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的层面

我们都知道,周公发明了礼乐,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很多人认为,礼崩乐坏是因为周礼本身出现了问题,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又应该怎样把正确的礼表达出来呢?你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的层面呢?孔子恢复周礼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论语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看到,季氏一个大夫,用了天子所用的祭祀的礼仪,非常的生气。从中,开始反思礼崩乐坏的本质。其实我认为周礼本身其实没有错误,周礼把人和人沟通了起来,让社会有了秩序,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在阶层的规则。让周朝有了几百年的安定。而这个祭祀的舞蹈本身也是没有错的,但是错就错在这个舞蹈不应该是大夫所跳的。所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仁心坏了,麻木了,心里没有对君主的忠和对父母的敬,并不是由心而发。只是被外在的礼(或者可以说是法)约束着。而当政统的力量不再强大,无法约束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僭越,和这种礼崩乐坏的情况。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礼不能仅仅有外在,如果仅仅有外在,那就变成了一种约束人们的法,当人们足够强大或者法律的力量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就无法再起到应有的作用。无法长久。

所以,孔子强调的是礼发出来之后,必有后面的心,礼是用来凸显我们的仁心,这两者必定要结合在一起。孔子把礼和仁心的关系比喻为一幅画,这幅画上画的是一个美人,我们把它称为"绚"。因为古代的布都是麻布,所以当我们把美人画到布上时,会有颜色上不均匀情况,此时再在上面画一层白色,我们把它称为"素"把不匀称的地方让它变得完美,也多了一丝素雅。而这其中,就反映了心和礼的关系。在这里有两种解释,当我们把素解释成仁心,把绚解释成礼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本有一颗仁心,是质朴而又美丽的,经过绚丽的颜料的绘画,使他更加的丰富多彩,表现出来也更加的漂亮。而当我们把素解释成礼,绚解释成仁心的时候,就是我们本身仁心已经很美丽绚丽了,但是通过染上这一层白色的素,更加美丽的凸显出来。

而在这里,孔子就举出了一个仁心和礼结合表现出来的例子。比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产生比赛和争斗。那么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方式呢?正确的方式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 ,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唯一会有的争斗就是竞技比赛,并且两方切磋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艺,严格遵守着礼法来比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我们的仁心反省自己和提升自己,来提升自己的技术,这也正是因为有了礼的约束,才能创造出这样的环境,让仁心内省,所以可见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我们继续修炼到更高的层次。

那么,既然孔子知道了礼还要结合着内心的仁心一起修炼和推行。在现在这礼崩乐坏的世道中,他又应该怎么把自己的想法推行出去,并且让更多的人改变呢?因为这个时候,大家的仁心已经没有了,所以暂且已经无法做到内外结合,只能在外在依旧约束大家有礼,哪怕只是形式的遵守,这样也许还能让某些人觉醒一些,想知道礼的内在,还能点化某些人,让他们的内在也逐渐有仁心,所以也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提醒他们怎么行礼。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举措。

真正的礼应该是内外结合的,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有一颗仁心,然后外推出来变成礼。真正礼崩乐化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没有了内在的仁心,而孔子希望我们可以内外结合,做到真正的立己达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为何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形式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