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者费尔德曼,本书的目的是带您开启孩子的成长之旅。

成长之旅我们一般怎么理解呢?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生理发展过程主要是强调脑、神经系统、肌肉、感知能力,以及食物、水和睡眠的需求对行为的影响;

第二部分指认知发展。强调智力,包括学习记忆、语言发育、问题解决和我们本身提到的智商;

第三部分是人格及社会性发展。强调不同个体的持久特质,以及与他人互动,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年龄跨度。

这本书涉及的是从孕前,一直到孩子长到了成年人的20岁。这里重点讲0~3岁的婴儿期和3~6岁的学龄前期。这样我们才能够比较聚焦在我们家长们特别关注的这个年段。

一 婴儿期(0-3岁)先说到婴儿期,婴儿期实际指的是零到三岁。很多新手妈妈刚有了宝宝,是一种诚恐诚惶养孩子,特别紧张的状态。这是不可取的!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客观的规矩,要遵从规律!

生理发展,说到运动的发展,现在有太多太多的家庭,对孩子运动是有相当大的限制。例如,从小来说,孩子不能够趴着,趴着怕压迫心、压迫肺;到孩子学会站的时候,怕孩子摔着大脑,所以控制孩子站,或者特别限制孩子站;会走路了以后,又怕孩子跌倒,只能在某些环境玩。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在0~3岁逐渐演变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运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整体大运动落后,协调能力落后。因为大运动有协调,如果说我们不能让孩子很好地趴着,到抬头、抬胸,到会翻身,到会自行趴着然后坐起,到能够趴下再爬,到扶站,到独立站,到扶走、独立走……不经过这个过程的话,他的平衡怎么才能做好?

第二个问题,精细运动落后。因为从小开始不让他早早趴着,出生后大拇指在内这样的握拳方式,如果不通过撑床这个方式把手打开的话,那么等到他两三岁就会看出来,他的手只能打开到像90度,也就是大拇指只能达到90度。那他的手指功能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想一下,如果把自己的大拇指放在90度水平的话,您去抓东西,拿东西,是不是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岁多的孩子就有攻击行为。比如说,见到了人,“啪”就打一下,或把小朋友推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很震惊说:“你怎么学会打人了、推人了,你这孩子不礼貌。”实际我们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去说孩子,而是应该静下心来想想,他为什么拿这种方式跟别的小朋友交流?

我们做过这样的调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这些都是对家长行为的一种模仿,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喜欢孩子,一来了以后想摸一下孩子头,摸下孩子头的时候,其实我们干扰动作很大,但摸头这一刹那我们控制得很好,所以孩子被摸得比较舒服。

但是他看到大人的做法是这么过来摸的,他以后想摸别的孩子也这样去做。可是他的精细动作控制不好,就打到了别人。有的时候我们见孩子搂孩子,他也想搂,结果没搂好,就把孩子推倒了。所以,在小的时候,我们对待所谓的攻击行为,就要跟他去讲:“你是不是喜欢小朋友,想摸小朋友对吗?那应该这么摸,拿手轻轻摸。是不是想抱小朋友?应该拿手这么搂。”

所以,大人在平常生活中就要用这种方式跟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学会这种技能。暴力的攻击行为在最初始,是被我们大人给定义成了暴力。然后反复地纠正孩子,使他这个行为强化了、记住了。甚至当他出现这个动作的时候,家长的情绪是很负向的,他以后出现负向情绪的时候,他反过来就会想起这个动作。

到了三到六岁学龄前期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存在暴力行为,那么他想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可能更多的是语言交流跟不上,或者是他不能用行为,跟小朋友成为一个友谊的小圈子。那么,他为了获取这个东西,或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只好用一种粗暴的形式。

那我们家长是不是要分析他,是不是语言交流的问题,你是不是社交没做好,你是不是跟小朋友友谊关系没建立好?其实分析以后,他才能够知道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样和平解决。

所以,千万千万不要把暴力攻击认为是孩子学坏了的一种标识,越是有这种思想,越跟孩子强调,孩子越会记住,越记住了,他就越会在他负向情绪的时候使用。

认知发展,第二部分是认知发育。在认知过程中,我们怎么样去让他能够在生活中探索,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什么叫在生活中去探索?现在我们有没有让他探索的机会,家长说小孩子不会玩,没有什么能跟他交流的。大点的孩子,他是不是需要我完全陪伴?

