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杜伟强 讲座摘记)

许昌实验小学校长杜伟强在教育家云书院讲座摘记——

一、创新德育工作,为学生自主和谐成长筑基石

一是实施班队自动化管理,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二是开展"温馨百合"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三是组建班组群:让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让教育生态更加丰富多彩。

二、厚植教育生态:有效聚合学校发展的动能

教育本质是关怀师生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的存在。

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与师生共同成长。

教育性质决定了教育追求人的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教育需要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生活的主体,也是改善生活品质的主体。

教育要从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出发。

三、以"爱.生命.成长"为主题,积极实施"建家行动",不断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学校的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

"家"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组织形态,拓宽与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视野和人生境界,同时为老师们创造了不一样的教育生活,塑造着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四、善良、爱、真诚、尊重、包容、合作、勤奋、尊严、和谐是几代实验人的文化传承,是我们的精神基因。因为我们始终坚信你能够回望多远的历史你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

五、深耕育人沃土:让"适合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

"适合教育"不仅是一个系统的办学思想体系,更是一套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

六、变革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知与行:放慢知识的脚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状态与生命本质;

教与学:理清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对立与统一;人与社会:把握每一位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

一是课堂以自主为基础。二是课堂以合作为常态。三是课堂以探究为主线。四是课堂以表达为展评形式。

七、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是"每日一评":记录点滴成长。

二是"每周一评":强化参与体验。

三是"每月一评":正确认识自我。

四是"每期一评":发掘优势潜能。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主要是学校问题,学校问题主要是校长与教师的问题。

教育的所有改革,都必须为达成教育之目的而展开,这是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

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让每一个学生认知生命的存在,思考并敬畏其存续的意义。

学校的一切变革都要基于校长、教师角色的改变,从学科教师到教育者、到领导者、再到思想者,重构我们的话语体系。

打开学校,解放教师,发展学生。既要知道年轻人成家立业的艰辛,又要让年轻人明白平容易让人永远庸俗下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精神灯塔照耀自己前进的脚步。

未来已来,教师专业准备不足,与家长、社会交往不畅,有时严然成了社会的局外人,遇事不知所措,时常陷于无助、恐惧之中。

整个社会对教师职业神化,理想的教师与眼前的教师、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差别很大,出现对教师的道德绑架,教师群体难承其重。让教书育人的工作再纯粹一些。(《河南教育》杜伟强2021年第5期)

重新解读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内涵,建立完善学校支持系统,打开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班组、学校、社会、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边界,研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施路径,探索小学教育发展之路。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改变教育、技术放在教育之中,当下对教育科技利弊的争论就像人类对人性善恶的争论一样。传统教育样态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样态共同构成了新型的教育生态,学校教育要做好迎接的准备!

教育远比"教育"复杂,甚至任何教育理论也解决不了教育现场中的一个小小问题。其实教育远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在研究教育现象、教师、课程、课堂时忽视了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坚信每个孩子都重要,每个孩子都不同,每个孩子都能带来变化。

教育远没有台子上的说说、讲讲,文字中的写写、读读,屏幕里的听听、看看那么光鲜、从容。教育永远没有尽善尽美,教育亦不需要尽善尽美。教育解决不了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教育就是生活,就是过日子,她缓慢而优雅,急不得、慢不得,停不得,更折腾不得。新时代学校气质:人文、科学与审美的融合。(《人民教育》杜伟强2020年第5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1-06(杜伟强 讲座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