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难?那就把书“拆”了吧

图片发自App

有句话说,“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的减少,书是灵魂的粮食,不读书灵魂就会饿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读书对我们的重要性。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每当他们兴致盎然、立志多读点书而买回一大堆书的时候,就只是把它放在书架上装饰,因为他们捧起书的时候他们就会犯困;看着厚厚的一本书,他们就会心理自我暗示:这么厚的书,我工作这么忙,看完得花多少时间啊,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呢?

读书真的有这么难吗?如果你觉得难,那是因为你没用对方法,不如把书“拆”了试试吧。

“拆书”这个方法是我从《这样读书就够了》学到的。他的作者是赵周,浙大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去阿里巴巴做销售之后做团队管理,数据库营销培训管理。后来做的事都是与帮助职场人提升技能和能力相关。是“拆书帮”的创始人,也是著名企业培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

《这样读书就够了》作为成人学习类NO.1畅销书,我提炼出两个我比较关注的内容:读书为什么这么难以及如何做自己的“拆书专家”。对于这两个问题,作者都给出了让人满意的答案,读完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在这发展迅速的社会,很多人困囿于快节奏的工作生活里,忽略了很多,即使明白读书能让自己增值,也还是无动于衷。就拿我的同事小米来说,平时让她多看点书,她就说:“平时都上班这么累了,难得有空休息一下,还要拿本书来折磨自己,还是算了吧,你也知道我看不下去的,虽然书是个好东西。”相信,很多成人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或自身或身边的朋友。

图片发自App


书,既然是个好东西,为什么很多人对它敬而远之呢?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够了》概括出成人学习的三个主要问题:

没时间、没精力——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麦卡卢斯基曾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职场工作者的生活,如果能够保持一定的余地,那么就能够很好的应对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更好的承担风险,能够从事各种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也更有可能进行学习。如果一个人只顾着忙手头上的工作,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话,但他又渴望升职加薪,这就形成了压力与学习的矛盾。

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体

不读书的原因除了没有时间,读书外最常见的就是看不懂,记不住。看不懂记不住,主要是很多人认为看书就必须看完全本书,记住全本书。但事实不是这样子的。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也就是我们自己。不是让书来决定我们应该怎么读它,而是我们决定这本书应该怎么读。一旦搞错学习的主体就会变成无效学习。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有效的反思。看一本书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重要的不是记住,而是能够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上文我提到我的同事小米,她说她看书看不下去,很多次拿起一本书就半途而废。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你不需要读完整本书。因为任何一本书都有很多自己能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是自己不需要学习的。读书读得越多,不见得用的越多。学习应该是带有目的性的。要有针对性的去选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一本书里大概只有20%的内容是你能用到的。在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明确学习的目的。没必要在那80%的内容里浪费时间。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你就应该浏览目录,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对症下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掌握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如何去解决这三个问题呢?

要装备对症的学习方法论,这些方法论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不要求读完全书,可以利用零碎化的时间完成

(生存负载:就是指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

以学习者为核心——不是以书或培训师为核心

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与记忆

结合这三个特征,作者提出了做自己的“拆书专家”的读书方法。

如何做自己的“拆书专家”?

在拆书帮,其中一条理论说到“学以致用”,华盛顿曾说过“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所学的知识只有把它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这才是自己所拥有的,这才是学习的意义。“学以致用”是一种态度层面的东西,而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欠缺这样一种能力,叫做把知识转变成能力的能力。

拆书法可以锻炼大家的能力,它适用于是成年人,不以考试为目的,不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为目的,以自己为中心的这样一种学习能力。

就是你自己阅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可以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这个叫做个人层面的拆书法,它最终落在一个工具之上就是拆书帮的便签拆书法。


图片发自App

那什么是标签拆书法呢?我们从它的目标、原则、工具及其使用来了解一下。

便签法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效果。

它能缓解书太厚,读不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帮助读者集中注意力;聚焦于思考和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保持兴趣、效果外显化;方便事后查找和整理;可以加快学习进度;能更有效的处理晦涩难懂或重要的地方。

便签法的3个基本原则:对阅读要有不同的看法,明白读书的目的一定是应用;在阅读时保持清晰的思路;采用简单易用原则和使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签、笔。

使用工具:

三本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掌心大小为佳

分别用来做三类笔记: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你要说自己的相关经验、以后自己怎样应用。

一组多色指示标签。

一支笔

具体操作步骤:

确定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较快的速度阅读——遇到核心观点,重要建议判断对自己是否有用——拿出一张便签,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知识点或总结启发——回顾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用另一张便签写下来——用第3张便签写下结合读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设想以后会怎样运用——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指示标签。(所有便签都贴在相应位置)

便签法的操作虽然简单,但是也有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遇到简单易懂的知识,不需要使用便签,在重点内容下画线就可以了。写的内容要尽量控制在一张便签之内。

总的来说,要想自如地作用便签法,最具挑战的地方就是找出那三类笔记: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说出自己的相关经验、思考以后自己会怎样运用。

当你拿到一本书,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把书拆为三部分,把书本的知识跟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此告别枯燥地读完整本书的阅读模式,你会发现,其实,读书也可以很有趣也可以很容易。

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长进先读书”,人的脑袋需要用知识去武装,当你读的书越多,你会发现,书籍就是异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一座灯塔,为我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有些事情只是我们想象中的难,只要找对了方法,就会觉得简单多了。如果觉得读书难,不妨试试这个拆书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难?那就把书“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