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争吵排除手册》

图:On the Road Date:1856 Artist:Jules Dupré French, 1811-1889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部分在社群层面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不论输赢,如果该争论可以论证出某一方是个傻子,那至少是有所贡献的,有结果的,可以劝其就医,祝其早日康复。

可无论你如何论证,只要你是预设前提的,那么一定会得到如下结论,傻子是不会上网的,但凡会上网的,就会有犯傻的时候。

就着某一观点去论证对方是个傻子根本就是自证自己的思维狭隘。

别说是就事论事,举证充分的证明某件事的对错(对错就是我们预设的前提),我们也常常把自己的观点看作是自我(维护自己的观点看作是在维护自我的存在),这样是无法看见真实的,真实的往往难以下结论。

解释和争论,尽量只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这个人很重要,没有结论无法前进;一个是这件事很重要,没有结论,这件事无法推进。

现实本身是不讲道理的,大部分现实情况下,以上两种做法皆可抛弃,君子不器。面对不讲理的世界,你要问自己,不是问别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做人太老实,终会混淆秩序与正义的区别。


  • 目录
  • 一、引言
  • 二、谈话
  • 三、沟通的具体实践
  • 四、交流的具体实践
  • 五、沟通异常的情况
  • 六、缺乏经验导致的错误认知
  • 七、如果冲突已经产生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

一、引言

当一个人,他说「你这道菜是不好吃的」这句话时,并举例「不是厨师,也可以评价菜的好坏」,以此来佐证自己在做评判的行为事实,暂且不论这个论据的可靠性。

在这样的谈话中,你们之间在没有定义什么是好吃什么是难吃之前,单从这样的言论来看,与之交谈的人是无法准确读懂说话者是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的。

他提供的语境含糊不清,这个「好吃」指的是「大多数人会觉得不好吃」,还是指「这道菜不合他的口味」,更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表明,他的主观感受,可以代表大众的感受。

一场谈话要想顺利进行,除了双方准确读懂彼此言论字面意思以外,还需要读懂说话者背后的意图。

就如上面那个例子,我们并不能够确定他是想要传达他对这道菜的感受,还是想要传达他的口味喜好,又或者仅仅是下意识的随口一说。

表达对此事不关心的态度,也有可能是想要表达对你这个人的不满,企图通过这样的言辞来传达对你的请求。

作为听话的一方,很容易将「你这道菜是不好吃的」这句话当作一种评价、指责和反驳,他觉得这道菜不合他的口味。

结论是以自身的「我」出发,而忽略了客观环境也与其他人有联系。这种表达方式会激发听话的人的自我辩护意识,很容易引起他的不快。

更有甚者会将其视为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敌对,会以「你行你上啊,你自己都不会」等等辩词将谈话引至无休止的争吵之中。

本文旨在探讨和解决这些日常谈话中产生的「低级冲突」,笔者认为类似这种因为对谈话细节上的不注意和不重视造成的语言交流障碍都是浪费心神且毫无必要的。

我们有理由和必要性去掌握相关知识,提前规避这种无益的冲突的发生。

我希望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通过归纳和总结一些特定的行为意图标识,帮助你区分和掌握谈话中造成冲突的原因,借此减少精力的消耗,提升谈话的效率,使我们生活中难得的谈话更有意义。

当然这些归纳受限于我的个人经验,无法囊括所有谈话场景。书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要改善工作中出现的低效的沟通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所以归纳的内容会向工作方面有所倾斜,它并不是全面的谈话指南,请按需采用。

二、谈话

谈话是什么

我们无需一个很准确的机械定义,谈话不是死板的,不过为了准确的表达我想要向你们传达的意思,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它一个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定义:

所谓谈话,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人互相说话,交流传递彼此掌握的信息,这种信息无外乎四种,事实信息、情绪信息、主观判断和其它。

