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利出者未必实及

【说符第二十一章 贤者慎所出】

杨朱曰: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是故贤者慎所出。

本节的话我只赞同四分之三,即“怨往者害来,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是故贤者慎所出”

而“利出者实及”却不敢苟同。也就是说:你把利益施与别人,不一定会得到回报。

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又看到好人有好报之类的话。现在觉得,这些话确实有问题。从实际的经历来看:

一方面,你自己认为的好心或是基于你自认为的好心而付出的劳动或是辛苦,未必得到好报。

另一方面,如果你坚信好人一定有好报,那么,你所谓的好就是别有用心的,是有所图的。一旦没得到自己设想的回馈,你可能就觉得自己亏了,难免会心生埋怨,甚至记恨

所以,要跳出好坏,善恶,高下,贵贱等等这些二元论。这些对立的,简单的二分法不是实际的真实面貌。比如,每一天不只是白天和黑夜,还有黎明和黄昏,也就是在黑白之间还有灰色区间。

换句话说,为人在世,不要存好心,也不要存坏心。应该存什么心?存道心。也就是平常心。

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举个例子,比如,你觉得这么做对某人某事有利,是对ta好。这仅仅是“你觉得”而已。比如你的一位新同事生病住院了,你去看望ta。你觉得大家还不那么熟,又不是什么非常严重的病,直接给钱不太合适,正好现在是春天,就送一束花吧,装饰一下病房,有利于同事的心情。结果你不知道你的这位同事花粉过敏。那后果可想而知了。这就是好心办了坏事。

所以本章中的“慎所出”非常重要。

你给别人东西,一是要无害,二是要对方喜欢,三是要尽量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交付对方。

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那么所有的言行的基础是什么?是智慧。

这个智慧没有顶点,只有怎么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细心观察,广泛了解,远离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远离自己的喜好,远离施恩图报之心,把握客观规律,从责任义务的角度来考量事、物、人。在不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前提下去说话,去做事。这样就差不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记:利出者未必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