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执著的角度来实行。(越是去执着的东西越要放下)
2.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庙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护法,你必须要在法上下功夫。
佛陀是真理的发现者,三藏十二部的佛法是真理,僧众则是弘扬真理的出家人。 因此我们尊称佛法僧为三宝。我们皈依了三宝,就要明白护法的职责是护持佛法僧三宝。
尊佛、敬僧、发菩提心,圆满这整个过程就是最好的护法。也是修行及护法的真正功德所在。护法在佛法的末法时代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护法也是居士的本分。
作为居士应该明白,三宝门内,因果谨严不爽丝毫,每作取舍,如履薄冰,一旦不慎,果报可怕!一个来到寺庙的居士,必须慎因明果,时刻自省,善护身口意业。
末法时期,佛法渐微,众生业重福薄,障深慧浅,居士如理护持佛法才见真心!此时,护持僧宝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摆正自己的位置
很多居士往往认为三宝需要我们居士护持,这是很错误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慢心。
三宝给我们成就的机会,给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三宝教我们了生死、出轮回、证佛果。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佛陀给了我们法身慧命,这个恩德是永世难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心护持三宝呢?
护持三宝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我们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地对待三宝,尽心尽力地做好该做的一切。
一个好的护法居士首要的是觉己。在修学上勇猛精进,脚踏实地的行菩萨道,精行六度万行。时时处处事事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用自己的修行来弘扬佛法护持佛法。
自己三业不清净,不能严守净戒,不能精进修持,你如何护法?
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
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有时对师父也指指点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放错了位置。这种贡高我慢之相正是我执我重的外在表现是非常可怕的。
以清净心做事
寺庙是出家人安身立命的处所,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是悲智愿行的学习处,是同修共参修养灵性的菩提苑。
寺庙、道场是清净的神圣地方,是修行成就我们道业的地方,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不论到哪个寺庙或佛堂,要遵守六和敬,遵守寺庙的清规。
规规矩矩遵守规矩你就福德无量,如果破坏规矩就业障无量。寺庙不是菜市场,要守护好自己的三门,让身口意保持清净,特别要善护口业。正是:“群居防口、独处防心。”
有个别人专爱搬弄是非,不是讲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的,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还有的居士争强好胜爱出风头,在道场拉帮结派,总想自己当老大。把一个很清静庄严的道场搞得四分五裂。还有的居士嫉妒心、嗔恨心很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造谣中伤。甚至师父对某个居士多说了几句话,他心里也特不自在。如此等等现象令人痛心疾首。
在此奉劝护法的同修,你是真心护法就要心无所求,不求回报不求福报,以一颗清净心认认真真做事,平平淡淡做人。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你所做的一切诸佛菩萨会知道的。功不唐捐,诸佛菩萨会加持您的。
恪守居士的本分
作为一个居士要不惜生命,不惜我们的财物来护持佛法护持道场。如果你真心护持某一个道场,护持某一个师父,就不应计较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对对错错,当全力维护道场的清净和居士间的团结和谐。
护法不是买卖,更不是交换。护持三宝是你修行的投入,是自己在成长。在成就道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作为一个好的护法,一定要放下自我,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要团结来道场的所有人,包括诽谤中伤过自己的人。对这些人我们要心存感激,是他们教你修忍辱,为你消业度你成佛。
做人要谦卑诚实,做事要低调、不张扬、不虚夸、不浮躁。为人处世要慎之又慎,要有大智慧,千万莫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心底无私天地宽,人无所求品自高。有一颗随缘心,你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有一颗不贪心,你会更快乐。
真正的居士是什么样子?佛不是让居士都必须出家,也不是让居士变成一个奇怪的人。
真正的居士,是在了悟到宇宙人生万法万物的真相,明白了万法万物无非一人一念之所随缘变现的真实,之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安住当下,和光同尘。进而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利用佛法降伏自心,消除傲慢、嗔心等烦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做好,在家庭生活里把责任尽好,时时事事处处做世人的榜样,一切为众生着想,随时成就官员菩萨,商人菩萨,工人菩萨,农民菩萨,等等诸佛菩萨摩诃萨!!!