现在说几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我们的认知到底从哪来的多?应该跟作者说的一样,认知主要来自于运动。刚才我们讲的运动在先,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认知过程中,你要给孩子创造充分的条件,而且你跟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有一个高质量陪伴交流。什么叫高质量陪伴呢?我们叫平视交流。什么叫平视?不是眼神的平视。他站着,我蹲着跟他平视,这是最基本要做到的,更多的是你要了解孩子怎么想的。

一个新生儿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哭,他为什么要吃奶,你真的喂奶的时候他就饿了吗?以及他睡觉为什么不好?到逐渐长大,他会跟你交流他吃饭情况、运动情况,逐渐到情感情况……这些我们真的了解吗?不一定了解。

我们很多家长,二十四小时全职在家带孩子,他也未必能够了解。这个时候就要给大家讲我们要关注的一些点:

第一,关注他的认知。而且要知道认知是从运动中来,所以要多运动、多去摸、多去碰、多去看。说到这,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老鼓励早早带孩子出去?家长说了,多大能带出去?主要根据外边的天气。外边天气好的话,其实满月以后就可以带孩子出去了。家长会问带孩子出去干嘛?那我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比如说我们都是球迷,我们想看球赛。我们家电视很大,我在电视上看球赛,我的眼睛是不是只在电视范畴内看,但如果我们到球场去看球赛,你在整个球场的范围内看,那你接触的知识水平是一样的吗?认知能力是一样吗?我们在家里给他布置多好的儿童房,儿童的游玩环境,其实和外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让他在运动中产生认知。


第二,语言。孩子多大能说话,多大能叫爸爸妈妈,其实这个真的还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经常用行为和语言跟孩子一起交流。从小比如说妈妈给你换尿布了,换尿布的时候,“把腿抬一下,妈妈把你腿抬一下”;“好,你真乖,妈妈要把尿布给你换上了”;“换一新尿布,把腿劈开一下,妈妈把尿布给你换好”;“换完了,你真棒,你配合得真好”。

我们就要这样用语言交流,而不是等到孩子会说话那一天再做,那这一天等来的可能就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准时了,为什么我们有的三岁半还没等来会说话?因为在很多时候,他一举一动我们就知道他做什么。

有一个家长,孩子3岁6个月不说话,但是他生活得很高兴,他跟家长交流很得当。那我举个例子吧。爸爸说,他要想看手机中的一个视频,他会这么做。看我这个动作,我就用这个手摸他爸爸兜出来一个东西,这样那个手一摁,就是说你把你手机拿出来,打开让我看我喜欢看的东西。

爸爸跟我说了一件事让我特别震惊,爸爸说我现在已经被孩子训练到不用说话跟他交流了。他没把孩子训练成能说话,孩子给他训练成不用说话,这种事情现在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网上随便搜索一下,都可以知道多大的孩子还咿呀学语,多大可以叫爸爸妈妈,多大可以说一个单字。但是我们发现,实际孩子们的这个能力越来越落后,就是因为我们对语言来说没有理解。

语言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它不是先天赋予的,要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够达到尽善尽美。那么家长能不能为儿童提供探索实践基础呢?就要从婴儿阶段开始,在语言、非语言两个层面同时进行交流,而不要分开进行交流。

第三,能不能给孩子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读绘本吗?记住,在读书的过程中,是让孩子能够对语言产生感知,而不一定非让孩子瞅着。

第四,在他们探索世界的时间上,我们要给孩子一定自己的时间,让他去看去观察。不要强迫,也不要期待值过高,家长要不断努力让孩子接受这样的事情。除了语言以外,还有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从情绪来说,新生儿到成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变化,什么意思?新生儿的情绪,基本上已经发达到了成人的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在逐渐交流中,了解他的情绪表达,因为他表达是有一定问题的。

例如,孩子哭要仔细观察,哭和哭是有区别的。家长跟他交流中,能了解他哪些是兴奋吗,哪些是悲伤吗,哪些是厌恶吗?这些我们可能逐渐都要了解。从新生儿期,逐渐了解到几个月到一岁、到三岁,我们要逐渐了解。