既然是交流,它必然是双向的。如果仅有一方进行言论的输出,一方只管着接受;又或者双方只顾着自己的言论输出,而没有对对方的言论进行准确反馈,那么这场谈话显然是不顺利的。

谈话就无法发挥它社交上的职能。谈话的社交职能是指,通过交换信息这一手段推动事件的顺利进展,以此实现双方各自的目的。

因此,根据目的性的强弱我们可以把日常谈话简单分类为交流与沟通。

交流的双方没有那么明显强烈的目的性,通常是交换彼此的想法和见解,求同存异,不执着于意见统一;而沟通更看重的是结果,拥有明确的目的性,力求双方意见可以达成一致。

当然,现实生活不会有那么明确的区分,对达成目标的渴望程度会随着人、时间、场合的不同和事件的发展不断变动。

沟通的需求在工作中较为常见,而工作中又不止于工作上的沟通,也有同事之间的关于彼此生活和个人情感的交流,通俗的说法就是聊天。

为了应对这种具有发展性的变化,我再引入一种分类,根据谈话的性质,又可以根据它传递的信息的主要属性分为逻辑性谈话和情绪性谈话。

逻辑性谈话侧重于某一事件的线性发展,聚焦于事件的起因和结果,谈话的内容主要就是事件的发展过程,谈话的目的是求得一种解决方案或者得出某个结论。

这种谈话一般都把精力集中在关键性的目标结果上,也就是,是否成功解决问题了,因为想要解决问题的这一念头,通常只有想要解决和放弃解决这两种变化,所以无论过程如何发展,所有谈话内容都会引向目标。

当得出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大家一致认同时,这场谈话算是结束了。

情绪性谈话通常毫无目的性,没有逻辑,语言组织的结构通常是发散性的,是人们之间进行情感宣泄、共情的一种手段。

这种谈话的说话者仅仅只是想要表达感受和阐述事实,更关注现状,不会把精力过多放在事件的发展上,谈话的目的是交换彼此的感受和见解,并希望得到良好的反馈和认同。

一场轻松愉快的聊天都不会有清晰的目标,你一言我一语,谈话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共同点,唯一相似的就是都体现了当下的心情状态,所以聊天要愉快,心情很重要。

聊了一大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道听途说、街头巷闻、花边八卦等等,聊的是什么呢?聊的就是一个心情。因而开始和结束也都看心情。

通过归纳相同特征的谈话内容,有助于我们去界定和判断当前谈话的内容,方便我们预测谈话的发展方向,接着是构建几套谈话模型,将谈话的流程标准化。

当你在脑海内建立了框架,就容易对一场谈话有整体的认知,说简单点,就是对什么是谈话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谈话有了标准,我们就容易去排查语言沟通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因,谈话就可以顺利进行。

如果能发现对方的谈话诉求与自身不一致,通常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没有在一个频道上,你就可以选择表明自己的诉求,或者选择改变自己的谈话方式,以使自己与对方的诉求达成一致。

产生冲突的原因

笔者将工作中容易产生的这些冲突的原因归为五大类:

第一类,交流的某一方默认沟通对象和自己有相同的三观(信仰)、社会期望和语境(语言的文化背景、情绪景象、时空环境等)。

但凡有一方能够理解个体存在的差异,都会尝试通过不断地倾听和询问来校准彼此交流存在的信息误差,不至于陷入无意义的争执当中。

绝大多数情况,两个人就一件事谈论时用的相同词汇,双方对此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太过武断就会让双方产生误解。

所以我们才需要反复的沟通来描绘对方说话时脑海内的情景,确认说话者的立场和背景。这样才能够更精准的理解说话者阐述的内容所表达的具体含义。

第二类,双方说话不够严谨、精准、缺乏逻辑性,语言结构主次不清。

我们的日常交流不可能单单通过语言,语言本身存在的缺陷,传递的信息有限,而且组织语言的顺序和结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所以才需要形式逻辑辅以释义,用来约束信息所指代的范畴。