为了佛法、为了三宝、为了道场、为了护法,我们可以舍弃生命,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做一个真正的修道人,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无我中求进取,在奉献中求幸福。
以自己的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法的实践来庄严佛、庄严法,庄严自己、成就自己,早证菩提。
祈愿末法时期护法居士,得佛知见,如理护持佛法,护持三宝!
随喜赞叹发心修建寺院的居士大德!
随喜赞叹如法真心护持三宝的居士大德!
祈愿四众和合,佛法兴盛,众生皆依佛法得离苦海!
3.到你真正要往生的时候,佛当年讲过这个话,到你真正要往生的时候,你连佛法都要舍下,不要说别的了,知道吧,你执着这一切你就往生不了,你知道吗?
4.佛法只是一条船,他渡你过了河,然后你到了河对面就要下船了,你知道吗?就是说佛法相当于就是一条船一样的,你明白吗?
5.不把境界上的话套在任何上。
6.回答师父,如果知道,要说知道了什么,要有内容。
7.南无阿弥陀佛。
8.为什么诵经、拜忏、礼佛,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种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果从未欺骗过众生,惟人自欺,无视因果。到头来,果报还是要自己承受的。
我们常听到“业因”和“业果”这两个名词,而“业”又是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出来的,当产生结果的时候,就是业果。
为什么诵经、拜忏、礼佛等等会改变我们的命运呢?是我们把不好的东西交给佛菩萨去处理,然后佛菩萨改变我们的命运吗?当然不是!佛教是教育,这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我们离苦得乐。
所谓离苦,是指远离烦恼,出离轮回。所谓得乐,是指不起烦恼,获得究竟的快乐。学佛的过程就是认识烦恼的过程。
烦恼的根源在于心,当心随境转的时候,烦恼随之产生。而心怎么会跟随外境而转呢?习气在作怪。这个习气就是深藏我们内心的五个小偷:贪嗔痴慢疑。
也被称为五种心毒。这五种心毒不去除,我们就无法摆脱习气对我们的束缚,就无法避免烦恼的产生,也就无法远离痛苦。所以佛教的一切教育手段,说白了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改变我们的习气,让我们从旧有的习气中拔离出来,挣脱出来,回归到正常的状态。
佛法不是魔法,不是你今天念了一部什么经,今天坏事就走了,好事就来了。如果有这种想法,那也是一种妄念。人们平时干坏事的时候,都知道会有坏的结果在后面等着,但是侥幸的心理不依然促使人们去做那些坏事吗?
如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立显”的话,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恶了,因为再傻的人都知道作恶马上会有报应,而报应是痛苦的。
正是因为“从因到果”需要有成熟的时间(我们种个种子下去,不也需要时间才能成熟结果吗?),很多人因为“短视”,看不到这个果何时成熟,甚至侥幸的认为这个果不会成熟,所以就胡作非为,等到果报成熟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这都是源自内心的无明。
如果我们不希望“恶因产生恶果”是“立显”的话,又凭什么希望“善因产生善果”是“立显”的呢?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如果指望今天念一部《地藏经》或《金刚经》,明天家庭矛盾就没有了,工作也找到了,考试成绩也上去了,分手的恋人又回来了......等等,你觉得这可能吗?这样想的人,无疑是在迷信佛教,是在把佛教当做硝酸甘油用。
常说修佛就是修心,学佛就是学做人。那么我们要修什么心呢?要修出离心、修慈悲心、修菩提心、修平常心、修精进心、修布施心、修忍辱心......
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是佛菩萨,佛菩萨怎么做,我们就跟随他们怎么做。这样才能最终成就完美的人格,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嘴巴只是当做一台复读机来用,我们在做功课的时候,心还在外面飞着,做完了功课,对身边人的态度一切照旧,对众生的态度一切照旧,做事的态度一切照旧,甚至还有更坏的情况出现,就是旧有的习气不但没有消除,又增加了一些不好的习气,把“我执”修得更好了,请想想,这能改变我们的心,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
所以学佛一定要持戒(不持戒你的桶是漏的,可能漏掉的福报比积的福报更快),不要一边修福,一边造业,这样改变不会大的!