而现在的家长们,特别是全职带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到6个月以后,基本上都觉得我的孩子我很了解,言外之意是孩子不说话,我也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但实际你跟孩子的距离感会越来越大。

我们见过一个两岁半的孩子,家长来咨询的是不爱吃饭、不爱睡觉,但这孩子长得好好的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家长给孩子规定了很多东西,孩子又不能达到家长规定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强迫孩子的时候孩子就要反抗,家长就开始落下了一个帽子——不爱吃饭,不爱睡觉。其实孩子吃饭也吃了足够,睡觉睡得很好,就是没达到家长的要求。

像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反省,孩子长大过程中,我们是不是要逐渐了解他,我们要帮助他成长,还是协助他成长。帮助成长是我们主动他被动,协助成长是他主动我们被动。我们要先了解他,协助就能做好。如果我们不了解他,很难做到协助,就算我们我们能帮助他做到,也未必能帮到点上。

新生儿他没有反抗意识,但是如果到了三岁你还是不了解他,你还用帮助的形式,或者自娱自乐的形式的话,他就开始对你有抗拒了,他就开始变成那个所谓的问题孩子了。家长脑子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人家孩子能做到,你家孩子永远做不到了。

社会性及人格,实际孩子没那么复杂,是我们没有了解他,所以我们怎么样去了解他,刚才我讲过的一个关键的点,就是语言的发育。只有语言能够发育好以后,他才会跟我们有交流,他表达情感才会更准确。如果只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话,就会受到特别大的限制。在这个中间,其实我们都希望有一个结果——孩子跟我们能够成为朋友,对我们要有依赖。

但是这个依赖,在心理学叫依恋的话,是回避型,安全型,矛盾型还是混乱型,这个与家长跟孩子交流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我们如果要是回避型的,那你就会觉得这是个问题;孩子混乱型的你就觉得他发育不稳定;矛盾型的一些孩子,干事为什么矛盾;只有安全型孩子是好的。那家长怎么样跟孩子接触呢?既要跟他特别密切接触,同时也要给他一个余地,让他有自己发展的机会。

同时,每个孩子,确实有一个特质叫气质,每个孩子气质会不同。气质其实分成了几种:

第一种是容易型。40%左右的孩子是容易型,具有积极的性能,特别容易性情变得很积极;

第二种是困难型。更多的是消极心态,对新环境适应慢,能达到10%。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遇到一事情,他好像家长说的慢热型,待一段时间才可能做到;

第三种是慢热型。孩子在接受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因为了解他,我们给了他一个非常明确的前提,我不会让孩子在这个时候独立面对这个事情,那么他就会慢慢平静下来,逐渐地接触到外界,逐渐在你的引导下来适应。

而我们很多家长是这么做的,不是孩子认生吗?所谓的困难型吗?那就往孩子堆里推,“你看看孩子玩得好,你去吧,你去吧”。越推他,他越不敢去;越不敢去,越想推他,他就会越恐惧,甚至由困难型变成了慢热型,那就更糟糕了。所以,这个是由家长引导的,家长一定要做到特别理解孩子。

虽然他有一个特质,要尽可能地使这个特质能够往容易型接触。这样我们就为孩子以后的交流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到三岁以后再去纠正,可能困难就会特别多。甚至有些孩子的纠正成本大,效果也会有限。

同时,现在正在由独生子时代,过渡到二孩的时代。但是在二孩时代中,我们两个孩子养育的经验,不是被淡忘了,是真的没有。原因是什么?现在祖父母他可能已经忘了,而自己的孩子又是独生子,独生子自己的孩子又生了两个孩子的时候,就会不太知道两个孩子怎么带。

