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美国会很快封杀TikTok,尽快拿下欧洲市场才能不惧封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产业,攻占其他国家市场,是正常的商业现象。欧美的大公司,大部分都是跨国公司,赚全世界的钱。

按照这个逻辑,当中国的某个领域全球领先,反过去开发其他国家的市场,也是理所应当。互联网领域,中国是学生,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比不上美国,只在自己国家玩无可厚非。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可以说在很多领域都有领先美国的态势,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快递外卖、直播、移动游戏等,这些我们都是全球领先的。这几年也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大举进军海外,近两年在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也取得了一些成功。

目前国际化决心最大、成效最好的公司,就是字节跳动。但出师未捷身先死,接连传出来坏消息。先是印度的封杀,又传出美国要开始封杀中国APP。

7月13日,白宫顾问Peter Navarro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预计特朗普接下来将对中国的社交软件抖音和微信采取强硬行动,因为它们参与了针对美国的信息战”。

美国和印度是TikTok国际化的两个重要据点,一个贡献了最多的营收,一个贡献了最多的用户。届时,美国封杀的靴子落地,对字节跳动的国际化是巨大的挑战,相信美国不仅会自己封杀TikTok,也会积极撺掇其他国家也加入这个行列,其脑残粉加拿大、澳大利亚很可能紧随其后。其他国家则会表现的更加谨慎,不至于封杀,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限制规定。

应该说,如果不是因为政治原因,未来几年真是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出海的黄金时间。华为、oppo、小米手机出海,必然会带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出海,到时候互为推动,是很可能啃下一大块国际市场的。

堂堂一个国家,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小的短视频APP如此关注呢?

问题的核心,美国人关注的是数据,这是他们不能触碰的红线

回想一下,美国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封杀华为?因为华为是中国高科技的代表么?这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或者说更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华为的业务关系到数据

作为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的领路人,美国对数据价值的认知比我们更深刻。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人最不能容忍别人对其形成挑战的是三个领域——军事、美元的国际国币地位、数据。

数据的链条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和应用,美国越来越把大规模数据的控制能力作为其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华为之所以让美国人如此上火,是因为华为掌握了数据的传输环节。如果在5G网络当中,任由大部分数据都在华为的设备中传输,这会让美国的政治精英心如刀割、夜不能寐。即使华为不能拿到美国的数据,但华为肯定对美国获取其他国家的数据造成了阻碍。

应该说,中国的科技、互联网公司,在本土化方面做的是比美国人更好的。在保护其他国家的数据主权方面,也更为谨慎。以移动互联网公司为例,我们往往把数据中心就放在当地,从来没想着把数据偷偷拿回来;本地化也做的比美国人更彻底,聘请当地的高管,大部分团队都是当地人,业务运营也更注重当地实际情况,真的是很有诚意。

印度的封杀,是因为中印矛盾的突然事件。要不是军事冲突,印度大概率是不会做出全面封杀中国APP这么过激的举动的。美国就不一样,他们是根本无法容忍美国的数据跑在中国的系统上,无论是TikTok这种采集数据的系统,还是华为这样传输数据的系统。随着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国际化的进一步开展,美国会反应的越来越强烈。

依据这个思路,假如哪天阿里云国际化做的比较成功,甚至在美国市场打开局面了,那封杀的大棒会毫不犹豫的落下来。

美国接下来对中国的围堵,会从市场和产业供给两端同步进行。所以,中国科技企业的出海,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在美国市场倾注大量的战略资源。我们的重点首先应该是欧洲,欧洲有7亿人,比美国多一倍,消费能力也很高。拿下欧洲市场,国际化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一段时间,欧洲跟中国的关系应该会更好,政治上突然翻脸的风险更小。这就像一个三国演义,当美国的实力降低,中国实力上升,欧洲作为另外的一极,向中国靠近一点会对其更有利。欧洲的本土互联网产业没发展起来,移动互联网也不行。中国的APP,欧洲国家会通过严格监管来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但并不会武断的封杀。

除了欧洲外,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互联网出海的第二个关键市场,这个我们已经做的比较好了。从人口上来看,印度也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而且前期势头很不错。不过很可惜,由于两国关系的挫折,未来几年估计印度市场与我们无缘了。其他的日本、韩国、中东、俄罗斯,是相对次要一些的市场。

欧洲——东南亚——日韩——中东、俄罗斯,这一国际化战略次序,对于其他科技领域也同样适用,比如云计算企业的国际化、未来物联网企业的国际化,也遵循这一规则。

不应该在美国市场耗费过多的战略资源,而且要对美国游说其他国家加入封锁阵营保持高度警惕,提前做好应对预案。以TikTok为例,接下来的重点,不是跟美国的缠斗,而是竭尽全力拿下欧洲和东南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