然而逻辑并非万能,在你无法读懂对方意图时,根本无法准确给予回应。当对方本身就缺乏逻辑性思维,你跟他讲逻辑就是对牛弹琴。

这种情况就需要凭借经验猜测说话者的意图,复述出来,让对方答复,如果硬生生的要求对方说话讲逻辑一点,可能会把矛盾转移到其他地方,本末倒置。

第三类,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当有一方不明确意图或不敢表露意图时,听话的一方就无法给出准确的回应,沟通没有进展,或者曲解了对方的意图,这就容易造成误解和争吵。

我们中国人普遍认为说话目的性太强是不礼貌的行为,伤感情,因而存在一种由来已久的情况,大家说法都很委婉,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

虽然这是正解,但是也需要看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不能那么死板。

如果一方只想要得到认可,不好意思直说,而另一方认为,要是认可了对方的言论,就无法满足自己的利益的需求。

这就造成,大家都在一个频道上,谈论的也是同一件事,说话精准没纰漏,可双方的意见就是无法达成一致,这种情况,矛盾点不在解决方案和结论是否正确是否双方都认可,真正的矛盾点在于双方的诉求没有达成一致。

我以为你不赞成这个方案,是因为觉得这个方案不好,所以我不断调整改进方案;可是你却认为我是想要剥夺你的利益,所以无论我的解决方案再完美,你显然都是不会答应和认可的。

第四类,沟通时没有把握适当的距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距离,如果一个人说话没有掌握合适的距离,你可能就会感到不适应或者觉得被冒犯。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对彼此了解的程度之上,对彼此的了解程度也是建立信任的基础。这些关系的建立都是循序渐进,有一个过程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个人边界」和「社会期望」的问题。一个简单的解释:

个人边界是指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以此来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你对这种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

社会期望是指社会或群体根据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提出的希望,它所反映的是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两种概念有些许差别,并且有时候存在矛盾。当社会认同的行为规范允许的情况下,也有人不能够接受。

有必要提到一点,网络模糊了个人边界,并且创造了可以无视社会期望的环境。这使我们对这种潜在规则没有足够重视。有些行为在网络上理所当然,放在现实环境中就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特别注意的是,上述几类情况往往不是各自单独存在,通常是多种组合同时存在或者来回切换。

第五类,双方利益因为客观因素无法达成一致。

除非有一方妥协,忍让,否则只能看谁的拳头更硬。最近经常发生。

抽丝剥茧,你会看到剩下的,你的利益、他的利益。你所谓的同我交流探讨,是想要跟我探讨问题的本质,还是打算对我进行教育再改造?

三、沟通的具体实践

沟通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更多是以解决实质性问题为目的。

(更多具体技巧有待评论区补充)

在生活与工作中,通常都需要沟通来解决问题和协调工作。既然是要解决问题,那么了解的情况越全面越有利于沟通和后续工作的进展。

很多人不善于沟通,不知道如何开始,本章节着重介绍一套简单的高效能的沟通流程,这套沟通方式侧重于提升效率,方便练习和学习沟通技巧。

(1)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说清楚现状,明确的表明意图。

详细的告知问题,帮助别人理解你的来意和问题,从道德上讲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从实用性来讲,别人更容易理解你的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可以更快的帮助你。描述尽量精准、全面、简洁。

这时候你要确认,对方是不是也有进行沟通的意向,如果对方显然在忙、心情不好或者其他因素原因导致不想沟通,选择其他时间是最合适的办法。

(2)开放式的提问,帮助你了解对方所掌握的信息。

当双方已经进入沟通阶段,确保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会出现两个情况。你会成为提问者或者被提问者,两者的扮演的角色不同,沟通的应对方式也不同。

简单来说,封闭式的提问,是只能回答Yes或No的问题;而开放式的问题,是能够让回答者简单的描述状况的问题,比如How、What或Why。

如果只会问封闭式问题,就会陷入一问一答的窘境。两种提问方式交替使用,会更有效率。

对于被提问者,尽量不要去评判,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没有足够语境的评判会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种指责。

很多时候因为对现状掌握不清楚,会喜欢用反问句式,反问就有评判和指责的意思在里面,很容易让人误解,实际上你只是想要了解情况。所以提问方式要采用叙事口吻,客观的进行陈述。

  • 例如:这个这么简单,你难道都不知道?
  • 改成:你好像不太擅长这件事,是吗?

