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是鲁国大夫。

“伐”,就是自夸的意思。

“奔而殿”。“殿”,是殿后。齐国和鲁国打仗,鲁军大败撤退。军法,进军以当先者为勇,退军以殿后者为功,所谓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大家都狂奔逃跑,孟之反则组织人马断后,保护大家撤退。等大家都退回城里了,他才最后一个退进城门。

一要开始进城门,他就开始表演了,挥着马鞭猛拍马屁股,大呼小叫:“哇塞!你们都跑我前面了!我可不敢殿后啊!但我这破马,怎么鞭它也跑不快呀!"

孟之反这一番表演,全军上下心里都舒坦了。

自掩其功,自掩其才,自掩其名,是人之美德和修养,人欲日消,天理日明,内心强大,一切自足。前面讲的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也是这个道理。


赋能王的解读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昨天我们讲孔子问子游说有没有发现人才,子游说,还真有这么一个人,他叫澹台灭明,什么表现呢?就是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就是这个人他不走捷径,不走小道,做事光明正大,光明磊落,是一个人才。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下一章。这一章是表彰一个人,是谁啊?叫孟之反,鲁国的大夫。他有一个特点,特别被孔子所推崇。

而事实上,他能做到这一点是高情商的表现,这个人是真智慧。能做到他这样的,会少去很多灾祸,而带来很多幸福,是一个真正的高情商人士。

先看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先说一说孟之反这个人,他是鲁国的大夫,一名武将。

在鲁哀公11年的时候,两国鲁国和齐国打仗,结果鲁国败了。大家知道,打仗无非就是胜和败。

作为战争来讲,非胜即败,作为统帅来讲呢,要做好两套方案。如果说我胜了,我应该怎么攻?退了败了,我要怎么守,如何来处理。

打胜仗的时候得需要有人冲锋陷阵,在前面,这是最危险的,你随时可能牺牲。而打败仗的时候,那就更危险了。

有一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到最后往往会溃不成军,这时候走在最后的是最危险的,一不小心命就没了。

撤退的时候也去打败仗的时候,其实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孟之反这个将军,这个大夫,他在打败仗以后,很从容的掩护军队撤退,他殿后。

等大家都退回了安全撤回了快要进城门的时候,最后进城门的时候,他才干什么呢?策其马,就是鞭打自己的马匹,打屁股,装出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嘴里大呼小叫,不是我想殿后,实在是我这匹马不给力啊,我怎么打他也跑不快。

这样一说,大家想是不是这个人傻呀?这个时候你做了那么大的贡献,让整个军队全身而退,是一件大功劳,你应该去表表功,让别人都知道,你怎么还这样做嘞。

其实这就是孟之反的高明之处,真正高明的人才会这样做,否则的话,普通人真的会成:幸亏有我,要不是我,你们怎么能安全撤退,我功劳大大的,赶紧奉上表功,对别人不屑一顾,如果你这样做的话,那你的层次就低了,就完了,这样的就很容易招到别人的记恨。

本来大家心里还挺感激你的,结果你这一吆喝整个就乱套了,不但领导国君心里不舒服,而且别人心里面也不爽。

但是孟之反他的这番表演,其实智慧在哪里呢?就是他自掩其功,自掩其才,自掩其名,其实是人的美德和修养。

他做好了自己,但不像别人夸耀,这个伐就是夸耀的意思。不伐就是不夸耀自己,不居功不自傲。

他不居功,不自傲,其实也是给别人台阶下,对别人的是一种厚道。

因为如果标榜自己,那别人就成了胆小鬼了,别人就成了怕死鬼了,这样的话会不会遭人记恨呀?肯定的。

另外一个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有下一次呢,你还能保证你是最后吗?那如果别人来殿后呢,又该如何自处啊,所以说这也是给足了别人面子。

还有一个这个自掩其功,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大家一定注意,是对自己的保护,你谦虚谨慎啊,不自掩其功,自掩其才,自掩其名,别人就会为你打抱不平,因为大家眼睛都是亮的吗?知道你不去给争功,看着你自己抹黑自己的黑,别人就会很佩服你,感叹你,他可能就会给你加功加财加名,让你被大家所知道。

可是如果你自夸,自吹自擂呢,别人就会把你拉下马。会想尽办法搜集你的证据,表现不好的证据,去人肉你,最后让你不能够得到你想要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之常情。

孟之反的这种行为本来是想掩盖自己的功劳的,结果真的是反而让他的功劳更加突出了。

大家发现没有2500年后,孔子诞生2500年了,2500年后,我们依然能够知道孟之反,就是因为有他这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这里面其实牵扯的是做人做事的学问,一会儿我好好给大家解释一下,并且举一些例子,大家要认真聆听好吗?

中国自古有君子自污之说,就是说你不要说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多么的高洁,如果说你洁白如雪,让人看着晃眼,大家也都想泼点污水在你身上。

你自己给自己泼一点,别人一看你和我们也差不多,就不再惦记你了。

那有的人就会说我有功劳,领导不知道,我不冤吗!这种想法也不错,不过想一想为什么你有功劳,领导怕领导知道嘞,怕领导不知道嘞,说白了就是功劳太少,做的太少啦,有了一点赶紧要表现表现,不表现别人真不知道。那如果说你功劳足够大,你做的是足够多,他怎么可以藏得住呢!