现在太多的中国家庭,现状是两个独生子分别带,或者是把老大当成一个完整的大孩子,控制老大的行为,为了能够很好养育老二。这些都不对。分别带的话,就没有从小亲情的灌输,不会觉得是一家子。不会在互相争吵过程中,达到一个相对的共识。如果让老大总让着老二,因为老二的存在,老大就要受到特别多的限制的话,那他们俩以后的关系,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二 学前期(3-6岁)3~6岁和0~3岁不同的是什么?在说到身体发展的时候,营养很重要,但这个重要点,不再是一天吃多少量,一天吃几次,每次吃多长时间,吃什么食物好这么简简单单的了。更多是让他自主认识食物,接触到食物的制作过程,喜欢食物会对进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了解背后的科学故事,让他逐渐地知道,为什么食物要这么搭配吃,而食品安全从小埋下的种子,对他一生都有益。

生理发展,从身体生长来说,我们可能关注的不再仅仅是身高体重的绝对值了,还要关注体型,身体结构了。这个我在另外一本书《生长的奥秘》中,会给大家来剖析。在这个中间,我们会发现孩子大脑异常地活跃,然后我们才能够逐渐看出来,孩子的左大脑半球和右大脑半球功能分别是什么。

常理来说,左半球主要涉及到语言相关的能力,包括言语、阅读、思维和推理;右半球主要是非语言的领域,比如说空间关系、模式、音乐、情绪表达等等。但是在这中间我们就会发现了,有些人可能是左利为主,有些人可能右利,右利占绝大多数。

这时候家长不要刻意地控制,让他按照自己的规律发育就可以。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非常活跃,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问题,特别是视觉和听觉会异常地活跃。开始关注更多的事情,由过去关注的是表面,到关注内部结构,到关注整体内外的结构,这个能力在逐渐增强。

而这时候,睡眠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例如,睡觉中可能会有说梦话,可能会有突然大哭,可能会有突然地乐,这些都不用紧张,这都是正常发育的过程。

被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要注意,他开始生病的机会多了。很多家长拍胸脯跟我说:“我孩子三岁之前,几乎没生什么病。”我相信,我特别相信。但是3~6岁很难躲过了,因为三岁以后,绝大多数孩子要上幼儿园了,要进入到公共的环境中了,生病就会多。

家长们对待生病的态度,对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什么?因为遇到生病,家长首先烦躁不安,甚至骂娘,甚至对疾病恨、厌恶,这些都会给孩子从小埋下恨的种子。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我们要了解这个特别通俗的道理,没有不生病就长大的孩子,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开始频繁地生小病了。虽然我们做过一些预防接种,但不能把所有小病都覆盖到。

这时候对待疾病的态度,就应该是在了解孩子不舒服的过程后,到医院跟医生交流,得到最适宜的治疗。什么是适宜,而不是最佳治疗?什么是最佳治疗?最佳治疗指的是我现在发烧,快速退烧;我现在呼吸道感染,快速治疗让呼吸道好。其实这个不是医学追求的,为什么?因为最佳治疗,往往隐含着最佳治疗背后对人体的可能伤害,大量药物的使用对人体是一个特别大的伤害。特别是大量、频繁的抗生素的应用。

我们让孩子从小多出去,其实也为了他能够跟绝大多数孩子和平共处,使得心理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健康状况的基础,这就是发展心理学很重要的一个点。从发展角度去了解我们说的每一件事情,这时候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的过程中,他可能要求的就不仅仅是运动简单的结果了,可能要求的是更高的层面。

那我们怎么样去到更高层面呢?他可能会跟很多知识结合,这个知识他可能是电视看到的,他可能是读书读到的,可能是别人说他听到的……这时候对家长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挑战在哪儿?孩子说出来让你想解决的问题,可能我们认为是有点荒唐,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去了解他,跟他交流。

我们要探索怎么解决,而不是我们简单地说,这么办或这个不能办,这么简简单单地回答。这时候因为家长们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孩子三岁多了,还有尿床的情况,这个我该怎么办?其实对待尿床的事情,我们中国的家长的看法,是越早让他学会越好。其实我们反过来再往后了说,又有多少十岁、十几岁孩子还尿床的?如果真的还有尿床,那一定是典型的疾病问题。因为现在统计学来说,四分之三的儿童到五岁才真正的不会尿床。

那我们在这个时候,遇到孩子偶尔有一次尿床,我们是不是特别紧张,甚至我们从小就开始培训他自主如厕,对他真的有影响吗?我们有一个家长说了一句话,代表了一些家长的观念。“现在孩子三岁半,排便的时候一定要穿上纸尿裤,站在窗帘后,他一定不要让别人看见。”我就问他为什么,家长说他不知道。