(3)适当的表达一些感受和想法。

在双方沟通了一段时间,进行了一些互问互答的过程之后,双方适当的表达彼此就此话题的个人感受与想法,有助于他人更进一步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应该以,我个人认为,我觉得,的句式陈述自己的观点,声明以下描述是自己的主观判断。如果有不满和愤怒的地方,应该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你对此事感到生气,要是你不这么做,对方可能认为你根本无所谓。

不愿意说出来,从结果来看,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什么叫做不负责任呢?不对事件或人做出回应。你对自己都不上心,那你也怪不得别人不对你上心了。

同样地,对于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和优点,应该敢于称赞。

  • 例如:你让我感到很生气。
  • 改成:这件事的发生,其结果让我感到很生气,有可以改善的办法吗。

(4)倾听是沟通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多人觉得倾听是单方面的事情,只要认真听就够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这是不够的。你无法保证自己认真听就一定正确理解了对方表达的内容。

出于这一层考虑,特别是为了从根源防止,因为会错意而造成的后续问题,我们作为倾听者有必要正视自己的态度。

如何倾听?一个简单实用的技巧就是,用自己的话去复述,你所理解的,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以求对方的确认,通过这一简单的手段给予说话者反馈,检查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正确的倾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认真注视对方;2.肢体语言与态度一致;3.觉察感知对方的说话内容;4.通过复述给予反馈。如此反复。有必要的话,还需要把对方说话的内容核心要点提炼出来,进行总结

使用这一技巧还需要注意四个细节:

  1. 肢体语言是否与态度一致;
  2. 是否给与对方反馈;
  3. 是否过于轻易的下判断和结论;
  4. 不要随便附和、不要随便打断、适可而止。

简单来说,如果你想要让对方知道你有在认真听,你就该注视对方的眼睛,适当的表示赞同,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但是有时候你虽然态度上是认真的,但是行为却表现的很不在意,显得很心不在焉的样子。反之如果你没有继续沟通下去的想法,你该明确的告知对方。

当然,仍旧有一部分人在奇怪的地方异常固执和自负,他们认为自己绝对有能力简单听一下就能够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无需觉察感知,并且对此事毫无自觉。

虽然属于极少数会发生的状况,为了确保工作顺利进展,这时候是有必要去要求对方复述自己表达的内容的。

如果对方复述有遗漏、有偏差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及时纠正。说话者也需要给与听话者反馈。

我们说话的时候很喜欢下判断,什么是什么,主谓宾,因为我们的思维会被语言结构干扰,这就时常造成一种情况,你明明只是想要表达事实和个人感受,说出来却像是在指责对方,评判对方。

评判就是随意的去进行比较。

更好的做法是,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去与对方共情,建立联系,给与认可,表示理解。

不要假装出很认真的倾听,不断附和对方,不要在对方还未说完的时候,随意打断,实际沟通时要根据场合和时间,敢于终止谈话,懂得变通。

(5)提出请求和表达感谢

如果你上述的(1)(2)(3)(4)已熟记于心,那么当你要提出请求和愿望时,自然水到渠成。

如果要求合理,或者是为了工作顺利进展有必要的话,敢于提出请求。

最后,应该礼貌的表示感谢。

四、交流的具体实践

交流具有较弱的目的性,更多是以表达感受与交流情感的为目的。

(更多具体技巧有待补充)

