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宋、明清

谈起宋代,就会想起《射雕英雄传》,会想起杨门女将和包青天,众多影视剧都偏爱宋朝,因为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朝代,创作素材相对广泛。

宋代

1

宋朝君权虽然相对强大,但是也要看皇帝本人的能力和性格,绵软的性子总是陷百姓与水火之中。

相权的削弱,让他们虽有发言权,但是没有处理大事的决定权,以至于在战争来临时,主战派与主和派就成为皇帝最为头疼的事情。

作为决策者要有杀伐果断的能力,足以担当起处事的重任。

2

大力发展科举,却重文轻武,与宋朝的皇帝喜欢舞文弄墨有着很大的关系。

虽然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以黄袍加身为开场,但是他的后代多以文学造诣高为主。

宋朝减去了科举入仕考察期这一项,表面上是省时省力,随之出现的问题就是空有理论知识,缺乏实战经验。文官压制武将,将士们在战场上拼命厮杀,朝廷里却层层克扣粮草和军饷,在很多的野史里都有记载。

放到现代,很多人都在考编制,但是考进去并不是高枕无忧,还要经过历练才能提升自我,服务于民。

3

宋朝的国防力量,先天不足,地理位置不如邻国有优势,后天也不足,因为兵也要劳作,吃垮了地方,导致老百姓有怨言,陷入得不到尊重的恶性循环中。相比这些不足,宋朝的文人倍出,三苏、辛弃疾、李清照、欧阳修等等,也是因为那个独有的朝代,成就了文人们表达不同的爱国情怀。

明清

当我们锁起国门,感觉自己很牛时,世界上的新兴国家却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

1

相权名存实亡,皇帝一人独大。

读到张居正太能干,反而因为越权被抄家,不免心生唏嘘。皇帝一个人握有实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不会大权旁落,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一个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去让别人为自己工作,还能让工作的人乐此不疲。很显然当时的皇帝,看不到这一点。

地方官员的问题,真正为民办事的被人盯得紧,联想到现在监督管理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当你非要在监督上做出业绩,那就很容易陷入找茬的境地,反而给基层工作者带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可见,得与失之间的拿捏要考虑的更为全面。

2

明朝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僵硬,不再是延续唐宋的文学考试,陷入“八股文”的怪圈。

秀才、举人,到进士及第,拔了三层还不够,进入当时的政府,还要再由专门老师指导,入翰林三年才能为官,这个漫长的拉锯战,不是一般人能够耗的起。然而,让人痛惜的是秀才和举人不一定就没有真才实学,但是制度规定他们没有成为大官的希望,因此造成人才流失的现象。

对于此现象,清代的秀才们更有发言权。

3

清朝,给人的印象就是闭关锁国,内忧外患,内有天国运动,外有列强虎视眈眈。

钱穆先生在书中说到,清朝,就是一个满族政府对于汉族的专制政府。满族部落可以学文习武,汉族人却要处处受到压制,出现各种抵抗运动不足为怪。

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会有反抗。尤其是当压迫施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

今天为止,整本书的共读结束,历朝历代都会有它灿烂文明的辉煌时刻,我们也要看到它存在的问题,更为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

了解一个时代,要全面去了解。了解一个人,也是如此。


齐悦梦想社群一营三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宋、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