实际再跟家长聊下去就知道原因了,因为只要他排便,家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就开始说,“找厕所坐那去吧”“不能再站着了你多大啦,你这么大了不知道上厕所吗”等等等等话语使孩子很烦,他觉得上厕所这件事情是一项负向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相对他比较抗拒的,他要躲在窗帘后。

所以,我们从小有没有让孩子去观摩成人的排尿排便过程,男孩子跟着爸爸,女孩子跟着妈妈,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很轻松的这件事情,我也能很轻松接受呢?而我们突然有一天,准备给他摘纸尿裤的时候,跟他怎么谈的?“你现在不要尿裤子,你有事必须告诉妈妈,你要排尿告诉妈妈,排便告诉妈妈”,那是不是给他心理压力过大?

因为在他的发育过程中,他一直在这个轨迹上走,突然出了一个旁支,这个事情要跟爸爸妈妈讲。如果没讲出现问题,可能就有一些语言使他不舒服,一些行为使他不舒服,他是不是就负担会明显地加重?加重以后一定是正向结果吗?不一定。很可能会出现他更不敏感,甚至越紧张越敏感不起来的情况

认知发展,我们说到身体、生理的发展过程以外,我们才会认知了3~6岁孩子的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由早期的感觉运动,到逐渐语言发展,所以他的从前运算时期,到了认知能力时期,对语言发展也有好处。所以这时候,我们要知道在3~6岁的孩子中,他即使是认知能力有很强的发展,但是他对很多事物来说,还是有一个守恒的态度。

比如说,我们可以随便拿一块橡皮泥,摆了一个造型,这个造型记住了。换个造型,同样多的橡皮泥,问他一样多嘛,他可能不会想象这是一样多的。只要形状一变了,他会觉得不一样多。甚至我们码6个棋子,按照你的间隔规律码完了,你再把另外6个棋子,间隔跟这个不一样,你问他一样多吗,他可能马上告诉你不一样多。他觉得不一样多,因为他看码出来的,比如总体这么长度的,和总体这个长度的时候,他觉得这样不一样多,实际会一样多的。但他逐渐地会认识,这样的话我们不要紧张。

而且我们要知道,对待孩子,我们经常会跟他说一句话,“你过去做错了这个事情,为什么你不长记性,妈妈跟你说多少次,你为什么不长记性?”说这句话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你孩子多大了,至少要三岁,三岁之内跟他说没有用。

所以我们老说,三岁之内是行为教育阶段,三岁之后是语言教育阶段。但是刚才说那种话,“我跟你说多少遍为什么记不住”,这些话语怎么说,咱们今天暂时不探索。但是,三岁之后才开始有回忆过去的能力,这个时候,他才能从过去的事情中总结经验。三岁之内,很难从过去事情中总结经验。摔了一跤,可能下次还走那个路,他忘了摔跤是因为走这个路造成的。

所以,我们需要等到三岁,他才能够逐渐地去从以前的认知过程中汲取经验。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语言的发展一下子由自言自语,变成了社会性语言,你觉得孩子长大了跟您交流。所以,我们才说三岁以后才是语言交流阶段,因为他是社会性语言了,跟我们交流起来就可以了,这是社会性交流的开始。

同时,这时候我们可能会引入学校性的教育了,这份教育可能是家里来的。比如说育儿嫂,也可以是早教班,也可能是幼儿园,也可能是特别的特长班。这个时候,他逐渐逐渐地接受的是学校教育的时候,跟社会的接壤就会越来越多了。当然我们最推荐的,还是在做这种早期教育的同时,是有别的同龄,或者相符年龄的小朋友在场,而不要做一对一的。

这个时候,他也可以通过看电视、电脑了解知识了。一般来说,两岁之内的孩子最好不要看电视,但是两岁以后,每天可以看1~2个小时。但一定要有质量的节目,不能有暴力行为的,不能有言语攻击行为的,还得要是跟孩子实际年龄相符的。一两个小时并不一定一次坚持,我们根据节目的情况,可以给他分次看。