  1. 语言扁平结构;
  2. 发散性思维;
  3. 信息密度;

这一部分等以后有时间再写。

五、沟通异常的情况

上文我们已经探讨了产生冲突的几种常见原因,在这一章节,笔者打算归纳出几种少见的情形。权知轻重,度知长短。与以下具有这些情况的人进行沟通是非常消耗精力和时间的。

能尽量避免就尽量避免。我们排除因为疾病和过度疲劳产生沟通异常的情况。使用成语是方便我自己记忆,不用纠结为什么。

当然我敢说肯定有很多读者压根不会看到这里,就在评论区里留言,为什么使用成语,这个成语使用得不准确如此云云,自媒体平台的留言功能大都供评论筛选功能,这功能还是蛮实用的。

(1)词不达意和社会期望

  • 能够解读感受、评判、指责与请求时故意曲解。
  • 过度表达情感违背社会期望,诉诸于这种手段动摇你的认知。

(2)以己度人和循规蹈矩

  • 只用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他人的行为和主观臆测事件的发展。
  •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他们只是认为自己在遵守规矩。

(3)妄自菲薄和逆来顺受

  • 不自信,通过自我贬低达成言行一致。
  • 没有自我,无法独立思考,自我放弃。

(4)阿谀逢迎和刚愎自用

  • 认为讨好是实现自己目的唯一手段。
  • 只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5)无的放矢和含糊其词

  • 自己都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意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因为害怕而不敢表露意图,选择逃避,不敢把话说出来,过于在意他人目光。

(6)人云亦云和断章取义

  • 随大众,没有主见,不对自己负责任,不对他人负责。
  • 不弄清楚事实和事件的全貌,听风就是雨,下判断过于轻率,目光短浅。

(7)颠倒是非和吐刚茹柔

  • 揣着明白装糊涂。
  • 牵扯到利益,欺软怕硬。

六、缺乏经验导致的错误认知

  • 自我感动:认为自己想要的就是别人想要的而没有察觉。
  • 贬低他人:通过贬低他人这种手段拉近和他人的关系。
  • 自我欺骗:假装这个世界如自己期望的那样,然后假装自己也相信。
  • 做无用功:努力工作,以为做了很多事就是一种努力工作,却对结果毫不关心。

以上几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学生群体,或刚踏入社会,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缺乏足够认识和经历,因而产生错误的认知。他们说话的语境不符合现实情况。

七、如果冲突已经产生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向对方直言,告诉对方,我现在过分情绪化,我需要冷静一下,然后转换环境。等待自己恢复冷静再继续谈话。

如果对方仍然喋喋不休,或者当时情况不允许你转换环境,那么忍住怒火,保持缄默,注视对方的眼睛,等待对话把话说完,避免进一步加剧冲突。

不过,我们还是需要从根本上防止冲突的产生。

如果你深受沟通问题困扰,想要改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今往后,每天主动面带微笑的与人打招呼,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如果你潜意识的拒绝改变自己,抗拒这样的改变,这是很正常的,人都不喜欢改变。

不予傻瓜论短长可能在思维上误导了大家,我们不必先去判断对方是不是傻,而是对方和自己会产生冲突就足以证明彼此的认知和经历重合的地方较少,这种情况要把双方拉到同一层级实在是太难了。

写这篇不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高效能的沟通,而是让大家有一个自我意识,我现在,在争论的是不是有实际的意义,还是只是想要发泄情绪。

只要在起冲突和沟通不顺畅的时候,有一个办法帮助你去解决,能想到这些就够了。

也许你永远不会碰上需要的时候,假使有那么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可能性,你在社会上碰壁了,想要适应社会环境,需要一份简单的沟通指南,那么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补充:每个人都该被允许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人人都一个模板出来的,那多无趣啊。

用激励的方式与人相处。跟思维不灵活的人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你的忍让会变成一种训练,在训练他的行为模式。

