称习惯和脑回路有关),这种习惯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没有办法摆脱它,对一个从小缺乏关爱的人而言,他会更早独立,是因为他缺少依赖的土壤。

        而同情的需要也一样,这种人往往不需要同情,同时自身也更倾向于冷漠,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一些来自父母以外的他人的关爱,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我们大可以把同情和冷漠,看作是生物的性状,它的根源来自本性,但是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如果我们推而广之,是不是所有的情感,本质都与同情和冷漠这一对情感态度类似呢?这是一个更加艰巨的问题,期待日后有所头绪再与大家分享。


另外附上一个讲同情和共情区别的网址:

http://www.sohu.com/a/209501411_785446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