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下一部分,是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在这时候,孩子整个发展过程中,他可能会更多地用解决冲突的思路来了解,就这个事情我不高兴怎么办,这个事情我不满意怎么办,那个小朋友不理我了怎么办?他可能更多的是解决问题,家长要帮他解决的是冲突。

而这个冲突,往往我们认为这叫冲突吗?我们亚洲人,特别中国人就鼓励集体主义,大家一块儿好,而西方人可能更多是解决个性取向,所以这个时候中西方的差异就出来了。小时候吃喝拉撒睡的时候,可能还都差不太多。但是一到大了,到底是突出他的个性,还是说希望能融在这个集体中,这个时候你要根据你们家里的大人的逻辑,和可接受的程度来引导孩子。这个真的没有统一标准。

但不管有没有统一标准,我们都要关注家庭。家庭很重要,我们在家要跟孩子怎么样相处,让他得到温暖的同时,找到知心的朋友。知心朋友我说不是外边的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有什么事情愿意跟他们去讲,可能玩的事情愿意跟爸爸讲,自己小秘密可能跟妈妈讲,学习事情可能跟爷爷讲……都没关系,让他能够讲出来,我们来帮助他们。

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一点,这么大的孩子,认为的事情是天大了,我们只认为是一个芝麻大的事情。一定要平视跟他交流,要特别理解他,特别同情他,我们再去帮他去引导怎么解决。千万不要说这叫什么事情啊,他不跟你玩,你不跟他玩就得了;他不喜欢你,你也不理他行不行。千万不要用这种语气跟孩子交流,这样的话,会使孩子自尊心造成很大影响,以后他不爱理你了,为什么呀?

他给你说完了以后,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可是你根本就没理解他。他觉得跟小朋友玩是一个他特别想追求的事情,那这时候你突然跟他说,不玩就不玩了吧,他是不是受到了很大的创伤?这时候,我们就要鼓励他跟朋友去交流了。跟朋友交流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按规则玩耍。因为几个小朋友在一块,总得要有一个相应的规则,也许是刚刚定的,也许就只有在这几分钟管用的。然后规定好玩啥,这样对他的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发展非常非常有好处。

但是一定要知道,在我们养孩子到三岁以后,实际文化的差异、地域的差异、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在养育孩子上就会慢慢突显出来了。我们在要求自己孩子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伦理、逻辑是什么。而不是说,你要把人家的孩子作为标榜。所以,我们嘴中一定不要有人家的孩子,老说谁谁孩子多多多好,谁家孩子怎么样,你的孩子最烦听了这句话。

你想想你小时候,当你父母当着你的面说别的孩子好的时候,你是什么心理状态?一定要结合自家的实际,否则的话,孩子就会出现了一种反抗的心理,跟你开始越来越远,什么事情开始不告诉你。这样的话,你对孩子了解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

他跟朋友交流很好以后,其实他遵循社会生活的准则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也就是他律道德。他对别人的道德越来越理解了,理解某个人的,就会理解一小团体的,就理解社会了。那么他接受社会整个的伦理过程就会容易很多,然后融入社会就会容易很多。

儿童中期(6-12岁)大家更关注6~12岁的儿童中期和12~18岁的青春期。关于儿童中期,有以下几点:

生理发展,这个期间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但是非常稳定的。这个时候,我们在6~12岁的孩子面前,一定不要有一种特别没有计划的,变化很大的规划,那让孩子怎么遵循呢?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

从身体上来说,我们可能对他的外表要求会越来越多了。现在在中国太多太多的家庭中,都了解了要让孩子长身高,可以注射生长激素。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更高,想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可以不可以?甚至有家长跟我说,“我们家邻居注射了,一个月长了4个公分,我们家孩子一年才长7.5公分”。

我想问大家,你们知道在儿童中期,每年孩子身高应该长多少吗?平均6公分。也就是说,如果低于6公分,您需要找医生咨询。所以,孩子身高增长是有个标准值的,不是说我任意让他长,他没满足都是长得慢。而且不要把6公分平均到12个月,每个月长0.5公分,不是。因为孩子生长不是匀速的,是相对阶梯的。