一旦形成习惯,没有触发条件也会变成理所当然。那时候要改的话就很难。一旦你习惯退缩,哪怕将来强势,他反而会认为你出现反常的行为。

即使你不忍让,他也会认为他的欺压理所当然。对于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出招,不接招,做好了给糖吃,其他一律无视。当你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给他苦头吃,那么关键性的糖果会显得更加甜。

补充:打造高效能与轻松氛围的工作环境初步设想

如非必要,勿增实体。

工作环境的恶意

  • 煤气灯效应;
  • 无意识的否定等于一种打压;
  • 预设前提也是一种打压;(打压就是你们和媒体口中的pua。)
  • 打压的目的是实现框架控制。(不懂我也不不打算解释。)

合理的发泄情绪

适当的冲突和发泄情绪是有必要的,不要觉得只要是冲突就一定是不好的。例如谈判,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现实是会存在利益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争夺权益是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我们会被智障言论所激怒

太闲了,太在意了,太弱了。排除这三点,其他的情况基本只有在电视剧和电影里面看得到。太闲了找事做,太在意了看看情感投资是不是有问题,太弱了该去抓紧时间提升自己,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不是去寻求让对方无法反驳的说话技巧,难治标,不治本,本末倒置。

如何保持高效

  • 适度的运动:一周至少三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三十分钟。
  • 适度的交流:人是不说话就会生不如死的生物。
  • 适度的竞技:发泄攻击性欲望。
  • 适度的玩耍:开心就好。
  • 合理的规划:有计划才有方向。
  • 合理的自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合理的求助: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 合理的帮助:你帮我,我帮你。

为自己负责

小孩子有那个心,努力去做的话,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应该表扬他。但是一个成年人,仅仅是用心做是不够的。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自己努力了,就讨要奖赏,难道不是对于努力的人、有能力的人的一种不公平吗?多想想自己是不是这样。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应。

  • 对自己不愿意负责,把问题归咎于别人,缺乏责任心、找借口、没经验,不会替别人考虑。
  • 对他人不愿意承担责任,能推就推,不会互相帮助。

补充:如果能力不行就要被诋毁吗?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么才是能力,以及什么才是工作中需要的能力。

初学者的热衷,对于新学的知识拥有马上投入使用的渴望,现阶段常常审视他人,批判一下自己以防自己误入歧途。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又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

  • 想出一套让别人无法驳倒的理由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不是坏就是蠢。
  • 自己不去体谅别人,考虑别人,就认为他人不考虑自己都是别人的错。

补充:如何传递合作共赢的精神

从自己开始。

实践过程中会发生的状况:

如果是要安排事情,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值得信任的专家。例如你需要一个美工帮你设计一张海报,你就不能事无巨细的描述你需要的每一个点,这样会限制他的发挥,并且影响工作效率。

你很难去把自己的每一个想法灌输到对方的脑子里,所以最好是把你希望实现的效果与用来做什么告诉他,剩下的就是交给他就好了,有什么细节需要调整就是后话。

另一种是不懂得变通的同事。你就需要事无巨细,想到每一种可能性,列一张清晰的明细表,让他按照明细去做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没有列出来,他可能就不会去考虑那些问题。

不要去和不懂的人聊他们不懂的事情。没头没尾会让人有压力。无知的人通常是希望你去带领他躺赢,而不是去教他练功夫,更不需要你证明自己有多强大。

体谅不是去考虑别人,而是去克制。

小故事与其他

打扫卫生与修电脑

你聘请了一个保洁,她没有帮你做好本职工作,却擅自把你电脑修好了,你是该付她保洁费用还是修电脑的钱?

