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换个视角看课堂

“换一个视角看课堂”是陆虹老师在《小学数学这样教—— 一名数学特级教师的修炼之路》这本书当中的其中一个专题。文中从“现状与设想”,“实践与改进”,“问题与思考”,“实例与分析”四个角度对观课做了详细的阐述。文中提到于漪老师一句话:教师的成长必须在课堂的跌打滚爬中炼成。对此我深表赞同。教师的研究首先要从课堂观察开始。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在立足儿童的教学中。我们的观课视角应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视角转变。

文中提到当前教师观课的现状:老师能把观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流程上,观看时记录的几乎都是完整的教学过程,其中的差异只是记录的详略不同或自己态度的不同,这里老师还会稍稍记录一些观课现场的感悟。很多老师都认为,专科就是看教学的过程,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怎样,实施的情况怎样。陆虹老师在书中提到:观课是为了研究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教师撰写观课记录的目的是记录稍纵即逝的过程和想法,以便自己课后进行回忆,思考与研究,观课记录主要应该是给记录者自己看的。


观课观什么?观课记录记什么呢?

由于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我们的观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课前可以把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发放到每一位观课教师手中,使观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结合教材,充分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意图,清楚将要进行的教学流程,这样既可以避免他们在观课时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身上,又能确保他们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观课老师还需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1.教师要改变观课的位置。(观课老师可以坐在教室的两侧,这样既可以看清台上的老师,又可以看清每一个学生,既可以看到学生的细微动作,就可以看清学生的神态表情。)2.要改变观课的侧重点。(要把注意力聚焦在学生身上,关注道,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对于每一个孩子的细枝末节,既要细致观察,又要客观描述,实属不易。观课教师在整体观察的同时,可以选择某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择不同的孩子进行观察,课后,再根据多位观课教师对于多个孩子,观察获得的学生真实表现,来反观课堂,改进教学,应该更具有研究的意义。)3.教师要改变观课记录的内容。(演更多的突出学生的行为表现,描述孩子台上台下的动作,与他人合作的细节,特别是反映孩子内心世界的外显生态,记录孩子的个别发言,小组讨论,同桌对话,特别是孩子的提问。观课老师在观察时可以只记关键词,课后再凭记忆,连词成句,连句成文,也可以借助手机的录像回放功能再仔细记录,或利用学校的录播系统追看遗漏的细节后完成记录。)

“观察孩子,研究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教研永恒的旋律。


如何让教师在观课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感悟呢?陆老师在文中谈到:可以课后鼓励老师倾听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写出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交流。每一位教师的想法都是独特的,没有错误的想法,只有更好的想法。在交流中进一步梳理想法,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想法更完善;在交流中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受到他人的启发,提高自己的认识;在交流中通过思维碰撞信息发现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总之,看课应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不是看教师在这节课表演的有多精彩,而是要关注学生在这节课中知识有没有收获,思维有没有发展,能力没有提升。要开展基于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研究,这才是抓住本质的实在研究,需要以事实真相为依据,而事实真相的获得,需要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换一个视角看课堂看孩子,自觉摒弃第一印象的干扰,适时适度的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同时自觉的使用描述性语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15.换个视角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