可能这几个月长得快一些,这几个月长得相对慢一些。在这个阶段,运动发育的安全一定要注意,这个安全就是他在学校的安全,去学校路上的安全,这个一定要告诉他。同时疾病的预防安全,比如说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还有网络安全。因为孩子会上网了,可能会有一些接收的信号是我们觉得不该接收的。

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这个阶段由于孩子认知方面的逻辑性越来越强了,所以家长跟他讲事情的时候,要有一个逻辑关系,让他明白这个逻辑,不要强行执行式的方式让他接受。人格方面他主要到了自卑阶段了。什么叫自卑阶段?非常勤奋又自卑。为什么?因为他老觉得没有被满意。为什么没有被满意呢?考试99分,家长说你可以考100;作业写完了,你下次能再快点吗;这个家务收拾了,好像还可以再干净……我们总是用这种方式,所以他会感到很自卑,觉得做什么事好像都没有让大人认可,让周围的人认可,让老师的认可,然后他就开始自卑。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个后果,他以后到一定程度,他开始暗自的或明的抗拒,就是所谓的问题孩子。再有,孩子一定要被尊重。我们讲过,孩子再怎么样也是孩子,接触的社会面和东西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一定一定不要用我们的伦理来衡量孩子,一定要尊重、同情、努力帮他认识和解决,使他不断地提高。所以这时候,他的友谊就不再像过去的一分钟前好朋友,一分钟后就成了谁也不理谁状态。他逐渐地开始基于他行为的友谊,基于信任的友谊,基于心理亲密的形成友谊。要尊重他的朋友,这是我们家长的职责。一定不要说,“我看这小孩就不怎么样,以后不要跟他一块玩了”,不要这样。

青春期(12-20岁)

到12到20岁的时候,孩子进入到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特别大的飞跃,现在我们的家长们实际想想自己的青春期,还可能记忆特别深刻。从身体状况来说,出现了第二性征变化的时候,你的心理实际是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其实刚开始是恐惧、好奇,最后到无所事事,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跟孩子去讲这方面的事情。

有的孩子认为,男孩子长胡子不好看,他不希望长胡子,有些孩子觉得长胡子很帅,每个人都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差异其实跟家庭的灌输有关,女孩子是不是来月经以后,她觉得自己发胖了,是不是要刻意地减肥。甚至有女孩对来月经这事憎恨不已,她觉得对她生活造成了麻烦。这个时候男女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不一定能够保持过去的纯友谊了,很可能就有一些想法。我们家长要正视这个事情,千万不要用阻止的方法,来尽可能避免这些事情,要敞开跟孩子聊。

同时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些行为可能会有更深的意思,他愿意跟家长讲吗?这时候我们家长怎么跟孩子交朋友,对于家长自己内心特别厌恶的事情,能不能给孩子下结论?比如他跟我说,“我特别喜欢一个女孩”,爸爸就会说,“早恋绝对不行”。

甚至我见过过去的一个同事,他们家孩子初二的时候喜欢一女孩,他就去跟女孩去谈,跟女孩家长谈,弄得他们家孩子每天回家进门关着门,不许他爸爸妈妈进,然后在门口写一张纸条,“非我允许,不许进我这屋,发现后我要离家出走”。其实孩子很纯真的一点事情,被我们家长搞得乌烟瘴气。后来孩子高中毕业出国,出国后跟他爸爸说,“我这辈子不会再回来,我要在国外,我打工、捡破烂也生活在国外”。就是这么一点点小事,孩子认为,“觉得我父母没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跟女孩和女孩家长聊,女孩家长反馈给他的时候,觉得这男孩很坏,勾引他们家的女孩”。他心里特别特别气愤。

所以,对待青春期,我们家长该怎么办?首先回忆一下自己当年走过的路,我们才能知道怎么对待我们的孩子。不要最后使孩子真的成为问题孩子,抽烟、酗酒,或者是一些特别的行为,使我们觉得很懊恼的孩子。青春期后会面临他的择校,然后到择业,择业到成家,非常关键转变的时候,怎么保持孩子的身心都健康非常重要。

大家对孩子的认识,相对更立体化了。不再是所谓的吃喝拉撒睡了,而且我也知道孩子可能会出现哪些方面的变化的时候,跟孩子怎么交流。如果能达到这一点,那么读这本书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儿童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