象棋

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每个棋子按照相同的走法一定会产生冲突。但是你如果不接受规则,一切都不成立。

筛选与放弃

爱屋及乌。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观点当作自我的一部分,当你的观点不被认同,相当于你这个人的存在被否定掉了,你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想当然的要去捍卫它。

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被攻击了」,就像《影响力》里面的比喻,触发了某个「开关」,反驳与争论的行为就自动播放了。

光光了解原因是无法阻止这种冲突的,你必须有意识的从根源去解决,为什么自己会被这种「开关」轻易的影响?

了解是一种认知行为,认知过程是无法抵挡面对压力所产生的情绪反映的。

我们当然知道争论是没有用的,但也很难不头痛医头,大环境下如此,根本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对面跟您展开激烈辩论的到底是人是狗,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冲突没有必要去治标,而是治本。

小孩子吹牛逼,看不起你,你会生气吗?为什么?因为你胸有成竹,甚至觉得这小孩可爱。你看不起小孩子,小孩子会生气吗,为什么呢?会,因为他觉得他被否定了,当然要反驳你,更由于逆反心理,会觉得你这个人很可恶。

其本质的原因是彼此信息传递不到位。在这个上文已经有详细解释。

我们反驳、辩论、使用谈话技巧,这些仍旧就是头痛医头,交流能够顺畅的前提是,对方真正想要了解你到底在说什么,对方有条件且愿意付出精力去了解你在说什么,对方在了解了你说的是什么之后,能够理解且有相同的价值观去接受,没有恶意曲解。

所以,如果没有低效讨论,高效讨论就不存在,有意义就更谈不上了。

我的建议:

我觉得,在如今国内的网络环境下,应该好好去了解一下「语言腐败」这词的来历和含义,还是以提升自我认知为主吧。

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这些根本构不成问题,或者说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是问题,那是永远「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同样也是没有办法「被解决」的问题。

在了解了大家为什么会这样自然的陷入无意义的争执当中后,这算是建立了基本认知。

首先要先学会筛选,有必要解释和争论的,也极少数是处在同一个认知层面的。

如果对方让你认为需要使用高超的谈话技巧才能讲得通的话,不用犹豫,直接放弃沟通。

第一步就是要筛选掉那些没有共同经历、无法处在同一认知层面的人。每个人的精力都非常有限,如果对方完全不想跟你沟通,单纯就是想要跟你发泄不满和恶意(比如推卸责任到你头上,这种方式太隐性了,当事人双方可能都意识不到,他们会想当然的当作,所有问题的起因由你而起。),你然道还要一一接招吗?

其次对于无法解释和争论的人,如果这个人对我很重要,我会选择不寻求认同,直接领导他/她,带领他/她。如果这件事重要,而这个人不重要,我会哄她开心,然后间接领导他/她,带领他/她。

如果事和人都不重要,那么,你该反思琢磨一下,是不是自己有问题,是不是结论有问题,如果很显然都不是,放弃是最好的选择,评论功能都可以设置禁言和筛选,你要善加利用,不要让无用的信息占用你宝贵的精力。

当然,很多人没有分辨能力,也懒得去提升分辨能力,这就难搞了哦。

就拿我某篇文章下的一个评论来说,不止我哦,你幸幸苦苦写的文章,对方看都不仔细看,文章里明明重复了好几次,他还评论里面反复问,明明文章里面就有,他还提出质疑,甚至还一副很有耐心的样子说你不要着急,反过来劝你和他好好聊,这能聊啥?更可恶的是,有些人就完全不看,预设前提的来指责你,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你进行框架控制。他们压根不把你当回事,你认真个什么劲?

你说他们傻吗?不一定,你有时候也会成为他们的一员。

你说,如果把时间都花在研究怎么和这群人沟通,那真的是浪费时间啊,我觉得培养筛选可以交流的人的能力懂得适当放弃的能力,才是解决这些个类似问题的最好办法。

还有一种可能性,你必须了解,你可能缺乏认同感,不过这就是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些恶心人的伎俩,换个角度想,可能是你的利器。

公众号:盗贼公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易争吵排除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