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年已近!


据载: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年。在熙熙攘攘中带着一番隆隆地祝福,带着一番喜庆和繁华,渐渐向我们走来。在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农家人几乎称之为的大年夜,也就是我们儿时到至今永记的大年。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小孩望过年,大望插田大人”。因为大集体年代,大人只有在农忙时,才能挣更多的工,以维持家计;而小孩就不同了,过年不仅有新衣新鞋,还有那平时难以得到的愿望,大人小孩全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正月拜年还有偶然会获得意外的惊喜。那时的年,似乎已定格在儿时的脑海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幸福指数的上升,高品质的生活,让人们对年味的浓厚和满足感,在慢慢淡化,再也找不到那时才拥有的年味了。



 年,近了,近的可以闻见年浓浓的气息,近得能轻易触摸到年的指尖,平日那个文静而腼腆的小镇,虽然受疫情的影响,没有往年的人群熙攘,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但也无法掩饰新年将近的浓郁氛围,张灯结彩香气扑鼻,新年的祝福在一幅幅对联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红彤彤的灯笼在风中翩翩起舞,腊肉在阳光下裸露着诱人的油汁。杀年猪、炒年果、打豆腐、买年货等等等等,都是咱中华民族过年的前奏曲,随着春夏秋冬的重重洗礼,浓浓的年味又一次在眼前展现,不由得让人融入民俗传统的氛围之中,把其紧紧的抓住,渐渐走进这几千年不变的乡愁。年,真的来了…





曾记得儿时的大年夜,一班孩童提着纸糊的灯笼,挨家串户满村乱庄,嘻嘻哈哈童真开心笑语溢满村庄;大人们也变得异常的客气,逢人拜户吉语连连。那时虽没有丰盛的年夜饭和红包,唯一享受最高待遇就一包百子鞭,但还是令人欣喜若狂。从正月初一开始拜年,送走了元宵,年才渐渐地淡了下来。每每想起那种翘首以盼的过年滋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令人回味悠长。



年,越来越近。而年轮也逐渐增加,此时已不在年少的心,却为之茫然不知所措,年复一年,美好的光阴恍若从指尖悄然流失,只剩下一些苍老回忆和不再年轻的容颜,岁月在变迁,谁也没有任何能力来阻挡,当我们感慨时光的时候,就已经永远失去了一些东西,我们就这样一路捡拾,一路失去。不知从何时开始,过年,不再是儿时那种翘首企盼的渴望和喜悦。如今早已沦落成主家人的一种负担和劳累,年年还在唱,难忘今宵,却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种难忘今宵的心情了。如今,什么都在变,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家乡的面貌在变、容颜更在变,等等;岁月就像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为我们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岁月痕迹;除了仍旧不变的是日出日落的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换外,还有的是对家庭责任和过年必有的仪式感…………

按照季节的序列,春,驾着骏马呼啸而来,看那一棵棵含苞欲放的望春花,即将扬起春的号角,把春天的气息,跃先进入人们的视野,呈现一片生机与盎然。春归!年已近……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归,年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