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静静心,闲聊一下“读书”。

凌晨,空调的风吹得有点胸闷。

记得去年春节前后,我特别喜欢一本书,野夫的《乡关何处》,这本书是我的良师兼益友送给我的。说实话,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通读过,没事的时候也只不过草草的翻几页罢了。之所以喜欢,无非源于柴静在其书序文中的一段话"这个年头处处都是精致的俗人,不是因为不雅,而是因为无力,没有骨头。还好“礼失,求诸野”,遗失的道统自有民间传承,江湖还深埋了畸人隐者,诗酒一代。”


次年三月,我途径扬州,他问我,送我的书看了没有,我当然回答说通读,不然你们懂得。由于我是中午到的,下午我俩走马观花般的把扬州城几个风景还不错的地方逛了一下。晚上,他和我谈读书,总而言之,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读书,家里的书一大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读书除了打发时间并没有别的作用。


后来,生活节奏太快,昼夜不分的瞎忙,加上外面灯红酒绿的喧嚣,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看书,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琐事上。慢慢的,曾经读书时的那份平静,再也找不到了。我天真且自命清高的以为自己和他们那些人不一样,后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融入了他们,夜夜笙歌,烟酒不离手,虽知无趣麻木,但也乐在其中,有点贱贱的感觉。

之前说过,这个世界本是寂静的,只不过是那些不甘寂寞的人们创造出了一些转眼即逝的热闹,以此来麻醉自己的躯体,灵魂依旧是乏味的。


也记得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记得我从识字起,就很喜欢阅读,那时候家里没有书,只有人家做广告发的杂志,一本十几页,里面有什么幽默短文啦,猜谜语啦,恐怖故事啦等等,当时看的爷乐不思春,哦不,乐不思蜀!后来上了小学,第一次发新书,我就把脸捂尽书里,太特么香了,就是这个味道。往后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买新书,我肯定会先闻一下,对,没错,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小时候喜欢读鬼故事,没什么深层的意思。后来中学因为《朝花夕拾》,喜欢上了读鲁树人,鲁迅!记得写作文时经常模仿他的写作写法,因此挨了不少骂。有一次,我在一篇作文中,我写了这么一句话“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我铁哥们,另一个也是我铁哥们”,结果老师说我语句繁琐,不够干净利落。但是我记得很清楚,鲁迅在《秋夜》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陌生化的手法,墙外有两株树,先说一株是枣树,再说另一株,让读者以为必定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可是没有,剩下的还是株枣树,给人一种很单调,很孤单的氛围。而我呢,则是纯属瞎套用,当时根本不懂其用意,觉得好玩,顺便可以凑字数,便用上了,难怪会被老师批评。


继续说读书吧。

整个中学时期,满脑子都是鲁迅的文章。

课内加上课外,先生的经典文章十有八九都看过,自己对先生本人也有些想要表达的拙见。但是碍于圈里有不少喜好先生的书友,因此,我就不对先生妄以评价啦。


时间过得很快,后来慢慢的就很少有时间去刻意的挑一些书读,也难以静下心来,一直到现在。回首过去几年经历,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总归太年轻,心性不够沉稳,难以抵挡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还好有良师益友常相问,不至于随波逐流。


自古以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真宗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近代则有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时候被这些名言警句搞的热血沸腾,后来慢慢的,也不稀罕什么黄金屋颜如玉了,也不必杞人忧天了,我中华的崛起势如破竹,也不缺我这一个。怎么开心怎么来吧。


后来发现,抱着这种态度去读书,往往真的可以收获很多,越是渴望得到什么,就越容易与其擦肩而过,越是不把它当回事,反而你更容易得到。


我读书,有时可以再书中看见自己的影子,但却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若如此,身为当局者的我们,在读书时,能够更清楚的分辨出是非对错,从而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使自己活的更加明白,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嗯,也可以这么理解,读书可以通过不同人的思想观念,从而改变自己去看待世界的角度,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打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和惯性,突破瓶颈,使自己到达另一个高度,这就是提升。


记得之前我看过一段话,意思大概是:不读书的人眼中世界是光明的。读书的人,眼中世界是黑暗的。读很多书的人,眼中世界则是光明开阔的。有些人,自以为读了几本破书,就以为读懂了整个世界,悲观消极,与其这样,不如不读的好。你读你妈呢?



最后,我觉得读完一本书,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很重要,而不是一昧的相信书中所说的。


呃……读书这个话题说的好像有点多了,自己也好久没有读完过一整本书了,不过之所以说那么多,无非是给自己敲一个警钟,同时也为了将自己的读书历程和收获总结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进来静静心,闲聊一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