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爸爸:陪孩子学音乐的正确姿势【142】

2019年7月30日学习小结。

昨天的文章《给家长的一节音乐课》分享了草莓小提琴课的王老师在家长课堂里分享的一些内容,主要是和欣赏音乐相关的。今天,我把课堂里另一半的精华总结一下,就是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学习音乐。


边界

每个人都需要学会找到一件事的边界。边界的意义在于,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什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然后才能去努力控制可以控制的,避免花费过多的精力在无法控制的事情上。

在让孩子学琴的道路上,也一样需要找到这个边界。老师的经验是,控制好家长自己是容易的,但是要控制好孩子就超出了边界。

甚至,控制好家长自己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并不是说,只关乎自己,就是容易控制的边界,自己的行为也是有局限性的。


配合

比如,家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要做好孩子学琴的配合工作”。

“配合”这个词就是有问题的。有一种家长,他们真的很厉害。孩子去上课,他们也要亲临课堂,记笔记,录视频,自己先学会,然后再指导孩子。王老师说,这种家长当然是很好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能自始至终都保持这样吗?难。家长凭借年龄优势,对于新事物的理解能力更好,但是如果没有孩子练习的强度,很快就会跟不上孩子的节奏。

草莓爸爸觉得,这里就是一个边界。一个家长要有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如果这样培养孩子学琴,那么要正确估计自己的决心,一旦开始,就保持下去。或者开始阶段这样,在孩子稍微适应之后迅速过渡到放手的状态。

好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呢?王老师说:不需要配合,轻装上阵,把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做一下改观,发自内心的去亲近音乐,不要给孩子压力。

说简单很简单,说难也难。草莓爸爸觉得,这个问题追溯到更早,就是让孩子学习音乐,家长的动机是什么?越是功利的动机,越容易让家长失去边界感,频繁的干扰孩子学习的节奏;越是纯粹的出于对于音乐,对于艺术热爱,那么这份情感对孩子的影响会是巨大而正面的。


交流

所以,陪孩子学音乐的正确姿势就是,家长不要排斥音乐,而是打心底里愿意亲近音乐。

这样,当孩子学琴练琴之后,家长会对音乐本身更加关心,而不是孩子的技术与进步更计较。孩子学习过后,家长针对乐器和音乐本身去和孩子交流,甚至提出自己的疑问;孩子发现自己可以解答,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后可以答复家长会有很强的满足感。

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他们可以区分出家长是在监督他们,试探他们,还是真心在交流。刻意盯着孩子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充分给予孩子自主权,孩子真的成长了那么他会很热爱音乐。如果没有很大的进步,他也会在音乐里找寻到一份快乐。


下面总结一下草莓今天的学习情况:

音乐方面: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草莓爸爸:陪孩子学音乐的正确姿势【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