经常要检视自己的心,每一个起心动念,包括一切语言、行为,有没有六度般罗密在里面,念经、行善的发心或者动机是为什么,(是不是想得到什么,想攀比什么等)检视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禅定。
真正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就是在修行布施,发觉自己不好的念头当下忏悔,就是在持戒,忏悔之后发愿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恶习,这就是在修忍辱,当你每一次去这样做的时候就是一次精进,每一次精进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智慧,这就是修智慧波罗蜜了,这样以六度般罗密修行佛法才是走正道,才能真正改变自己。
佛法的真谛是慈悲和空性,自净其意,远离一切相,而不是凡事先想着自己会不会受害,因为害怕自己被干扰,被冤亲债主害,才要修法回向他们远离自己。
这样的发心你们觉得冤亲债主会原谅我们吗,我们应该有的慈悲心是什么,即便这些众生会伤害我们,但是为了利益他们,我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要利益他们,这才是佛法的宗旨!
要想学习好,首先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学佛也是一样,要想把佛学好,首先要端正学佛的态度。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佛态度(发心),也是很难成就的。
9.“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对一切苦不厌离,这才能守护佛的无上法门。
10.
当我们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的时候,这时候有没有五俱?没有了!这是单独,这叫“独头意识”。也就是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身体也没什么动作,只是嘴巴专一地念佛,这叫“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的时候,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种种子就会怎么样?神识飞扬,就会浮现出来,就会躁动不安。
所以,有时白天忙于事情,没感觉到烦恼;等到晚上静下来时,就会追思过去种种境遇,难离难舍,甚至到了三更半夜还难以成眠。这就是独头意识的作用。
当然,独头意识有“散乱独头”(像刚刚讲的,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有种种的念头,这是散乱独头),也有“梦中独头”,因为躺在那里入眠之后做梦,眼、耳、鼻、舌、身都没作用了,那时候在梦中居然还能听到声音、看到景象,还能做种种动作,那是“梦中独头”。
还有一种是“定中独头”,入定,那也是第六意识的范围,一切没有离开第六意识。
从这里可以了解,我们静坐念佛的时候,更能感受到我们真的是博地凡夫啊!烦恼之强盛,杂念之繁多,平常没有发觉,以为自己很清净、自己根机很锐利、很能够修其他的法门。
一旦静坐的话,才发现到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散乱。
静坐下来,没有精神的时候,睡眠不足,就会打瞌睡;一旦精神好的时候,就是天南地北,上穷碧落下黄泉,种种追想,该想也想,不该想也想,有意义没意义都在想!所以称这个想叫“妄想”。
为什么说“妄”呢?本来世间万法,物质界也好,精神界也好,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相聚就生,因缘离散就灭。而这个因缘是时时刻刻都在变的。
譬如过去有过去的因缘,过去有过去的人、事、物,可是过去已经过去了,事过境迁,人物不再,当时的心、当时的境已经完全转变了。这个时候,再追想那个时候,已经完全不相应了。
可是我们凡夫都有执著,都会去想。那从这本身来讲,是实在的吗?不是!是虚幻的。所谓“有想皆妄”,所以说“妄想”。
我们凡夫都难免这样,所以,我们凡夫可悲、可怜、可叹就在这里。
这样的凡夫,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超越三界六道,那是没办法的,可是如果靠弥陀的力量,那就易如反掌。
11.咄咄胡为寐,螺蛳蛤蚌类;
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12.快来对照看看,你是“正常的”佛教徒吗?
初学佛的朋友经常会问
“我要怎么修行?
要诵什么经,
持什么咒,
做多少功课合适?”
什么是修行?佛教讲的修行,并不是简单的外在形式,而是通过这些形式帮助我们引发内在的智慧。佛法修行特别强调“修心”,所有外在的修行形式,最终都要反馈到内心的转变。
学佛,你学错了吗?
