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

        前段时间惊闻金庸先生去世,网站上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时脱销,内心染起了重读金庸作品的愿望,恰好搜到了傅国涌先生的《金庸传》。由于之前对金庸的生平经历知之甚少,所以暂且不论《金庸传》的真实度是否可考,傅先生的文笔才情暂且不论,今天就谈一谈我的读后感。

图片发自App

        读此书前,金庸于我个人而言,是我心目中的武侠小说的优秀作者,金庸之所以为我所知,也源于他精彩的武侠小说。读了此书,我对金庸先生的生平和经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金庸少年读书时恰逢动乱,年少即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又少年丧母,可谓命运多舛。后来凭借努力考上大学,又因选错学校,导致后来的“外交官梦”破灭,转而去《大公报》工作。从此与报纸及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从工作单位离职,和沈宝新集资10万元开始办《明报》。

      金庸写武侠小说事出有因。当时的梁羽生因写武侠小说得到广大读者喜爱,由于梁先生时间有限,金庸也开始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以吸引读者。

        办报之初,《明报》名不见经传,为了维持报纸的生存,金庸开始在报纸上连载自己的武侠小说,由于情节精彩,为《明报》保证了固定的读者群,也使《明报》一步步发展壮大。因武侠小说而挽救报纸命运的案例,古今中外屈指可数,由此可见金庸先生的小说读者之众。

      金庸的武侠小说塑造了一大批经典的人物形象,大侠乔峰,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聪明伶俐的黄蓉,木讷醇厚的郭靖……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丰富了我们的童年回忆。

图片发自App

        金庸先生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命运的浪潮摔打之后扬起又跌落的经历。金庸先生一生有三次婚姻,中年丧失长子,晚年亲手卖掉了经营一生的明报集体,想必他的内心也是如惊涛骇浪般汹涌吧。

      人生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避免不了被生活的潮流裹挟着前进,悲也好,喜也好,都是必须硬着头皮上。结合我自己的人生经历,虽未大彻大悟,亦是慢慢学会取舍,学会放下,学会释然,学会宽容平和。

        从前期一生正气的乔峰,憨厚纯良的郭靖,到后期的韦小宝,可见作者的变化。归隐一直存在的主题,无论是功成身退,还是无奈之举,“隐”是主线。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金庸一直推崇范蠡挟西施归隐西湖,所以归隐一直萦绕在武侠小说里。金庸最终也是选择了大隐隐于市。

图片发自App

        武侠的世界比现实生活要简单干脆一些,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