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度与深度之外,知识的第三维度

前些日子,碰巧观看了 Bridgewater 创始人 Ray Dalio 的一个视频,是用动画形式讲述「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短短 30 分钟,信息密度很大却也做到了深入浅出,让我这个门外汉学到不少。这几天除了经常回味视频内容,我常常陷入疑惑:为什么看起来很深奥、复杂的知识,人家讲出来就如此清晰呢?

上次产生类似的感受,是在高中时的课外辅导班。说来惭愧,那位生物老师的名字我已经记不大清了,但他讲题时的思路之清晰流畅,常给听者带来「精神和生理的双重震撼」。这位老师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你看到某节课的标题,把书合上,看能回忆出多少这一节的知识点,要是想全了那你就是真会了。

我尝试顺着这句话进行思考:面对一个圈定的范围、主题,我们的大脑用力调取着零散的知识点,拼凑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全貌不断变得「清晰」。对,真正的关键所在就是「清晰」。

我们知道,屏幕尺寸一定时,分辨率越高,像素密度也就越大,图像就更加清晰,锐利。其实对于大脑中的知识,也有着一样的道理,所谓的清晰,就是知识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知识的细节就越丰富;为了准确的进行说明,我更愿意称其为:知识的「精度」。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知识可以由两个维度描述:广度与深度。那么,这忽然冒出的精度又该如何理解?事实上,这三者并不冲突,如果将广度与深度类比为 X 轴与 Y 轴,那么精度则完全可以看做是知识的 Z 轴。让我再说明一下,我们接触不同的领域,是在拓展广度;对于某个门类,你不断钻研,触碰着人类知识的边界,是在拓展深度;而对于某个特定的知识点,你试着掌握关于它的一切,就是在提升精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将精度理解为「横向深度」(所以二维分类并不为错)。

有这样一个故事:爱因斯坦四处讲演,每次他的司机都认真旁听,竟也背下来个大概。有次在一个小场合,司机竟冒充着爱因斯坦上台讲了一个多小时,下面的人也完全没觉得蹊跷。到了提问环节,听众问了一个专业问题,司机倒也不慌张,转头看向坐在一旁聆听的爱因斯坦说道:接下来的问题,就都由我的司机来回答吧!这个故事真实与否按下不表,但我实在是觉得它很有些味道。

司机和爱因斯坦的本质差距,正在于二者知识的精度天差地别。爱因斯坦讲的深入浅出,是因为他已经基本掌握了知识的全貌,将不太重要的局部模糊,再将重要的部分锐化后讲解输出,因此给了听者详略得当,有主有次的感受。司机通过照猫画虎,并没有理解知识背后的丰富细节。但是,这个故事在我看来还有一层意思,司机答不上问题而爱因斯坦可以,这恰恰说明了知识的精度决定了生产效率。

知乎上有一个「普通人和专业运动员到底有多大差别」的热门问题,总结起来基本上就是一句话:别拿你的爱好,去挑战人家吃饭的本事。在我参加工作后的这两年,对于「专业」二字的份量感受也是越来越深刻。专业人士到底牛B在哪?为什么人家能月入五万而你不行?我觉得和深度比起来,精度在里面起了更大的作用。

与科研人员不同,大部分工作所要求的,往往是经验与模式的复用,这也是为什么 HR 们都格外看重工作经历。就拿运营工作中一个简单的短信推送举例,什么时间发,发给谁,发什么内容,到底怎样的排列组合才能有最佳的效果,正是这些细节的堆砌成就了一条短信触达。我相信,用「精度」来描述这一切,要比「深度」贴切的多。

话说回来,到底怎样才能提升知识的精度,变得更加专业呢?实话说,我也没有一套清晰的方法论(提升精度的精度不够啊...),但结合一些大学时的专业知识,倒是有几条不太成熟的想法分享一下。

  1. 生产高精度的零件,需要更高精度的机器。同样的,一个高精度的产出需要更高精度的大脑作为支撑。在我们默认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以及生理构造差别不大的前提下,向专业的人请教他擅长的领域大有裨益,因为他的知识细节足够丰富,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尽可能的遍历。

  2. 机器的精度超过了经济精度之后,再想提升的话,成本是指数上升的,产出也伴随着极高的附加价值与不可替代性;不过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产出都需要追求满分,否则就会像手机厂商们追求更高的屏幕 ppi 一样,陷入难以感知的数字游戏。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找到值得提升精度的点,并投入巨大的成本,可能正是普通人安身立命的关键。

  3. 想要提升机器的精度需要不同学科的共同参与,比如数控机床远比工人操作准确,用更适合的材料做成刀具也有帮助。那么我们想要提升某个知识的精度,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跨学科,多领域的学习来另辟蹊径,触类旁通呢?

  4. 抛开上面的林林总总,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永远保持好奇,保持向上的积极态度,同时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成为朋友。盖茨基金会的北京首席代表李一诺,是 UCLA 的生物学博士出身,仅仅六年时间升任麦肯锡的全球合伙人,我想用她的这段话作结还算合适:

我入职麦肯锡的时候不到28岁,没孩子,那时候觉得28岁老得不得了,而且时间转瞬即逝,每天的时间不够用。读博士的时候成天想着要早毕业,一个小心眼儿就是觉得如果博士读六年,我就30岁了,这一辈子就完了。

现在我快38岁了,有了三个孩子,倒是觉得在每天的纷乱中能有空闲想想大问题,而且觉得日子还很长,最好的时光还在前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广度与深度之外,知识的第三维度)