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线小城的生活一二事

上个月末带着娃从大理回到青海,让姥姥姥爷看看许久不见的小外孙,让他们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我也得以稍许清闲,娃虽然很黏我但至少不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美哉美哉。


小县城的生活清闲又生动。我爸妈之前务农,七八年前搬到县城这个小区住,这个小区里大部分都是农村拆迁重新安置或者稍微有点钱的农民自己买房住。这个小区沿袭了某些村里的特色,比如一堆大爷大妈扎堆儿带孙儿聊大天儿做针线活儿,偶尔饭点儿你家端一盘卤肉我家吵一盆洋芋津津(地方特色美食)一块儿吃饭,生活气息十足。当然了,也少不了聊各家的隐私,什么儿媳妇如何如何,儿女挣多少钱之类的,生活在这个小区里的年轻人幸福感较低,因为显而易见都成为了老年人的谈资。我蛮喜欢这个小区的,孩子多,带孩子下楼总能遇到同龄的小伙伴儿,不像在大理的半山腰上,半天瞅不见人。


街上也是蛮有意思。早晨我偶尔替我妈送大外甥上学,路上会经过一个劳务人员流动广场,这边形容找活干的短工为"站大脚的",感觉把找不着活儿站在那儿巴望导致脚都站肿了的迫切感给叫了出来。“站大脚的”不仅人数多,而且一来招工的工头大家都一拥而上,场面十分拥挤偶尔会导致交通堵塞。因为工头多开着面包车,直接停路边,很影响交通。我妈跟我讲过一个悲惨的案例,一位大妈刚从公交车下来就看到一辆招工的车,急忙跑上前去问询,结果急忙中被众人绊倒,被过路的车撵过,导致身首异处,真的是太惨了,劳苦大众在奔命中真的把命给奔没了。仅仅是一群“站大脚”的,场面还不足以太引人注目,大清早同找工作的一起到这个广场的,还有一群广场舞大妈,热热闹闹轻松自在,喇叭声传到老远处。我感觉到更多的是这种对比,些许好玩又有点儿唏嘘。总的来说,这个小城的文化程度和素质都比较低下,这一现象在小学生身上显而易见,家长从不会教育孩子爱护环境,所以小学生路过的地方零食包装七零八落,成人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普遍觉得垃圾可以随便丢,反正有清洁工。


撇去人文的成分,这座小城的自然环境还挺不错,小区旁边就是一个城市项目的小公园,遛娃好去处。周边也有大量的农田和野地,喜欢种地的也有地可种。在我心里,这座小城有他的可爱,有他的艰难,有他的不堪,也有他的豪迈,回到这里依然是回家的感觉。毕竟,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八线小城的生活一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