那些能够自掩其功的人,一个是具有大智慧,另外一个是有大作为的人,他才敢于这么做。

在这里,华杉说的挺有意思,说君子可以装小人,自污就是装小人吗?但是小人他是不会装不能装君子。其实小人也能装君子,小人装的反而可能会更像,但事实上是经不起考验的。大爷可以装孙子,这是自贬,但是孙子也可能会装大爷,但是自夸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华杉说,这个其实是说不能做到的意思,但是可以装。

现在,给大家讲讲故事。

说到打仗必然有胜负之分,那么有胜有败。胜了固然欣喜,攻城掠地,皆大欢喜,那败了能不能全身而退,这是个学问。孟之反在这里面他就算是全身而退了。

那还有一个人,大名鼎鼎,大家都知道,谁呢?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最终都没有逃跑成功,但它有一点被别人所记,也就是他最后的六次,包括他死了一次,他撤退的时候都不损一兵一卒,都能够安全撤退,这也是大功德,一件不是丢盔弃甲,被人杀的是片甲不留,而是能够全身而退,这也是一种极高明的智慧。

第二个,像孟之反这种表现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的修养,这一点可以做反例来例证。太平天国知道吗?之所以败的那么惨,其实就是因为他这里面主将争功啊,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等,不断的去争功,最后分崩离析,有错误就推给别人,有功劳就往自己身上抢,你像这样整个政权就瓦解了,这也关乎什么?胜败亡,知道要么胜或者亡,关乎于这个。

大家知道这个人事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还是说功和过的问题。有功大家都想抢,有过大家都想推。你在这里面,你是有功了,别人会记恨你,有过了,别人会把你拿出来,作为替罪羊。做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孟之反不但不表功,还自谦自污,以免除通仕之间的彼此觊图。

大家想一想,这个人性他是不变的,几千年来是朝代可以不同,但基本的人性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你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当时鲁国内部他的权力争斗,人的心理也和我们现在都差不多啊,大家可以仔细去揣摩。

再讲一个故事,就是汉武帝的时候有几个人比较出名,一个是李玲,一个是苏武,司马迁。

到时李玲去打仗,孤军作战,友军各怀寄心,不来相救,最后把5000人马只剩下十来个人了,李林无奈啊,被逼着投降。

结果汉武帝一看李陵投降了,就非常的生气,这时候有一个就是司马迁给李林说话,说他太不容易了,投降是被逼不得已,事出有因,结果汉武帝一生气,就把司马迁给阉了,宫刑,把他给阉了。

后来苏武牧羊回来哈,当时李林和他同时代吗?就写信劝李林回来,李林说,我怎么回得去啊?我要回去以后那些专门根据人事法法规办案的人东挑西,西挑东的没完没了,我根本就无法辩白。早晚死在这里,因为他们会鸡蛋里挑骨头,一个字错了就会有罪,怎么受得了啊?所谓刀笔之吏弄其文墨,就是可以杀人,就是这个道理。

那在讲一个故事,谁呢,汉高祖有个大将叫周博,周博,这个人他功劳很大,当时为汉室江山出了很多功劳,刘邦死了以后吕后当政啊,后来还是周博又恢复了汉朝的天下。

文帝的时候出将入相,万人之上一人之下。后来,因事坐牢,那个监狱的管理员叫他坐他就得坐,叫他站就得站。

周播就不免感叹当年统兵数十万一呼白应,那种威风那种神气,是何等畅快,一旦进入监牢受尽了窝囊,也只好叹息说,今日方知狱吏之尊啊!

说这些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记住人事太复杂了,要善于保全自己。你知道,你在高位的时候咋说都好办,但你过于显赫,一旦落难了,你就知道叫人情和世故了。

我们读论语,论语她都是一些真实的案例,孔老夫子都是按照真实案例来给我们讲的,看起来都好像是没有多少字,但是内里面都蕴含着很多深意,我们不但要知道它字面的意思,而且要深入的去探究,深入人性,去探讨他为什么这么做?孔子为什么夸他?那我们应该有从中吸取到什么?

这里咱再举个例子,你比如说秋艳每天辛辛苦苦的给大家给我做文字翻译,并且整理,大家都会很感谢秋艳,包括我,包括大家都会感谢说,秋燕你真棒,把我们做了那么多,你包括昨天李婷哈舒颜来做这个事情。

但你夸她的时候,她说,这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手段,我通过来转文字我自己加深印象,我学的更加扎实了,对我自己是好事。没有谁说怎么样,显得自己很高的样子,那就显得其实是低了,对不对?

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在平常,也要真正的结合起来,特别是你遇到有功劳的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记住可以开个玩笑,我们自己开玩笑说着玩儿,但真正有功劳一定要谦虚,一定要什么给别人留面子,不要有花往脸上贴,有粉往脸上擦。

因为我们自说自话好,让别人对我们有意见,而是有功劳的时候我也推一推,让一让哈,功劳是谁的?是领导的,是大家的。我也没做什么,其实你做没做什么大家都知道,不需要我们说太多,你不去争的时候,其实反而是争教以不争为争。

通过我的观察,我们这些战友都具有这样的智慧,非常不错的。希望我们学了这个以后,对此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以后再处理这样的事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表现。今天时间也到了,就讲到这里。

明天我们再讲下一章。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这一章看着挺短,其实也挺有意思,具体怎么个有意思法,我们明天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