很多初学佛或者学偏掉的人,其实都没懂什么是佛法修行,一门心思想要勇猛精进,最终导致生活出现种种问题,不管家里的事情,不照顾孩子,不做家务,甚至都不工作了,只想着一心念佛诵经独自修行。
这些行为常常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大的麻烦,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引起身边人的不满,以致对佛教产生极其恶劣的印象,甚至诅咒诽谤佛教,带来各种不良后果。这些都不是一个“正常的”佛教徒所应该呈现的生活状态。
到底,什么是修行?
佛法修行,修的是慈悲心,般若慧。
我们的心可运用到任何地方,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处处都是心念所及,都是修行的地方,并不单单只有诵经拜佛才是修行。
什么是修行?把佛法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修行;用慈悲心关照身边的每一个人,是修行。
修行不是逃避,不是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然后所有与这个理想环境不合适的外缘都断掉,这不是修行,而是一种自我催眠式的逃避,是极度自私的表现。
看自己,是否是“正常的”学佛人?
一个真正的学佛人,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处理好身边的人事物。生活中,每一时、每一处、每一念都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处处修,心心念念都是道场。
检验一个学佛人学到什么程度,学得是否正确,看他的日常生活就好了。一个善用佛法、会修行的人,一定不会把家庭生活、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更不会让别人因为自己而厌恶佛法,甚至诽谤佛法。
他会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平衡好佛教修行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关系,让身边的人更愿意接触佛法,学习佛法,真正地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佛法出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要让你的修行脱离生活,走上歧途。
嘴里念这叫“叫”!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想的都是乱七八糟的,所思所想都是贪嗔痴慢疑,所作所为都是杀盗淫妄酒。心是贪嗔痴慢疑,嘴里是“阿弥陀佛”。
心里念的是魔,嘴里念的是佛。这不叫念佛,叫“叫佛”、“念魔”!这样还能好吗?“我身体不好,怎么办?” “念佛,念佛就好了。”
过几天、过几个月,又来电话,“哎呦,念了,不管用,还不好,怎么办?” 不是不管用,你念的是魔,不是佛! “我念的是阿弥陀佛”,对,你嘴里念的是阿弥陀佛,但你心里想的都是魔啊! 因为你心里想的都是世间乱七八糟的琐事,都是贪嗔痴慢疑,这样念佛肯定没有用。
念佛肯定能管用,不管你头痛还是脚痛,但是你得会念啊。你心里念的是魔,这不是着魔了吗? 心和口一定得相应,心里想的是佛,嘴里念的是佛,这样才是对的,这样才是念佛的。
念六字真言,你最起码得有慈悲吧!真正念观音菩萨的时候,就要念菩提心,念慈悲心。什么叫念慈悲心?心里多发慈悲心,这才是真正念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的本体是什么?嘴里念这叫“叫”!
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才是观音菩萨。“南无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他的名号。那真正的观音菩萨是什么?是大慈大悲。你念观音菩萨的话,要念大慈大悲。不念大慈大悲,你嘴上“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不是念观音菩萨的,你也没有念大慈大悲啊!
念佛的心真不真,勘验关头,须在欢喜、烦恼中取得证明。这时,真假的心,很明显地可以辨别出来。
大抵上,真心念佛的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还是念念不间断的。因为欢喜动他不得,烦恼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然不能动,那么,死生境上,自然不会惊怖。
现在人念佛,遇到一些微小的或喜、或怒景象,就把‘阿弥陀佛’撇到脑后去了,怎么能得到念佛的灵验呢?
13.你有妄想、有攀缘心,这就是污秽不净;你没有妄想了,没有攀缘心了,这就是清净了。
14.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要想事事顺心,只有多种善因。
世间一切万事万物皆要遵循因果规律,
任何一个事情都有他发生的原因。
世上没有无因的果,
更没有无果的因。
若出现这三件迹象,
可能是佛在提醒你,
别再损耗福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